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吳冠斌通訊員 王進仕
從青龍縣城出發(fā),沿著曲折盤旋的山體公路,繞過數(shù)個彎口,經(jīng)過約30分鐘的車程,便到了青龍縣肖營子初級中學(以下簡稱肖營子初中)。肖營子初中是一所典型的農(nóng)村學校,地處肖營子村,海拔900多米。這所學校的發(fā)展一度陷入困境:不少教師把學校當成了“中轉(zhuǎn)站”,呆不了多久就走;學生缺乏組織紀律觀念,離校也不向老師打招呼。然而,就是這樣一所偏僻的農(nóng)村學校,從名不見經(jīng)傳發(fā)展為青龍縣“農(nóng)村品牌學校”,吸引眾多教育同仁前來取經(jīng)。如今,肖營子初中的師生們都說:“這里就是我們溫暖的家?!?/p>
從“中轉(zhuǎn)站”到“溫暖的家”,這般變化無疑是一次巨大突破?!靶I子現(xiàn)象”成了熱點,令同行嘖嘖稱贊,人們都在探究她成功的“秘訣”。
“其實也沒啥秘訣”,肖營子初中的校長鄭新權(quán)笑著說,“我們只是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突破口,設法讓校園充滿文化氣息。一旦師生有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工作自然就得心應手了?!?/p>
“校園環(huán)境園林化,校園布局知識化,進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這是我們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毙iL鄭新權(quán)如是說。
“全環(huán)境育人”——這是肖營子初中追求的教育理念。
整體規(guī)劃,精心組織;分步實施,逐漸完善。在全校師生的通力合作、精誠付出中,鄭新權(quán)校長精心繪制的校園美化、綠化藍圖,變成了現(xiàn)實。如今,學校的教學區(qū)、體育運動區(qū)和生活區(qū)相對獨立,布局合理,錯落有致。櫥窗里,及時更新學校大型活動、班級文化建設剪影,介紹“學生之星”“勵志之星”“運動之星”“星級宿舍”的主要事跡;草坪上,擺放著形態(tài)各異的景觀石,上面刻著“勤學靜思”“敏言力行”“陽光健康”等文字,精美的提示牌上印有“垃圾不落地,校園更美麗”“走廊上盡顯你的文雅,操場上展示你的英姿”等提示語;圖書館、實驗室內(nèi)也都張貼了名人名言和安全疏散示意圖……
肖營子初中在食堂外面的墻體上,設立了“國學經(jīng)典宣傳欄”,集中展示耳熟能詳?shù)某烧Z故事和古詩詞插畫。據(jù)介紹,這些字畫都是老師們一筆一畫繪制而成。宣傳欄內(nèi)容豐富且具有教育意義,例如“顏回食污”“張良拾履”教育學生要尊師重友,“王羲之練字”“祖瑩藏火”鼓勵學生謙遜好學,“蘇武牧羊”告訴學生要愛國,“游子吟”告訴學生要懂得感恩。鄭校長說:“這些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通過壁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更生動形象地告訴學生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p>
樓道墻壁掛畫也是肖營子初中重點打造的“校園文化名片”。該校美術(shù)教師劉艷紅告訴記者,許多學生都有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的興趣和天賦,為此,學校成立了相關(guān)興趣小組。如何才能把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呢?老師們一致決議讓作品出現(xiàn)在同學們天天都經(jīng)過的樓道里。以節(jié)能減排、科技發(fā)明、廢物利用為主題的作品,在肯定學生才能的同時,也激發(fā)著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不簡單,不簡單……”今年6月份,青龍縣校園文化建設現(xiàn)場會在肖營子初中召開,前來參會的許多校長大發(fā)感慨,一連幾個“不簡單”。
在肖營子初中的課堂上,記者沒有見到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也沒有見到學生眉頭緊鎖、無從下筆。在這里,七八個學生為一組,他們手拿課本,站起來聚在一起,個個都能侃侃而談,闡述自己的觀點,臉上充滿了陽光。“我來說”“我補充”“我質(zhì)疑”“我糾正”……每個小組都踴躍參與到課堂當中,學生們不再是聽眾,而是成了課堂的主體。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第一要務;高效,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追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把‘課堂’變成‘講堂’,既是近年來學校管理者重點關(guān)注的問題,也是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鄭新權(quán)告訴記者。
