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琳,演春華
(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陜西 漢中 723200)
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及產后出血的影響分析
余 琳,演春華
(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陜西 漢中 723200)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及產后出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6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30例。對比兩組分娩方式、產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和產后24 h出血量。結果觀察組剖宮產率為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自然分娩率為90.00%(27/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程為(7.56±1.22)h、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為3.33%(1/30)、產后24 h出血量為(152.57±20.65)mL,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0.31±2.12)h、10.00%(3/30)、(203.10±25.14)mL,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產婦分娩結局,減少產后出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產婦;分娩;產后出血;綜合護理干預
產后出血是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產科最常見、最危急的并發(fā)癥。很多產婦由于缺乏孕期保健知識,產前檢查不夠重視,分娩期間不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導致產后出血的發(fā)生[1]。因此在產婦分娩時給予其有效的護理可從根本上改善出血情況,降低產婦死亡率。常規(guī)護理措施預防產后出血效果不明顯。本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及產后出血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6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7.56±3.48)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42±1.29)周;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7.63±3.51)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56±1.31)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產前護理干預:產婦入院后向其介紹管床醫(yī)生和護士,為其安排溫馨舒適的待產環(huán)境,消除其緊張感及陌生感,為產婦進行常規(guī)的產前檢查,對其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鼓勵產婦進食易消化、高熱量的食物,保存體力,保證睡眠,產科醫(yī)生和護士全程陪伴,鼓勵其在產力、產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自然分娩;(2)產時護理干預:有經(jīng)驗的助產士在第一產程全程陪護產婦,全面評估其產程進展,主動與產婦進行溝通,激勵產婦,為其提供情感支持,使其有自然分娩的信心,第二產程,下腹部疼痛產婦對其進行下腹部按摩,產婦若因胎兒下降、胎先露壓迫腰骶部而出現(xiàn)脹痛,可濕度按壓或旋轉按摩其腰部。第三產程,產婦宮口>3 cm時,指導其在宮縮時朝會陰部用力,胎兒和胎盤娩出時注意保護會陰,檢查胎盤娩出的完整性和軟產道有無撕裂傷,積極預防產后出血;(3)產后護理干預:產后密切觀察產婦產后狀況,包括子宮收縮、惡露排除和陰道流血情況等,送回病房后鼓勵其進行早期母乳喂養(yǎng),指導新生兒護理。
比較兩組分娩方式、產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和產后24 h出血量。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自然分娩27例,剖宮產3例;對照組自然分娩21例,剖宮產9例。觀察組剖宮產率為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0%(P<0.05),自然分娩率為90.00%(27/30),顯著高于對照組70.00%(21/30)(P<0.05)。
觀察組產程為(7.56±1.22)h、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為3.33%(1/30)、產后24 h出血量(152.57±20.65)mL,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0.31±2.12)h、10.00%(3/30)、產后24 h出血量(203.10±25.14)mL(P<0.05)。
產婦懷孕期間身體內激素變化影響神經(jīng)傳導出現(xiàn)波動,體內糖皮質激素水平增高,出現(xiàn)子宮收縮乏力現(xiàn)象,成為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80%的產婦在分娩后24 h內有大出血的可能[3]。產道、產力、胎兒與精神心理因素與分娩是否順利進行有重要關系。研究表明,針對產婦出血原因進行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改善妊娠結局有顯著效果[4]。傳統(tǒng)護理模式側重于產婦圍生期基礎項目的護理,而在產時、圍生期心理和產后方面略顯不足。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產婦順利渡過分娩期。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剖宮產率為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0%(P<0.05),自然分娩率為90.00%(27/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有報道顯示對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降低產后出血率[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和產后24 h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可在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出血方面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產婦分娩結局,減少產后出血,值得臨床推廣。
[1] 劉雪梅.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2):235-236.
[2] 鄧小霞.護理干預對產婦產程及產后出血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22(16):90-91.
[3] 石永麗,王艷俠.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焦慮情緒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4,20(2):332-334.
[4] 樂小麗.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1):110+112.
[5] 白靈芝.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48):161+167.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2.112.01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