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水 李娟娟
(1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2 巢湖市市直機關幼兒園,安徽 巢湖 238000)
研究性教學法在“利息理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林天水1李娟娟2
(1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2 巢湖市市直機關幼兒園,安徽 巢湖 238000)
“利息理論”是高校經濟金融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專業(yè)課程,運用研究性教學方法教授“利息理論”課程,重點在于研究,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椤爸鲃友芯俊保ぐl(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因此結合教學實踐,在“利息理論”課程教學中嘗試運用研究性教學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研究性學習;利息理論;學習方法
研究性教學也叫探究式教學,在我國興起于19世紀80年代。研究性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知識有明確的目的,有一定的計劃性,主動地進行開放式、探究式的學習。研究性教學方法具有開放性、主體性、合作性、過程性和探究性的特征,符合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需求。一方面,它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模式轉換,使得教育和教學的質量得以改善和提高,使教育和教學能跟得上現代化建設的腳步并為其服務;另一方面,它使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到一個相對高的階段[1]。
大學研究性教學的特點和發(fā)展起源于美國。20世紀中葉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教授施瓦布提出狹義的研究性學習的概念。他認為,研究性教學是指導師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學習主體,引導學習者從生活、自然及社會中選取研究主題,以此類的方式獲得科學知識、應用科學知識、用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學習,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比如創(chuàng)新的能力、實踐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等,促進學生思維的良好發(fā)展。廣義的研究性教學是指以問題探討為基礎的教學方式??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绻麄鹘y(tǒng)的教學方式被稱為“學”,那么研究性教學所側重的則是“思”,因此學習與思考是相互依托的關系。研究性教學可以將“思”與“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以探索問題的方式學習,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知識,用心體驗學習的過程,從而使學生掌握學習方式,學會學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習者進行研究是人類認知學習理論的基礎,不是一般水平上的認知,而是建立在抽象思維程度上的認知。這種觀點地主要表現在:學習者要自覺地形成一種對知識結構認知的過程,其重點是掌握對知識結構學習的的方法,由此形成對知識結構的認知。他倡導的是主動發(fā)現學習方法,這種觀點有以下幾種特點:(1)學習過程。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是知識的積極探索者。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探索環(huán)境,而不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2)感性思維。用跳躍式的思維方式來思考,授之以“漁”;(3)內在動機。引導學生發(fā)掘自己的能力,挑戰(zhàn)自我,形成一種追求知識的動力[2];(4)信息提取。學生要善于發(fā)現信息的本質,要學會怎樣提取有用的信息。
這些與研究性學習的特點一致,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問題存在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思考、探索和分析,形成一種發(fā)現隱性知識的能力。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探究性、主動性和多樣性[3]。
研究性教學是一個多層次的綜合概念,可以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來解讀。從微觀層面來看,研究性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研究性學習為主,根據教學內容和自身的特點合理結合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和反思探索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從宏觀層面來看,研究性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即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堅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共同發(fā)展。因此研究性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4]。
“利息理論”作為高校保險精算、金融工程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程,它是以貨幣的時間價值和現金流分析為主干,以金融為研究對象,以數學為基本工具對利息相關問題進行定量和定性研究。該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在固定利率條件下的貨幣時間價值分析、利息測量、強度、年金、現金流量分析、時間加權收益、債務償還的應用和財務分析等。運用研究性教學方法教授“利息理論”課程,重點在于研究,讓學生改變“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椤爸鲃友芯俊盵5]。利息理論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利息理論基礎,主要介紹了利息理論的起源、利息中的基本概念及一些簡單的度量方式。第二部分為利息理論實務,主要介紹了在利率的影響下某些產品,如債券、年金、股票等的定價及其變化以及投資行為中收益率的計算。第三部分為利息理論的應用,主要包括現代金融市場中的一些與利率緊密相連的金融工具。利息理論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習利息理論于財務管理及投資分析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利息理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金融專業(yè)學生的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學習,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將來是否能夠勝任金融類相關崗位的工作,因而在財經類畢業(yè)生日后的工作崗位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6]。
研究性教學方法在“利息理論”課程的應用在于能使學生學會分析、整理和應用知識,應用這些知識可以計算一些金融產品如股票、債券等的定價以及投資行為中收益率。再者,研究性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利息理論”課程的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要十分重視研究性教學法的應用。
3.1 設置學習目標
在以考試為向導的教育影響下,傳統(tǒng)學習模式的宗旨在于積累知識,不重視學生研究能力的發(fā)展,在此學習模式下教育出來的學生不具備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而研究性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技能和掌握知識結構的能力,密切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為利息理論課程設立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以課程知識點的應用能力為標準,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模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
3.2 選定研究課題
選擇研究課題要具備廣泛性和適用性,由于利息理論包含很多具體知識,不同階段的課程所側重的知識點也有所差異,但是所有選題的基礎知識點必定是類似的,如果錯過了這部分內容,后期的學習與研究必定會很吃力。雖然知識點很多,但是不能所有的知識點都運用到每一個研究的課題中,要有側重點。選擇研究課題要強調難度適中,這也是選擇研究課題的重要原則,課題難度的選擇會影響到學生對課題進行研究的興趣和研究成果。因為如果選擇較難的研究課題,學生的能力與選題的難度不相符,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如果課題所涉及的知識面太寬或者高于研究者當前的儲備知識量,會傷害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在制定研究課題時,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及知識儲備制定多個研究課題備選,再根據學生的興趣等綜合因素選擇最合適的選題[7]。
3.3 組建研究性學習小組
