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貞
不同情況下使用止痛藥有何講究
黎淑貞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疼痛時,很多人常不經指導自行服用止痛藥物。合理使用止痛藥可起到減輕疼痛的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特別是濫用,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止痛藥,是有“講究”的。
對于病因明確的疼痛,如常規(guī)牙痛、痛經、運動損傷等疼痛,可隨時服用止痛藥。一般這些情況下,越早服用止痛藥越好,因為藥物有一定的起效時間,疼痛消失后,后續(xù)可根據(jù)具體疼痛情況,選擇繼續(xù)或停止服用止痛藥物。
這些常規(guī)的痛一般首選的是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撲熱息痛、保泰松等。由于這些非甾體抗炎藥有一定的胃腸道刺激作用,因此服用這類藥物一般不宜空腹。對于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等神經病理性疼痛,則應規(guī)律地按時按量地服用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藥物,如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
但是對于不明原因的急性劇烈疼痛,特別是腹部、胸部、頭部的疼痛,就不能隨便服用止痛藥物,因為這些部位的疼痛通常是內臟病變、腦壓增高的信號,建議此類患者要及時就診。如胃潰瘍引起的疼痛,吃布洛芬可能加重損傷;急性腹痛立即吃止痛藥,還有可能掩蓋病情,影響醫(yī)生的判斷。
除了“感到痛了再吃藥”,還有一部分人是需要“痛出現(xiàn)前就吃藥”的,這部分就是對抗癌性疼痛的患者。對于癌性疼痛,為得到穩(wěn)定的止痛效果,需要使藥物維持穩(wěn)定有效的血藥濃度,因此對于癌痛患者,應該遵醫(yī)囑按時按量規(guī)律服藥,而不是等到疼痛的時候才開始服藥。
在治療癌痛時,除了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和精神類輔助治療藥物外,最常用的就是阿片類藥物,如曲馬朵、嗎啡、羥考酮、芬太尼等。但是有的規(guī)律服藥的癌癥患者還是出現(xiàn)爆發(fā)痛,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即時給予即釋止痛藥物,如即釋嗎啡。
作為緩解疼痛的有效武器,患者要科學把握好止痛的使用時機,才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