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斌
(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安徽 安慶 246133)
中國共產黨人在紅軍長征中踐行“四個意識”的歷史回顧
金文斌
(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安徽 安慶 246133)
回顧紅軍長征苦難輝煌的歷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生動寫照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人在長征路上,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帶領廣大紅軍將士戰(zhàn)勝了一切窮兇極惡的敵人,戰(zhàn)勝了一切艱難險阻,最終取得了紅軍長征的偉大勝利。
紅軍長征;共產黨人;四個意識;歷史回顧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只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盵1]2016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號召“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盵2]縱觀歷行二萬五千里艱苦卓絕的紅軍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一次生動寫照。
紅軍長征不僅見證了我們黨內政治生活走向正常、嚴肅、規(guī)范,而且見證了廣大黨員干部講政治、講規(guī)矩、講紀律。面對博古、李德在長征途中的軍事逃跑主義、機械笨拙的戰(zhàn)法和“大搬家”式的轉移,致使長征初期紅軍損失慘重,同為“左傾”中央領導集團成員的張聞天,從“左傾”教條主義路線中分裂出來,在遵義會議上首先站出來,措辭嚴厲地批評博古、李德的嚴重錯誤,表現了一名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為開好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投了“關鍵性的一票”。面對張國燾背著中央發(fā)給右路軍政治委員陳昌浩的“南下,徹底開展黨內斗爭”的密電,時任右路軍參謀長的葉劍英,表現了一名共產黨人政治敏銳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確抉擇,立刻巧妙地將密電報告毛澤東,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人采取果斷措施,迅速轉移,脫離險境,先行北上。針對紅四方面軍有些干部弄不清情況,主張用武力阻攔,徐向前堅決制止“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避免了紅軍內部可能發(fā)生的沖突,維護了紅軍的團結。面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定》,堅定不移地維護黨中央權威。中央紅軍初到陜北時,過去隸屬于張國燾領導的紅25軍軍長徐海東表示堅決服從中央的統一領導,打消了毛澤東的顧慮,將五千多塊大洋慷慨地支援中央紅軍,而紅25軍自己只留一千多塊,表現了一名共產黨人的組織觀念和政治規(guī)矩。在長征途中,無論是兇惡殘暴的有形敵人——國民黨反動派和地方軍閥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還是嚴酷惡劣的無形敵人——驚濤駭浪的大河大江、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黨的組織生活一直也沒中斷過。
紅軍長征途中,黨員領導干部和全體紅軍將士懂得“以局部需要服從全局需要這一道理”[3](P525),把握大勢,明識大體,顧全大局,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堅決服從黨中央的決定。為了掩護中央紅軍完成戰(zhàn)略轉移,幾路紅軍將士以對黨的無限忠誠,緊密配合,不計自己的安危得失,毫無怨言地牽制大量敵軍。在四渡赤水河戰(zhàn)役中,黨中央命令紅九軍團吸引敵軍,掩護主力,紅九軍團無怨無悔地牽制敵軍。在湘江之戰(zhàn),擔任后衛(wèi)的第34師在師長陳樹湘帶領下頑強地阻擊了敵人五天五夜,牢牢地堅守后方陣地,有效地掩護了主力紅軍和中央縱隊過江,最后與敵人拼盡最后一顆子彈,大部分壯烈犧牲。在鄂豫皖地區(qū),中革軍委命令徐海東等人率紅25軍北上,牽制敵人,配合中央紅軍作戰(zhàn)。紅25軍全體將士立即作為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踏上遠征,和劉志丹領導的紅26軍在陜北勝利會師。為了加強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團結,正在發(fā)高燒的周恩來一點不計較個人得失,主動讓出紅軍總政委職位給張國燾。為了鉗制國民黨的軍事力量,掩護紅軍主力轉移,瞿秋白、陳毅、項英、何叔衡等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率隊留在被敵人團團圍困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極端困難情況下堅持游擊戰(zhàn)爭。為了擁護遵義會議決定,被免去指揮權的博古有力地回擊了張國燾說什么遵義會議決定不合法的錯誤論調。中國共產黨和紅軍雖然自身生死難料,但在長征途中始終沒有放棄“北上抗日打東洋”的宣傳,始終沒有忘記北上抗日的崇高使命,始終擔當起中華民族解放的大局意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紅軍長征中“每一個行程,每一次突圍,每一場戰(zhàn)斗都是從戰(zhàn)略全局出發(fā),既贏得了戰(zhàn)爭勝利,也贏得戰(zhàn)略主動?!盵4]
