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友
(海城市中醫(yī)院鐵西新院,遼寧 鞍山 114200)
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價值
王海友
(海城市中醫(yī)院鐵西新院,遼寧 鞍山 114200)
目的研究探討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全身血管疾病患者171例,全部患者均通過64排螺旋CT行血管造影檢測,并結合高級血管分析系統(tǒng)(AVA)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積再現重組等技術構建CT圖像。結果本次研究中171例全身血管疾病患者均通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檢測,表明血管成像良好,圖像清晰明辨,檢測成功率達到100%;其中37例顱內血管,50例頸部血管,73例胸腹部血管,11例腎動脈。結論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的檢測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該技術安全可靠且無創(chuàng)傷,通過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精細構建解剖生理圖,可作為血管病變介入術前的最佳篩查手段,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64排螺旋CT;血管疾?。辉\斷價值
近幾年我國多層螺旋CT技術不斷發(fā)展更新,其技術在血管成像診斷的應用越發(fā)深入。多層螺旋CT檢測具有無創(chuàng)性、操作簡便等特點[1],加之通過特有的造影技術分析血管腔內與腔外等細致病變狀況等優(yōu)勢而受到廣大臨床醫(yī)師認可。尤其在檢測全身性血管病變時其診斷準確率甚至超過了DSA。對此本文回顧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全身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資料,均采用64排螺旋CT檢測,其診斷效果令人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全身血管疾病患者171例,男性97例,女性74例,年齡37~69歲,平均年齡(51.7±5.5)歲,全部患者均通過臨床癥狀表現、B超檢查及DSA檢測、CTA三維重建確診,均符合全身血管疾病診斷標準。其中37例顱內血管,50例頸部血管,73例胸腹部血管,11例腎動脈。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取仰臥位,采用CT是西門子64排126層螺旋CT機,行胸、腹、頭頸等位置掃描,管電壓120 kV,管電流250~350 mA,層厚0.6~0.8 mm,球管轉速為每圈0.35 s。根據實際狀況采取手動調節(jié)掃描或自動觸發(fā)掃描,使用非粒子型對比劑碘佛醇作為對比劑,碘濃度為320 mg/mL,依據檢測位置差異而應用不同劑量對比劑(30~90 mL范圍),對比劑流速控制在4~5 mL/s適宜。注意在CT掃描儀對比劑注射同時操作,避免靜脈偽影現象。當完成CT掃描之后收集圖像結合高級血管分析軟件(AVA)分析,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積再現重組等技術構建CT圖像。最后通過本院2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影像科醫(yī)師共同分析診斷結果。見圖1~圖4。
本次研究中171例全身血管疾病患者均通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檢測,表明血管成像良好,圖像清晰明辨,檢測成功率達到100%。37例顱內血管病變者中2例存在基底動脈異常扭曲延展,7例動脈瘤,22例大腦中動脈狹窄閉塞,主動脈壁內血腫2例,主動脈硬化閉塞征1例,顱內動靜脈畸形3例;50例頸部血管病變者中43例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并狹窄,3例左頸總動脈起始段狹窄,4例左頸內動脈狹窄;73例胸腹部血管病變者中1例胸主動脈真性動脈瘤,2例夾層動脈瘤,2例肺動脈栓塞,68例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11例腎動脈血管病變者中8例腎動脈狹窄,2例腎動脈起始段小動脈瘤,1例左腎動脈纖細并左腎臟萎縮。
圖1
圖2
圖3
圖4
近幾年國內螺旋CT技術不斷發(fā)展進步,并以此為基礎延伸拓展出以多層螺旋CT掃描成像為基礎,通過血管內注射對比劑后掃描,完成待檢血管成像診斷的一項技術,統(tǒng)稱之為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CTA)。這其中又屬64排螺旋CT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2]。同時也是當前臨床中最為主要的無創(chuàng)血管檢測手段,為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了重要意義。
相較于傳統(tǒng)MSCT檢測而言,64排螺旋CT技術優(yōu)勢中最為明顯的方面在于:①側重優(yōu)化改進了高空間分辨力,使分辨細節(jié)達到亞毫米級,以此拓展了縱軸覆蓋范圍,當同時進行64層亞毫米圖像采集之后,顯著增加了掃描范圍;②提高了時間分辨力,縮短了螺旋旋轉周期,最快達到0.35 s,促進掃描完成效率提升,為更廣泛的臨床應用提供了雄厚的時間分辨率基礎[3]。另外在采用64排層螺旋CT掃描過程中,由于時間效率的提升,相應的對比劑量也得到顯著降低,與傳統(tǒng)MSCT相比有了重大改革,促進了注射效率提升,高濃度的對比劑的應用成為現實,降低了患者對造影檢測劑的不良反應。在本組研究中全身血液疾病患者對比劑的用量均為超過80 mL,并且患者掃描成像效果明顯,尤其對于微小血管的顯示非常清晰,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準確參考資料。
綜上所述,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的檢測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該技術安全可靠且無創(chuàng)傷,通過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精細構建解剖生理圖,達到優(yōu)質診斷血管壁及血管以外的病變狀況,可作為血管病變介入術前的最佳篩查手段,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錫明,武樂斌,邵廣瑞,等.多層螺旋CT成像技術在全身血管造影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2,18(4):333-334.
[2] 柳澄.充分發(fā)揮64層螺旋CT的優(yōu)勢[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 21(8):1145-1147.
[3] 高躍雪,于明川,張濱,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全身血管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7,18(1):40-43.
R445;R54
B
1671-8194(2017)05-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