正是在這樣的初衷下,鄭新權(quán)校長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于漪老師的“互動課堂教學”,強化“學生為本、以學定教”“少講精練、注重實效”的教學理念,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數(shù)學組歷經(jīng)多年探索后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學校在對其考證、梳理、總結(jié)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
在“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中,“1”指的是課堂教學要抓住問題這條主線,通過解決一個個問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標;“3”指課堂教學分自主學習、互動對話、鞏固延伸三個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都要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5”指的整節(jié)課的教學在三階段下又分為情境導入、揭示主題,自主探究、個體建構(gòu),小組討論、合作提升,互動展示、評研深化,反饋達標、拓展延伸,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據(jù)介紹,“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首先要求教師在備課上下足功夫,既要鉆研課程標準、教科書和有關(guān)參考資料,還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基礎、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針對學生自主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該校王淑娟老師這樣描述:“這種課堂教學不僅解放了教師,留給學生充足的探討互動時間,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以文言文學習為例,學生在課前先解決文言讀音和弄清陌生字詞義,課上小組合作解決自主學習中的疑問、完成重點詞句的翻譯以及理清文章脈絡層次,當小組合作后仍存在問題時,教師再去教。這就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目標去學習,而且學習效果特別好?!?/p>
肖營子初中1000多名學生中近20%的孩子屬于留守兒童,這部分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倘若管理不當,很容易成為“脫韁的野馬”。怎么辦?讓學生寄宿在學校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但學生和家長剛開始可并不情愿。為什么?條件太差了!學生這般吐槽:冬天冷,沒熱水洗腳;夏天熱,有蚊蟲叮咬。
“必須設法讓學生愿意住在學校?!苯陙恚谏霞夵h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guān)懷和支持下,肖營子初中新建了一棟學生宿舍樓,每間宿舍有8個床位,衛(wèi)生間、暖氣等設備齊全;另外,學校還在宿舍樓道、走廊安裝了監(jiān)控系統(tǒng),為學生安全又增設了一道防線。如今的肖營子初中,用學生的話說:“住在寢室比在家里還要舒適。”
想要住得舒適,僅有好的硬件還不夠。在很多學校,男生的寢室往往是臟亂差地方,教師們只能“望而卻步”。而當記者一行走進肖營子初中的男生寢室時,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寢室內(nèi)沒有任何異味,墻壁上張貼著寢室管理制度、寢室文化和安全小常識,被子折疊成塊、毛巾晾掛成線、鞋子擺放成線。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學生們喜歡住在這里了。
記者注意到,每扇宿舍門后面都張貼著《肖營子初中星級宿舍評比細則》,各類物品擺放的位置、方向,以及順序均有評分標準。
“值班教師每天根據(jù)這些細則對照檢查,量化打分。對每期評出的‘星級宿舍’,學校將通過廣播、櫥窗、校內(nèi)報紙等形式進行宣傳表彰,表彰范圍不僅涉及宿舍,還要涉及班級及宿舍長。”副校長肖文超補充道。
“此外,學校還制定了《寄宿生管理暫行規(guī)定》《值班教師工作責任制》《飲食衛(wèi)生管理制度》等相關(guān)制度。起初老師們認為這些制度可有可無,可執(zhí)行一段時間后,住校生管理工作變得有條不紊,我們反而輕松了?!焙位堇蠋煾杏|很多。
八年級四班的小張剛進初一時,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中間一直沒回來過,直到去年寒假前,母親才特意來看兒子。當她看到干凈的床鋪和整齊的鞋子時,連聲說:“我兒子真的長大了?!币佬垊偟叫I子初中時不僅衣服不會洗,被子不會疊,就連床鋪也不會收拾。何老師從疊被子開始,天天到宿舍手把手地教小張,直到他對老師說:“何老師,我都會了,謝謝您?!焙芏嗪⒆拥纳钭岳砟芰褪沁@樣培養(yǎng)起來的。
如今,肖營子初中的教育質(zhì)量早已走出低谷,課堂教學、“體育、藝術(shù)2+1”項目在青龍縣同類學校中位居前列。對此,鄭新權(quán)并不滿足,因為肖營子初中的未來遠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