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綺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朗讀,重視語言的積累,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毙W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很多小學生,提起寫作文就愁眉苦臉,雖然有很多話想寫,卻是干巴巴地寫上幾句就感到無話可說了,這是因為學生平時缺乏語言的積累,不會表達。那么,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與之相關的教學情境,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使其樂于寫作呢?我在教學中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反復誦讀,積累語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通過閱讀,既了解客觀現(xiàn)實,獲得間接經(jīng)驗,又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反復吟詠,領悟文學作品蘊涵著的靈性和思想,感受充滿魅力的語言美,得到情感的熏陶,并內化為知識。俗話說:“聰明出于勤奮,知識在于積累?!庇辛俗x的“積累”,就有了寫的“庫存”。要讓學生作文時“言之有物”,在教學時就要緊扣教材,鼓勵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加學生語言的儲備量。具體做法是:(1)做好課內好詞佳句的積累,要求學生分門別類摘抄在筆記本上,便于日后翻查。(2)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促進知識遷移,使課內課外互相補充,使學生“課內精講細作,課外躍馬平川”。在推介課外讀物時,注意和人教版《同步閱讀課本》的使用及查閱有關資料結合起來:①根據(jù)文體,指導讀同類型的文章,如學了《一夜的工作》后,向學生推薦《周總理和孩子劇團》;②根據(jù)作者,指導讀系列作品,如讀了葉圣陶的《牛郎織女》后,介紹他的童話著作;③指導讀內容相關的文章,如教了《鹿和狼的故事》后,推介《生命網(wǎng)》。(3)除到圖書館借書閱讀外,班級設立圖書角,人均捐書一冊以上,同學之間互相借閱。要求學生每天保證有30分鐘左右的時間自由閱讀。(4)提供交流機會,展示成果,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其在活動中體會讀書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fā)學生自讀的熱情。
二、讀寫結合,多寫多練
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生讀書多了,積累好詞佳句多了,肚子里有了“墨水”,必然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欲望,想學以致用。這時,教師要把握機會,因勢利導,將作文教學與探索知識,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結合起來,以讀帶寫、以讀促寫,課文題材和體裁多樣化,內容充實。如學習《第一場雪》,這篇文章按照時間順序記敘。我讓學生了解文章的結構:先寫下雪前天氣驟然變化,再寫下雪中的情景,然后寫下雪后的壯美景象,最后寫作者的聯(lián)想。我重點指導學生細細品讀作者寫雪美的片段,首先整體寫:“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山川、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接著,具體寫柳樹、松柏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寫靜態(tài)美:“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痹賹憚討B(tài)美:“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辈⒔Y合課后“思考·練習”中“抄寫你覺得寫得好的語句,并說說好在哪里”積累創(chuàng)作材料。接著學生進行小練筆——仿照課文描寫雪景的方法,寫寫自己觀察到的一處景色,學生踴躍發(fā)言,先講出有什么景色,再講景色的特點,還有的同學仿照《第一場雪》先整體概述其特點,再具體描寫,靜態(tài)描寫與動態(tài)描寫相結合。實踐證明,課堂上的小練筆收效很好,學生愛寫、樂寫。
三、交流展示,合作提高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倡導的又一重要教學理念。古語云:“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背珜Ш献?、探究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激活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其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研究者。教科書十分重視習作后的交流、展示。編排中多處提到“寫好以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和我們分享習作的快樂”“把習作和圖畫貼在教室里,讓大家欣賞”“寫完后,可以讀給你寫的那個人聽聽”“讀給同學聽”“讀給大家聽”,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到習作是一種交際的工具,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應付老師的任務。通過合作交流,各抒己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互相欣賞,分享學習成果,體現(xiàn)成功快樂。同時,在探究中相互取長補短,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虛心好學的品質,培養(yǎng)幫助他人、共同進步的精神。教師要提供給學生交流展示的舞臺,要多創(chuàng)造一些學生習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享受交流、展示的樂趣。
總之,作文教學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的觀察、積累和練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及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認識能力,以達到“以讀促寫,創(chuàng)有激情,積累開花,作文結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芹芳.怎樣使學生愿意主動寫作文[J].學周刊,2014(24).
[2]車祿賢.淺議作文講評中要注意的問題[J].新課程(中),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