龐德強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Petri網的發(fā)展,討論Petri網的數學理論基礎,分析高級Petri網,總結Petri網適用領域,最后指出Petri網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Petri網 高級Petri網 Petri網應用
[中圖分類號] 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144-02
一、發(fā)展歷程
Petri網首先由著名數學家Carl Adam Petri提出,主要用于刻畫計算機系統(tǒng)異步通訊。此后,國內外研究學者對其研究發(fā)展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基于不同應用場景,加入不同限制條件,從層次、時間、有色等方面對豐富Petri網,形成高級Petri網理論體系。[1][2][3][4][5]高級Petri網可以處理數據、時間、形態(tài)等約束條件,能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
謂詞Petri網系統(tǒng)的提出簡化了Petri網;模糊Petri網理論中則融合了Petri網與模糊數學;隨機Petri網通過隨機過程工具可以解決包含隨機過程的Petri網問題。
二、Petri網理論基礎
Petri網是一種圖形化建模工具,有堅實的數學理論支撐,成熟的圖形分析技術,強大的仿真工具。Petri網基于過程,可分析復雜系統(tǒng),表達能力豐富,語義語法精確,數學過程嚴謹,對于隨機系統(tǒng)可以很好地解析。
Petri網可模擬實際系統(tǒng),分析實際系統(tǒng)的性能和效果,具有網系統(tǒng)的一些性質,即動態(tài)性質??蛇_性、有界性、安全性、活性、可逆性等為Petri網的動態(tài)性質。
(一)可達性
作為Petri網最基本的行為特征,由可達性定義可以推導Petri網其余性質。可達性指出,對于一個給定的Petri 網,由初始狀態(tài)可以到達哪些狀態(tài),這種到達可以是通過激發(fā)一系列的遷移實現的。
(二)有界性
有界性需要我們去確定Petri網中的庫所或者資源的容量是否溢出,是檢查系統(tǒng)是否存在溢出的有效方法。
(三)安全性
Petri 中的庫所不會重復啟動一項正在進行的操作。
(四)活性
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中,由于對有限的資源基于不合理的策略進行分配,會產生死鎖。死鎖問題對Petri網是非常重要的,反映了Petri網的活性。
(五)可逆性
能自動從差錯中恢復,即自身初始化的Petri網是可逆的,系統(tǒng)不需要人工干預即可恢復。
三、高級Petri網系統(tǒng)(HLPN)
對于系統(tǒng)中的異步、沖突、并發(fā)等復雜情況,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模型分析工具,直觀地表示圖形,Petri網可以很好地刻畫。隨著應用的發(fā)展,為了增強Petri網的描述能力,眾多學者提出了高級Petri網系統(tǒng)(HLPN),比如著色Petri網、賦時Petri網、隨機Petri網、謂詞Petri網、模糊Petri網。
(一)賦時Petri網
普通Petri網沒有考慮時間的因素,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時間因素不可忽視。賦時Petri網通過引入時間擴大Petri的適用范圍。賦時變遷Petri網、賦時位置Petri網、賦時弧Petri網均為擴展的賦時Petri網。
(二)著色Petri網
著色Petri網引入標識顏色,將庫所中的標識與某種標識符號“顏色”聯系,用<庫所、標識顏色>對表示信息。著色Petri網可準確描述系統(tǒng)的資源情況、系統(tǒng)的活動和約束,能作為準確表達FMS系統(tǒng)動態(tài)行為的模型工具。
(三)謂詞Petri網
在各有向邊上標注謂詞,該謂詞不直接規(guī)定網絡的運行,通過對變量的賦值確定某個標識下,哪些變遷可以發(fā)生、該變遷對標識變化的影響,謂詞Petri網提高了系統(tǒng)的模擬能力。目前,電力行業(yè)的系統(tǒng)模擬、故障診斷等領域的研究都引入了謂詞Petri網。
(四)隨機Petri網
通過引入時間,在每個變遷的可實施與實施之間聯系一個延遲時間,該延遲時間為隨機產生的,隨機Petri網可廣泛應用于過程具有隨機特征的系統(tǒng),取得良好的仿真效果。
(五)模糊Petri網
在基本的Petri網上進行擴展,模糊Petri網的每個庫所被賦予一個標識值,該標識值取[0,1]上的實數值,每個變遷獲得一個確定因子,規(guī)定輸入輸出函數。模糊Petri網貼近人類的思維認知方式,可用于描述物理系統(tǒng)和社會系統(tǒng)。
四、 Petri網的應用
(一)UML形式化
作為一種定義良好、表達方便、面向對象的建模語言,UML已經融入到軟件工程中,從需求開發(fā)到項目開發(fā)、后期維護等全軟件生命周期都可以運用UML的思想、方法和技術。UML已經壟斷面向對象建模技術的市場,成為可視化建模的行業(yè)標準。目前,UML廣泛應用于實時系統(tǒng)、指揮控制系統(tǒng)、WEB系統(tǒng)建設、分布式系統(tǒng)等應用領域。
然而,由于缺少嚴格的形式化語義,UML只能靜態(tài)建模,不能動態(tài)仿真。UML描述的系統(tǒng)模型,缺乏嚴謹的數學驗證和分析,難以在模型中實現仿真,以進行修正,并做進一步的改進。
將半形式化的UML形式化,輔以精確的數學語義定義,對軟件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設計、實現等進行嚴格的描述、分析和驗證,成為當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目前,UML形式化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直接為UML模型定義形式化的語義、建立非形式化的圖形表示和形式化語義之間的映射。通過Petri網技術,可以實現uml模型轉換成數學定義嚴格精確的形式化工具。
把uml中的活動圖轉化為標記控制的Petri網(LCPN)首先由Bocalatte提出;時間(TPN)技術則通過引入時間因素,將例圖、對象圖等映射到Petri網,Bondavalli首先提出該思想方法;Saldhana則將面向對象的思想引入Petri網中,建立對象Petri網(OPN),并建立uml模型到OPN的映射,利用Petri網的數學基礎對UML模型結果進行分析和驗證。
