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炳義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為了生活而進行教育。[1]”語文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是中小學基礎課程之一。小學語文教學除了向孩子們教授基本的語文知識外,還致力于培養(yǎng)他們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與實踐能力。因此,這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采用生活化教學理念,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主性。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主要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滿堂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因此,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熱情,甚至產(chǎn)生厭煩心理。而將語文教學生活化,將教學與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jié)合,能讓他們獲得更豐富的學習體驗,也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二是能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有助于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能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與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是語文教學回歸真實的有效途徑。語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將課堂作為教學依托,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教學中,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由黑板、墻壁、桌椅組成,缺少溫馨的氛圍,也缺乏利于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環(huán)境。因此,語文教師應盡量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讓語文教學更舒適、溫馨,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交流。比如,在教學《荷花》、《燕子》等課文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將教室裝扮得更富有生活氣息,或者展示相關實物,或者直接帶著學生走出教室,觀看荷花,尋找燕子。這既能讓孩子們放松身心,也能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學習。此外,教材中部分課文內(nèi)容,由于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學生對這些內(nèi)容很陌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因此,這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圍繞教材內(nèi)容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有趣的情境,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生活化的情境能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也能將語文教學與生活有機結(jié)合起來,再現(xiàn)生活場景,讓小學生獲得更豐富的語文學習體驗[2]。同時,還能讓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知生活,更加熱愛生活。因此,語文教師要努力把情境教學與生活化教學融合起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以其獨特的聲光電的優(yōu)勢,能用聲音、圖片、文字、視頻將復雜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給學生全新的感官刺激。我們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為學生還原真實的生活場景。這樣能給學生一種新的學習上的享受,也能降低教學難度。
比如,在教學《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設計“人”字形線路的原因,筆者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了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在火車轟鳴聲中一列有著兩個火車頭的列車向東北方向前進,可見一個車頭在推,一個車頭在拉。在經(jīng)過青龍橋的時候需要經(jīng)過“人”字形岔道口,此時,先前推的火車變?yōu)槔?,而拉的火車變成推。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們就能明白為何要設計“人”字形線路,是為了解決列車爬坡的問題。這直接解決了教學難點,也能讓學生對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產(chǎn)生敬佩之情。
所謂“實踐出真知”,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要注重教學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獲得成長[3]。比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時,引導學生對我們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注。同時,在課后也能讓他們通過實踐來進一步感知課本上的內(nèi)容。教師可安排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取一類自然資源進行調(diào)查,搜集資料了解人類對資源的無盡索取,對環(huán)境造成的嚴重破壞,從而讓學生明白保護地球的意義。此外,在生活化教學逐步深入的同時,教師可篩選一些與生活貼近的題目作為寫作題目,讓學生寫作。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增強環(huán)保意識。比如,讓孩子種下一顆自己喜歡的植物種子,每天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并做好記錄,寫一篇體會在課堂上匯報,讓其體會到生命的意義。開展上述生活化的教學實踐,能讓小學生在課后實踐中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自己的語文應用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使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樹立起生活化教學的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將語文教學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結(jié)合起來。這有助于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1]于紅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初探[J].讀寫算,2014,37(20):419-419.
[2]措姬.淺談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大觀周刊,2013,25(6):152-152.
[3]謝穎瑩.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9(2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