在分組時要按照自愿的原則,將興趣相似的學生分成一個一個學習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并在小組中產生一個小組長,由他負責小組內各種學習活動的組織,比如將一個學習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具體問題,按照小組成員的能力特點,把每個具體問題分配給成員解決,確保小組成員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得每個成員都可以充分地學習。小組成員在完成各自任務的基礎上還可以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提高學習效率。
3.4 教師指導
在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研究的方法,修改課題研究中出現的錯誤,對學生研究中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指導與答疑等。在互聯網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今天,許多高校都用網絡技術輔助教學,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最大程度上方便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另外,在研究性教學的模式下教師需要及時了解課題的研究進度、最新研究動態(tài)及研究成果。研究性教學不只是單純的積累知識信息,教師要為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的研究思路和現代化的教育理念[8]。
“利息理論”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這門課程的問題來源于社會,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解決所面對的問題,理論也都是學生可以看得到的,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下面舉例說明研究性教學方法在利息理論課程中的應用:
案例 1 某一金融企業(yè)在年初投資基金100000元,在5個月末只值50000元,到年末還是100000元,如果在這一年中他沒有抽出與投入資金,那么他全年的收益率顯然是0。
若此企業(yè)在6月末追加投資50000元,那么年底該企業(yè)所持有的基金價值為200000元,根據價值計算方程:
可計算出i=40.69%
若該企業(yè)在6月末抽出25000元資金,那么到年末該企業(yè)所持有的基金價值50000元,根據價值計算方程:
可計算出i=-28.92%
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同一期的基金,對于不同的投資行為,收益率是不同的。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差異,是投資者在基金將要轉好的時候投入或撤出資金。
當學生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運用研究性教學方法試著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獲取所需要的資料,比如可以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一個人去查閱書籍可能會消耗很多時間,且不一定能抓住問題的重點,導致盲目學習,所以要組建研究團隊,這樣就能先討論問題的具體內容,得到一個學習方向,并制定一個完整的學習計劃,小組內明確分工各自解決一個小問題,最后匯總討論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在計算機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可以把電腦與互聯網運用起來,針對某一具體問題,有效利用電腦這個工具,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對問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 通過實際數據比較在相同時間內單貼現、復貼現、連續(xù)復貼現的異同點。
學生看到這種問題一定覺得無從下手,因為只從公式或者定義上比較,說服力不強,所以必須通過實際數據來對比,并從數據中發(fā)現規(guī)律。
現假定初始值都為1,貼現率d=8%,貼現期為10年,在同一坐標系下畫出三個函數的圖形并針對圖形進行分析。
三中函數的公式分別為,單貼現a(t)-1=1-dt,復貼現:a(t)-1=(1-d)t,連續(xù)貼現:,這個問題的計算量其實很大,如果手算,沒有一個小時是完不成的,現在可以在Excel表格中運用函數Power、EXP,模擬運算表等功能很快地得出結論。
表1 三種貼現計算結果比較
圖1 三種貼現函數圖
從這個表上可以得出在單貼現、復貼現和連續(xù)復貼現三種貼現方式下,隨后每年對應的貼現中復貼現和連續(xù)復貼現的值明顯高于單貼現的值,連續(xù)復貼現的數值要大于復貼現的值。
總之,運用研究性教學方法教授“利息理論”課程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學習方式,親身參與到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滿足社會的用人需要,使學生盡早適應社會。
研究性教學是一種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在將研究性教學應用到“利息理論”課程時,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動手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還能夠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適應當今的社會需要,提高利息理論課程的學習效果。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習慣,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學會學習的方法。在學習新的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學習方法,親身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將研究性學習方式與“利息理論”課程學習相結合起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將會影響一生,為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能力,使之受用一生。
[1]李小梅,葉賽英.重探究、重應用、重體驗——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具體舉例——以高等數學課程為例[J].數學教學研究,2014,(2):45-49+55.
[2]郭竹梅.基于研究性學習方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70-72.
[3]李靈曉,許麗萍.在高等數學習題課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5):24-28.
[4]王學金,黃日朋.淺析研究性教學法在“利息理論”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6):62-63.
[5]李文芳,方伶俐.利息理論課程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247-248.
[6]朱莉.《利息理論》課程的教學思考——基于金融專業(yè)教學的實踐[J].科技經濟市場,2016,(5):240-242.
[7]畢建欣.“合作式學習、小組化評分和數學建模式考核方式”的《利息理論》教學探討[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9,(2):283+285.
[8]岳云康.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4):52-5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OF“THEORY OF INTEREST”
LIN Tian-shui1LI Juan-Juan2
(1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2 Chaohu Municipal Government Kindergarten,Chaohu Anhui 238000)
The“theory of interest”is one of the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majors in universities.By using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ethods to teach the curriculum of “theory of interest”,it focuses on research and can change students’learning state of“passive acceptance”into“active research”so as to inspire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 and train their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Thus,trying to adopt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theory of interest”,with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will have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search-based learning;Theory of interest;Learning methods
G642
:A
:1672-2868(2017)01-0147-05
責任編輯:李 曉
2016-08-30
巢湖學院校級教研項目(項目編號:ch15kcjgxm12);巢湖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XLY-201601);2016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610380006);巢湖學院應用經濟學重點學科資助
林天水(1985-),男,安徽廬江人。巢湖學院應用數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