(二)與制造行業(yè)結合
通常情況下,加工、物流、信息流三個子系統(tǒng)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柔性制造系統(tǒng)(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 FMS),可實現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動化。FMS系統(tǒng)可以高效、高質量通過多種路徑以中小批量加工多種產品。FMS系統(tǒng)需要保證裝置設備、物料協(xié)調工作,快速響應系統(tǒng)內外部變化,對系統(tǒng)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A數據、控制數據、狀態(tài)數據組成了FMS系統(tǒng)的數據體系。
Petri網技術可用于研究離散事件動態(tài)系統(tǒng)。FMS系統(tǒng)關注事件的發(fā)生與結束,整個系統(tǒng)的活動由事件支持,是典型的離散事件驅動系統(tǒng)。Petri網促進了FMS制造業(yè)建模和仿真的研究發(fā)展。
基于Petri網的FMS建模和分析方法首先由Narahari和Viswanadham提出。Beck和Krogh則通過對Petri網進行修正,實現了由兩個機器人組成的裝配系統(tǒng)的仿真建模,并基于Petri網對系統(tǒng)做了仿真模擬,獲得了顯著的效果。在大型復雜系統(tǒng)的建模方面,需要解決復雜性和模型體積等難題,Borusan創(chuàng)造了基于著色Petri網,提出FMS遞進結構的建模方法,為FMS制造系統(tǒng)建模創(chuàng)造了另外一種可能。
由于出色的圖形表述能力和縝密的數學定義,Petri網在描述制造業(yè)系統(tǒng)的運行過程時可以通過數學分析和圖形形象地描述。Petri網技術在FMS制造系統(tǒng)建模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三)應用于工程項目群管理
目前,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在管理層次、技術方法、平臺建設上相對滯后。工程項目群的管理缺乏層次清晰的整體性控制方案,項目群管理計劃、控制技術方法趨于粗放,信息溝通不暢。通過對工程項目群實施過程中的工作流程的抽象化,并定義為計算機可識別的形式化表示,進而選擇合適的建模工具實現建模要求,克服傳統(tǒng)建模方式的局限。
工程項目構成典型的離散事件動態(tài)系統(tǒng),施工條件復雜,內外部干擾因素多,任務間關系錯綜復雜,開始時間、執(zhí)行時間隨機變化,具有隨機排隊等待、事件驅動等特性。Petri網很好地滿足了以上所有要求。
Wakefield通過Petri網對兩個工程項目進行了建模仿真,開創(chuàng)了Petri網在工程仿真的大門;Sawhney在Wakefield的基礎上論證了Petri網對施工計劃的動態(tài)仿真能力,并闡述了建模的步驟;更多的學者通過引入時間、隨機性對工程項目群建模的Petri網進行完善,形成了更加切合現實的建模工具。
(四)其他領域
起源與計算機科學系統(tǒng)研究的Petri網建模技術,首先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廣泛應用,包括分布式系統(tǒng)、資源配置、實時系統(tǒng)等,衍生到計算機的其他領域,比如uml建模形式化、軟件工程、網絡等。國內外學者先后研究龍Petri網應用于公交系統(tǒng)、制造業(yè)系統(tǒng)、工程項目建設、電力系統(tǒng)等,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促進相關領域的理論發(fā)展和實際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Petri網的發(fā)展趨勢
可以預見,Petri網將往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發(fā)展。一方面,由于其獨特的特性,完善的數學體系支撐、可視化的圖形建模工具使得Petri網可應用于不同的領域,Petri網可完美地融入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建模、生產制造業(yè)的建模仿真等,并對推進相關領域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與不同領域的融合,使得不同的使用條件加入,Petri網需要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著色Petri網、謂詞Petri網、模糊Petri網、賦時Petri網、隨機Petri網等高級Petri網技術正是為適應不同應用場景而提出的,更多的高級Petri網技術將會隨著應用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出來。
【參考文獻】
[1]HU H,LI Z,AL-AHMARI A.Reversed fuzy Petri n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fault diagnosis[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ring,2011,60(4):505-510
[2]楊武,李曉渝,曹澤瀚.一種面向對象Petri網模型的語義和行為分析[J].計算機科學,2005,32(10):220-221.
[3]MADIMAN M,TETALI P.Sandwich bounds for joint entropy [C].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Information Theory,June24-29, 2007,Nice,France:511-515.
[4]李再華,白曉民,周子冠.基于特征挖掘的電網故障診斷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0,30(10):16-22.
[5]高湛軍,陳青,王濤.基于繼電保護時空參數的電網故障診斷模型[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36(13):61-66.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