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迪
(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8)
高校體育田徑教學現(xiàn)存問題以及對策研究①
劉曉迪
(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8)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的課程是越來越豐富,體育課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卻并不與豐富的課程成正比。相對之前來說,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每況愈下,對很多體育運動的熱情已經(jīng)消失了,田徑更是首當其沖。根據(jù)這一問題,該文主要分析了在我國高校體育專業(yè)中當下田徑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對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高校 體育 田徑教學 現(xiàn)狀 對策
田徑是我國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其他體育學科的重要基礎(chǔ),被稱為各項體育的“運動之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舉足輕重,尤其是各大高校每年都會設(shè)置田徑中長跑作為體能考核的第一項,地位可見一斑,然而近年來在普通高校中,田徑教學卻逐漸處于邊緣化的困境,尤其是我國大部分高校均已改革了教學課程,以學生為主體,自由選擇體育課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選擇了相對輕松的運動,田徑作為相對辛苦的運動,自然被學生們排除在外,愛好田徑運動的學生委實不多,田徑教學內(nèi)容在高校體育選項課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根據(jù)這種現(xiàn)狀,應從高校體育田徑教學的實況出發(fā),研討體育課田徑教學的發(fā)展對策,以為田徑的發(fā)展提供借鑒和思考。
1.1 缺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為本”一直是高校體育教學課程中的教學向?qū)?,但是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實際情況中,多數(shù)學生“好逸惡勞”,對相對辛苦的運動存在抵觸心理,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學生對田徑的喜歡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從表1可看出高校體育教學學生選擇運動課程的傾向。
1.2 缺乏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的功能
“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使課程上得生動積極,不僅需要老師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還需要學生自己有練習田徑的主觀能動性,在高校中,學生缺乏對田徑運動的主觀能動性也是高校田徑教學的一項難題。
1.3 缺乏合理的評價體系
高校每年對學生進行一個體能考核,在考核項目中就有田徑中長跑,但是這對于需要鍛煉的高校學生來說,是不夠的,沒有充分的田徑評價體系,僅是一年一次的體能考核,這必然會打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1.4 缺乏對田徑文化的理解
田徑文化歷史悠久,有“運動之母”之稱,但是由于社會對田徑文化輸出的不足,導致很多人對田徑文化的理解只有跑步,對田徑人也只有“四肢發(fā)達”的印象。高校體育文化中,田徑本是作為最古老最悠久的體育文化,但是卻是對人普及得最少的,相對于籃球、足球、網(wǎng)球等體育文化,田徑文化輸出的不足顯而易見。
1.5 缺乏管理完善的田徑俱樂部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中,有較為完善的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等,但是田徑俱樂部卻少之又少,甚至在許多高校的體育課程中,已經(jīng)沒有田徑這門課程了,田徑在高校體育的地位岌岌可危。
2.1 建構(gòu)“以人為本”的高校田徑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只發(fā)揮在學生的自主擇課上,田徑作為一門最基礎(chǔ)的體育教學課程,是最能鍛煉學生身體健康的體育課程,也是最為辛苦的體育課程,僅僅是讓學生自主擇課是不能保證學生的有效鍛煉的,所以在此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強制的田徑教學也是非常必要的,“以學生為本”也需要體現(xiàn)在以學生身體狀況為主的前提下。
表1 大學生所喜愛的運動調(diào)查表
2.2 提高學生對田徑教學的積極主動性
每年高校都有運動盛會,但是僅僅一個運動盛會是不夠的,田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設(shè)置小型田徑比賽,以此調(diào)動學生對田徑的積極主動性。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體育教學的今天,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對田徑的興趣才是解決田徑所處尷尬境地的根本。
2.3 建立全面實用的評價方式
每年一次的體能考核是不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田徑實力的,在教學過程中,多方面考慮、設(shè)置全面實用的評價體系、刺激學生對田徑教學運動的好勝欲,才能使學生們對田徑有更深的激情。
2.4 提高學生對田徑文化的理解
田徑文化輸出不足也是造成田徑教學現(xiàn)有局面的主要問題之一,相對于其他運動文化,田徑文化所處地位確實略為尷尬。高校應對田徑文化進行足夠地宣傳,在教學課程中也需要讓學生對田徑文化有充分理解。
2.5 建立與完善高校田徑俱樂部
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田徑俱樂部并不是泛泛之談,田徑相較于其他運動有著不限場地等優(yōu)勢,田徑運動也不僅僅是跑步這么簡單,如“跑酷”,也是田徑運動的一個變種,建設(shè)完善的田徑俱樂部,吸引學生對田徑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田徑文化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長久看來,完善田徑俱樂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1]孫建華,申民智.高校體育專業(yè)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田徑,2006(5):23-24.
[2]畢紅星.我國部分普通高校田徑課教學改革關(guān)鍵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1):67-70.
[3]王英凱.普通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研究[J].求知導刊,2016(6):141.
[4]李修振.高校田徑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其倫理建構(gòu)[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12):69.
[5]周濤,郎賀.高校田徑教學困境及其教學改革的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6):21.
[6]吳麗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學業(yè)評價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0(2):88-91.
[7]莊偉.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發(fā)展策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0(3):108-110.
[8]韓天舒.關(guān)于田徑課程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生存空間的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0(2):72-74.
[9]陳春平.山東省普通高校大學體育開設(shè)田徑健身課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shù)版,2015(8):126-128.
G807
A
2095-2813(2017)02(a)-009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4.090
劉曉迪(1986,8—),女,漢,遼寧大連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