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
純粹的酒肉朋友不好嗎?沒有利益糾葛,沒有權(quán)錢往來,大家聚在一起,為喝酒而喝酒,暈了也輕快,醉了也快樂。
兒時見大人們喝酒,總是你勸我,我勸你,似乎誰也不愿喝,勸酒的人興高采烈,喝酒的人愁眉苦臉,被逼無奈,才一口酒下去,滿面痛苦,嘴里發(fā)出刺啦刺啦的聲音。這樣的一幕幕讓我迷惑,深信酒就是為了折磨人類而存在,除此之外,唯一的用途就是做魚時點上幾滴。
但是,大人們遇到開心事,卻總喜歡喝上幾盅;遇到煩心事,明知喝完更煩心,也會把酒倒上。紅事喝酒,白事喝酒,祝壽喝酒,過年喝酒,凡是能夠稱得上“場合”的飯局,都要喝酒。
若真好喝,為何一起喝酒的人,都在推讓?若不好喝,為何人們對喝酒如此執(zhí)著?如果喝酒是獎勵,為什么劃拳都是輸了喝?假如喝酒是懲罰,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嗜酒如命?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自己嘗試。發(fā)現(xiàn)白酒一口就嗆得直冒眼淚,實在沒有勇氣去戰(zhàn)勝好奇心。有次,我喝了兩杯葡萄酒,覺得腦子迷迷糊糊的,腳步也輕飄飄,我想這或許就是大人們說的“喝暈了”,我趕緊找小伙伴炫耀,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喝暈了,意思就是:瞧見沒?我喝暈了,你們誰也沒有喝暈過。
那時我六歲,經(jīng)常在大街上看到喝暈的人,卻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磿葧?,為什么要喝暈。我用兩杯葡萄酒把自己喝暈了,依然不知道?/p>
長大后喝酒,純粹是喜歡喝酒的氛圍。高中時和同學(xué)喝酒,還真喝出了深厚的友誼。一場酒下來,許多青春的心思和秘密就不再隱瞞,每個人都原形畢露,互訴衷腸。
由于大家都沒什么酒量,很容易就喝得興高采烈,也很容易就喝得黯然神傷。有的人暈了,說起自己心儀的女生,從方言改成普通話,故事也瓊瑤起來;有的人暈多了,因為一次拒絕,用刀在胳膊上劃上一個一生忘不掉但未來想起來就后悔的名字。
也有的人暈出了許多典故,成為一直到今天大家每次相聚時的談資。這些典故在牛子身上最多,因為他幾乎每次都是最早暈了的。
有一年他過生日,為籌錢,先把自行車給賣了,大家又湊了點錢,在縣城的飯店擺了兩桌。即便如此,那天他也低估了兩桌十七八歲的少年的飯量,還沒有酒過三巡,桌上就空空如也。那時他已經(jīng)喝多了,大喊“上菜”,老板上了盤土豆絲,很快連一根也不剩了,他繼續(xù)喊“上菜”,和他一起過生日的哥們沒有喝多,提醒他已經(jīng)超出預(yù)算了,他還是堅持“上菜”,那天他至少說了上百次“上菜”,后來這么多年,他每次喝多,大家就會說“牛子又喝‘上菜了?!?/p>
現(xiàn)在的牛子已經(jīng)很少喝酒了,在他酒量的鼎盛期,還留下了“八瓶沒事”的典故。那時縣城流行喝“藍趵”,他最高紀(jì)錄是八瓶,經(jīng)常說“八瓶沒事”,但其實到了八瓶,基本上都會出事。這讓“八瓶沒事”成為笑談。去年夏天,牛子和我一起去新疆,他喝了兩三瓶烏蘇啤酒就不行了,一個勁兒說,“奪命大烏蘇真是名不虛傳?!辈恢肋@會不會成為一個新典故。
其實那時依然喝不出酒好喝。沒人愿喝白酒,啤酒一定要冰鎮(zhèn),圖個涼爽。一直到工作多年,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喝啤酒,濟南的扎啤一度很好,甘爽又充滿麥香,伴我度過了許多個沒有空調(diào)的夏天。
我表弟來濟南習(xí)畫,住在我租的房子里。他在家畫畫,每天都要喝上幾兩,如果在外面喝,幾乎逢喝必醉。有次,有朋友送我一桶酒,用那種大瓶的鮮橙多裝著,我沒有在意,一直放在家里。有一天下班回家,一進門,就發(fā)現(xiàn)表弟滿臉掩飾不住的喜悅,我問他怎么了,他說他嘗了我朋友送的那桶酒,“從來沒喝過這么好喝的。”我問他有多好喝,他激動地說:“越喝越高興,喝得很多小時候的事都想起來了?!?/p>
我的朋友里,愛喝酒的人太多,不喝酒的人太少。這一度讓我懷疑,自己是否交了太多的酒肉朋友?但反過來想,純粹的酒肉朋友不好嗎?沒有利益糾葛,沒有權(quán)錢往來,大家聚在一起,為喝酒而喝酒,暈了也輕快,醉了也快樂。
一個人從不喜歡喝酒,到僅喜歡喝酒的氛圍,再到真正喜歡喝酒,要經(jīng)歷一段漫長的歲月。只有經(jīng)歷過這段歲月的人,才知道酒到底好喝在哪兒,才知道人為什么要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