長征的偉大實踐,以雄辯的事實從正反兩方面表明,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是不可能取得紅軍長征的偉大勝利。在敵人第五次“圍剿”前,臨時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將軍事指揮權交給李德,實行個人專權,將毛澤東排擠出紅軍領導崗位。面對敵軍的“圍剿”,博古、李德錯誤判斷形勢,缺乏戰(zhàn)略思維,決策失誤,舉措失當,一意孤行,不聽彭德懷等前線指揮員的正確意見,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最終導致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長征初期損失慘重。遵義會議上,中央政治局痛定思痛,深刻總結,堅決撤銷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領導權,毛澤東被選舉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隨后又形成“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團”,負責指揮紅軍作戰(zhàn),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智取婁山關等,打破了敵軍的圍追堵截,改變了長征初期被動挨打局面,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中國革命的命運。1935年9月,張國燾反對北上,公然成立“中央”等非法組織,在紅四方面軍內的朱德、劉伯承和隨后到來的紅二方面軍賀龍、任弼時等人始終堅持紅軍只有一個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這個核心,堅決與張國燾分裂行為作不懈斗爭,迫使張國燾率隊北上,最終維護了黨的團結統一。長征的偉大勝利證明,在長征過程中逐步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緊密結合,在長征以后的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戰(zhàn)略失誤。這再一次有力的證明,我們黨只有在堅定、正確、成熟的領導核心堅強領導下,中國革命才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前堵后追的國民黨部隊,雖然擁有比紅軍相對先進的武裝裝備和多出幾十倍的人數,但在紅軍面前,連連失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國民黨部隊軍令不暢,離心離德,一盤散沙,他們向權力、大洋、煙土看齊。相比而言,在長征途中,中央領導層也時常爭論未來道路何去何從:是與紅二、六軍團會合,還是轉向敵人防守薄弱的貴州?是南下到川西建立根據地,還是實行“北上抗日”戰(zhàn)略方針?但中央領導層能夠從激烈的爭論中及時糾正偏差,做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在遵義會議上批評毛澤東不懂馬列主義的政治局候補委員凱豐,在認識到自己錯誤后,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幫助,堅決擁護黨中央權威和遵義會議決議。在張國燾脅迫留在紅四方面軍朱德支持他南下錯誤主張時,朱德斬釘截鐵地說:“北上抗日是中央的決議,中央的路線是正確的,我是舉過手的,我不能反對”,旗幟鮮明地向黨的路線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在長征途中,為了回答一部分紅軍戰(zhàn)士“長征到底要走到什么時候,長征的落腳點到底在哪里”的疑問,廣大黨員干部勇于擔當,樹立標桿,從上而下層層率先垂范,始終以模范帶頭行動贏得紅軍戰(zhàn)士信任和效仿,堅信“跟黨走,就一定會勝利”。七百多個日夜,處處見英雄。紅軍戰(zhàn)士以下往上層層見賢思齊,覓光前行,規(guī)范行動。正是有了這樣一支擁有強烈看齊意識的紅軍,與黨中央在思想上統一、在政治上同心、在行動上同步,整齊劃一,萬眾一心,戰(zhàn)勝了一切窮兇極惡的敵人,戰(zhàn)勝了一切艱難險阻,最終走向勝利。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果,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我國的政治文明建設,社會文明建設都在努力推進。同樣,中國共產黨也面臨著更多的執(zhí)政考驗。[5]長征永遠在路上?;仡櫦t軍長征苦難輝煌的歷史,再看我們黨現階段肩負的艱巨任務,全體共產黨員只有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經常主動地向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看齊,我們就能更好地抓住機遇,戰(zhàn)勝挑戰(zhàn),就能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能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和研究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和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的綜合情況報告》[N].人民日報,2016-01-30.
[2]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N].人民日報,2016-10-28.
[3]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0-22.
[5]白鈺.新時期對群眾路線的認識[J].昌吉學院學報,2016,(4):86-89.
D23
A
1671-6469(2017)-04-0057-03
2017-04-0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整體性視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化研究”(14BKS109);安徽省振興計劃項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名師工作室”(Szzgjh1-1-2016-16)。
金文斌(1971-),男,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共黨史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