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君
華北電力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102206
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策略簡析
王芳君
華北電力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102206
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分析其影響因素。本文主要從(1)心理焦慮對語用能力有負面影響;(2)非本族語使用者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會引起本族語使用者的不解或誤解;(3)國際化,信息化增進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文化理解力和接受力等三個角度入手,分析概括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
跨文化交際;語用能力;外語教學;策略
跨文化交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的交際往來或信息傳播與溝通活動。[1]而由于個體差異,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別,他們之間的交流往來都可以稱為跨文化交際,此廣泛的定義應該歸屬于交際學這一更大的范疇。且語言是所有交際行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將本文中的跨文化交際限定為本族語使用者和非本族語使用者之間的交際。[2]
當今社會,跨文化交際的場合日益增多,需求逐漸增加,對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不管是在志愿活動,旅游等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企業(yè)商務(wù)談判等正式場合中,都要求交際雙方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由此,研究分析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的策略愈顯重要。
(一)心理焦慮
跨文化交際過程的實現(xiàn)需要經(jīng)歷輸入和輸出兩個過程。研究表明,心理焦慮對輸出過程,即語用能力,有直接的消極影響。[3]學生的不確定,不自信,以及對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在意等導致了這一焦慮。
一方面,在課堂上通常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以沉默應對,或者消極逃避老師對同學提問的鼓勵。另一方面,在生活中與本族語使用者交流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逃避和怯懦。這種焦慮和擔心減少了將輸入轉(zhuǎn)化為輸出的機會,是對其跨文化交際語用能力的阻礙。
因此,外語教學者不僅要重視培養(yǎng)語用能力,而且要將減輕學生心理焦慮這一點融入到教學設(shè)計里去,激發(fā)學生使用外語的熱情。
(二)語用失誤
跨文化交際語用能力包括語言語用能力和社交語用能力。[4]前者的失誤是說話人在語言知識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后者則是對交際禮儀知識和對話方文化背景了解的欠缺。
這兩方面的語用失誤都會引起聽話者的不解或誤解。例如用中文語言規(guī)則硬譯英文而形成的中式英語(Chinglish)---這種語言遷移[5]會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讓聽話方困惑。
以此,外語學習者要通過在積累地道外語表達中歸納與演繹外語思維,以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減少交流中的誤解。
(三)國際化和信息化
國際化和信息化的發(fā)展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往更頻繁,加深了相互的文化了解和理解。人們理解不同事物和新鮮事物的能力在不斷增強,對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錯誤的包容能力也有所提高。
曾對在北京的外國人做過視頻采訪,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表示來中國,尤其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受到的文化沖擊(cultureshock)并不強烈,城市商業(yè)發(fā)展和現(xiàn)代信息網(wǎng)絡(luò)發(fā)展讓人們對不同于自己居住地的文化更加理解包容。
然而,許多諸如商業(yè)談判等的正式場合仍對跨文化交際能力有高的要求,且這一能力會對此類活動結(jié)果產(chǎn)生極大地影響。再者,理解力增強并非等同于文化差異和沖突消失。
所以外語教學者和學習者一方面要增強自身的文化理解力和包容力,另一方面仍應認真嚴謹?shù)貙W習和應用外語。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2]沈志法.跨文化交際的語用失誤研究綜述[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21(5):106-108.
[3]連燕華,余蘇,劉清榮.跨文化交際語用能力與語言焦慮心理的相關(guān)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2003,4(2):52-55.
[4]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
[5]戴煒棟,王棟.語言遷移研究:問題與思考[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