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恩
丘北縣第二中學校 云南文山 663200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實驗材料、實驗裝置、實驗原理、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結論都要遵循科學客觀性的特點。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為了避免實驗誤差,要求認真仔細地按實驗實施前制定的計劃進行,根據實驗步驟具體、明確地進行實驗,特別是針對實驗的觀察以及實驗結果的記錄方面,要做到實事求是的科學性原則。
生物實驗教學中可以增加實物直觀,例如在七年級下冊(濟南版)觀察小魚尾鰭的實驗中,帶領學生實驗室操作實驗,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動脈、靜脈以及毛細血管中血液流動情況;春天萬物復蘇之際,帶領學生現場教學,辨認校園植物。對于實物不好取材的實驗可以用模型代替;在學習心臟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拿出心臟模型講解。通過直觀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打破傳統“填鴨式”教學。通過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更有效地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自己或小組設計實驗流程,準備實驗材料、實驗用品、操作實驗、得出結論并表達交流,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就要求教師做好主導工作的同時,保證實驗用具和材料等齊全,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
生物學實驗不單單局限于學校生物實驗室,校園生物角、生物園、植物園、動物園、生態(tài)園、自然博物館等都可以成為生物實驗研究的實驗室。在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生物資源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熱愛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第一,評價主體以教師為主,無法多維度、全方位地評價學習效果。在傳統的課程評價過程中,由于缺少行業(yè)專家特別是最終企業(yè)使用者的參與,結果顯然就會使得課程教學與崗位需求相脫離,學生在校學的內容無法滿足企業(yè)發(fā)展需求。因此,在課程評價過程中引入行業(yè)專家和企業(yè)一線人員,建立多維度、全方位的課程評價體系有利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更具有針對性。第二,評價標準過于簡單,難以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對課程的傳統評價僅僅局限于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考察和評價,評價標準也相應地表現為對知識的識記、描述、理解和簡單的分析應用,這是與學校培養(yǎng)目標不相符的。在評價內指標中過多地強調了評價學科成績,而忽視了對興趣愛好、團隊合作、情感體驗、文化意識等軟指標的評價,評價標準過于簡單。目前,不少學校雖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做出了一些改善,但在評價內容設計方面還是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考試題目遠離實際應用,缺乏可操作性;考核技能僅僅偏于某幾個方面,無法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缺少需要學生團隊合作共同解決的問題等等。第三,評價結果缺乏反饋機制,評價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目前在學習課程中存在什么問題,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學習,哪些方面的職業(yè)能力還需要加強,為了學習新的知識還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準備等等都無從而知。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也只是單純地以成績的高低感知自己掌握這門課程的程度,學生家長由于種種原因也很少從專業(yè)角度幫助學生進行剖析,因此,這種評價結果的實效性和潛在價值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本文對“探究發(fā)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這一實驗進行評價表的設計,由于該實驗為探究實驗,所以在評價內容的設計上首先參照《2011版初中生物課標》附錄一教學與評價實例中“種子萌芽環(huán)境條件”探究活動的評價,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10個題目,按照科學探究的過程依次展開;其次,評價表的題型設計倡導多樣性。在評價實驗三維目標中的能力目標時,注重評價內容應包括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評價。在評價方式上則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在評價主體上運用以自我評價為主、結合教師評價的評價方式;重視結果評價的同時更注重過程評價;除了給予學生量化的分值評價外,還兼顧使用評語式的評價方式。問卷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檢測新的評價體系是否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是否能幫助教師達成實驗教學目標;所以,該問卷以本文設計的評價表為基礎,圍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三維目標共設計了10個題目。問卷設計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調查學生的基本信息,題型為填空題,要求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填寫;第二部分調查學生對本實驗的掌握情況,以期檢驗新的評價體系的實施是否有利于教師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馮秋菊,歐陽玉祝,肖竹平,等.吉首大學有機化學實驗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 [J].山東化工,2014,43(12):172-174+179.
[2]孟慶祥,黃世玉,李丹.多元智能條件下實驗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4(4):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