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堅,王 丹
(長沙理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15)
互動與聯(lián)動:大學英語ESP與EGP課程的辯證關系研究
黃 堅,王 丹
(長沙理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15)
本文對一般用途英語(EGP)與專門用途英語(ESP)課程進行對比研究,以形成對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和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認識,開啟教師間的正向互動,加強院校間的聯(lián)動培訓手段,確保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能落到實處。
ESP;EGP;互動;聯(lián)動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學科交叉融合有著密切的關系。若沒有學科的交叉融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便如無木之本、無水之源。20世紀60年代,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s Purposes,ESP)概念的提出順應了科技、經(jīng)濟和文化的全球化趨勢,滿足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需求。與一般用途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教學不同,ESP教學的目的和內(nèi)容是由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決定的。
ESP包括職業(yè)英語(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English for Vocational Purposes,EOP/EVP)、學術/教育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nglish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EAP/EEP)、科技英語(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三個分支。其中,EST最為國內(nèi)外研究者重視,也是三個分支中發(fā)展最快、從業(yè)者最多、研究成果量最大的一個分支。但凡與科學技術有關的文獻均可以納入ESP的范疇。ESP涉及到科技、金融、交通、土木、水利、商務等行業(yè),不少人在對ESP本質(zhì)特征的理解上產(chǎn)生了偏差,認為ESP的本質(zhì)是用英語進行專業(yè)教學,換言之就是讓學習者使用英語來學習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然而,ESP最為明顯的特征是其特定性。正是因為其特定性,ESP不同于我們熟悉的EGP。Strevens曾在深入研究ESP的本質(zhì)基礎上,歸納出了ESP的四個絕對特征和兩個可變特征。絕對特征為:為滿足學習者的特殊需求而設計;內(nèi)容與特殊學科、職業(yè)及活動密切相關;強調(diào)適合于特定語篇的句法、詞匯、語篇、語義等分析,與EGP相對。可變特征為:ESP學習技巧的限制;無特定的教學方法。ESP教學與學科、職業(yè)緊密相連,強調(diào)“特定語篇”,其核心落在語言而非專業(yè)知識上。
從字面上看,EGP與ESP的最明顯區(qū)別在于其“通用性”。EGP的教學目的不是滿足特殊行業(yè)/專業(yè)的應用需求,而是滿足英語非母語的群體學習這門語言的需求,“其學習內(nèi)容不指向某個專業(yè)、某個學科、某個職業(yè),而是涵蓋一個合格世界公民應該涉及的知識范疇;其使用也沒有清晰的專業(yè)和職業(yè)目標,服務的是人的普遍交際需求”。我國小學、中學和大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習者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與之對應的測評手段是中考、高考和四六級英語考試。EGP就目的而言可以被稱為“基礎英語”,就測評手段而言可以被稱之為“應試英語”。“從中學到大學,中國外語教學目標缺乏連貫性,缺乏一個貫穿始終的評估標準”。當前許多高校使用的《新編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中所選的語篇雖無雷同,但涉及的詞匯、句法卻不乏重疊之處。因此,許多大學生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大學英語課程后,會因語言知識點的似曾相識感而出現(xiàn)懈怠。
雖然EGP的教學效果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但用ESP全面取代EGP的提法還是有點偏頗。EGP的目標是打好語言基礎,ESP的目的是滿足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從本質(zhì)上看,ESP與雙語教學有著質(zhì)的區(qū)別,卻與EGP有著質(zhì)的交集。由于對ESP和EGP的本質(zhì)認識不清,大學英語教師甚至包括管理大學英語教學的職能部門領導對兩者之間的關系仍未達成共識。為落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確保大學英語的效果令學生和社會滿意,有必要明確ESP與EGP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關系。
EGP與ESP之間存在差異,也互有交集,意味著在大學英語改革中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托和相互支撐的關系。
ESP的目的是滿足學習者的行業(yè)需求,但本質(zhì)上為語言教學手段,不會因?qū)I(yè)需求而發(fā)生改變。英語詞匯的含義因行業(yè)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其句法也因行業(yè)的特殊性而呈現(xiàn)一定的范式,但其內(nèi)核基本上是恒定的。無論使用何種專業(yè)詞匯,英語的詞根、時態(tài)、語態(tài)等基本要素是固定的。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其間的每一個階段都至關重要。中國的初、高中學生缺乏外部的英語環(huán)境,不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案咧杏⒄Z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是簡單的英語,適合高中生年齡和心理認知特點。進入大學后,他們的英語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學習體現(xiàn)高等教育特點的大學英語,其語言與認知的復雜性應遠遠超過高中英語簡單的課文,表現(xiàn)在文本的抽象程度、語法結(jié)構(gòu)的復雜性、詞匯的豐富和文本長度、明確性維度”。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大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強人意,在教師全英文授課的過程中無所適從;部分學生的單詞量很少,只是停留在閱讀單詞的水平上,基本句法知識匱乏。因此,EGP教師要發(fā)揮專業(yè)所長,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填補應試教育帶來的基礎漏洞。
ESP與EGP之間存在互動關系。如果沒有堅實的語言基礎,即便掌握了某些專業(yè)詞匯,學生在面對專業(yè)語篇時也會覺得難以理解。學生在熟練掌握ESP要求的語言點后,能舉一反三,對在EGP學習中接觸的語言點進行反思并加以鞏固。EGP與ESP之間還存在聯(lián)動關系,EGP教師經(jīng)過人文知識的熏陶,對理工科類的基本規(guī)律和基礎知識的了解是很不夠的。因此,ESP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可以通過院系間、校際間甚至校企間的聯(lián)動得以提高。
EGP與ESP并不是對立的,兩者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保持著互動與聯(lián)動的關系。正確認識EGP與ESP的異同和辯證關系,對大學英語教師和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是至關重要的。這將決定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是否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滿足行業(yè)的需求,滿足“文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的重要戰(zhàn)略部署需求。
[1]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蔡基剛.中國大學英語教學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3]束定芳.大學外語教學,我們教什么,怎么教?[J].外語界,2010(6).
[4]王守仁,王海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5).
[5]文秋芳.大學英語教學中通用英語與專業(yè)英語之爭:問題與對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1).
InteractionandInteraction:AStudyonthe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ESPandEGPinCollegeEnglish
HUANG Jian, WANG Da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15, China)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GP and ESP course has formed the understanding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opened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teachers and strengthened the linkage among schools training institute to ensure that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carried out.
ESP; EGP; interaction; linkage
H319
A
2095-7602(2017)11-0161-02
2017-07-23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ESP理論下的湖南省高校公共英語課程建設研究”(XJK015BGD073);湖南省教育科學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專項課題“‘獨立潮’背景下湖南省獨立學院英語選修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XJK12YYB026);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新媒體環(huán)境下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與實踐”(湘教通(2016)400號第235項)。
黃堅(1971- ),男,副教授,博士,從事戲劇文學、英語教學法研究;王丹(1992- ),女,碩士研究生,從事戲劇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