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雪萍
摘 要:在很多課程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習表率和學習榜樣對提升學習者的積極性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計算機教學中,示范性操作在計算機課程的實訓階段占據了主導地位。因此,如何發(fā)揮好MCLA模式的作用,提升計算機實踐類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成為了當下計算機教學領域需要探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中職院校;Visual Basic;MCLA;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2.129
中職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訓性特征,這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類專業(yè)課程中體現的最為明顯。作為一門計算機高級語言,Visual Basic的學習是應該以實踐為主的,業(yè)務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學習只有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才能牢靠把握。因此,在中職學校開設的Visual Basic課程,實際上就是一門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與實踐專業(yè)課程。通常情況下,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對學生實際技能的訓練與具體基礎知識掌握要求是很高的,而基于MCLA的示范、榜樣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下,促進學生實際應用技能的全方面提升。本文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MCLA在中職計算機Visual Basic實踐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1 關于MCLA教學模式的概述
MCLA(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最開始是由NIIT公司(印度)提出的,其被譯為“基于榜樣的學習方法”。從字面上看,該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MCLA模式下,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進行獨立、自主學習,利用學習示范性的操作進行知識的遷移,從而解決實際問題。在MCLA的整個過程中,強調的是學生應用技能與能力的提升。MCLA教學模式具體的實施是由諸多反復的流程構成的,具體為:教師根據具體的實際應用建立起一套案例或模型→教師提出解決方案→建構與以往類似的問題模型→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學生獲得實際操作和應用的能力。
該模式以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為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在很多時候契合了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的實際需要,對提升課程教學的成效性具有積極意義。
2 MCLA教學模式的意義
2.1 幫助學生理解Visual Basic知識
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基礎知識較差,對于學習難度較大的Visual Basic語言而言,大多數中職學生都會覺得難于學習、理解,學生在Visual Basic的實踐操作中是疑惑的。而MCLA教學模式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在MCLA模式的教學流程為:教師提供模型→給予解決方案→構建問題模型→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獲得能力提升。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的學習有了充分的參考目標,能為學生客觀了解課程難度,根據實際的需求進行自主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2.2 為教師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對于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課程的教師而言,課程教學的實施難度較大。這主要與課程的難度、學生基礎、教學安排時間、教學條件等有關。采用MCLA教學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師的教學工作。將MCLA教學模式應用到中職計算機Visual Basic教學中,課堂上教師提供學生的是示范操作性的問題解決思路,具體的實踐并不需要教師手把手、一對一的指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需要在課堂以外完成技能訓練,這樣就彌補了課程本身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實現了教師教學工作上的重大解放。
3 MCLA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
3.1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
為了更好地實現中職Visual Basic實踐課程的高效教學,同時,更好地踐行MCLA教學模式,一些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Visual Basic的教學中,可以考慮一些微課程資源的應用。通過微課程教學資源的應用,學生可利用微課程教學資源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程進行一些重點知識和技巧的說明解釋。在這樣的課堂上,可節(jié)省很多的教學時間,實踐問題模型的構建和問題的獨立解決會更快速。
3.2 以問題情境組織教學
在中職學校Visual Basic實踐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構建良好的問題模型,即教師要設計具體的任務,這點與傳統(tǒng)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的任務驅動法類似。問題模型需要具備代筆意義,問題的示范性解決要做到簡明扼要、一針見血,重點是要起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給予學生的任務性操作最好是成型的項目。此外,應注意項目的難度,使學生能在學習完成后自主進行具體的工具設計。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學校Visual Basic實踐課程教學中,課程本身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了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必要性。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MCLA教學模式能實現中職計算機Visual Basic實踐課程教學與學習中學生和教師的雙方面解放,可見其應用的實際價值和意義所在。想要在中職Visual Basic實踐課程中實現MCLA教學模式下相應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則需要教師觀念的更新和相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這是一個動態(tài)、長期的過程,需要相關研究工作者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潘立武,張迪.MCLA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的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08(13).
[2]周穎.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混合學習模式的實踐與探討[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
[3]劉杰.主題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
[4]張玉梅.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探析[J].理論導報,2014(06).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