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絕非“精準填表”
《江蘇農村經濟》微信訂閱號每個工作日向您推送最新且有價值的三農圖文消息、視頻、評論文章,敬請掃雜志封面二維碼或添加微信號jsncjj1984進行關注。
年終歲末,不少脫貧攻堅地區(qū)都在盤點一年工作成效,為貧困戶脫貧做最后驗收。但卻有正在駐村扶貧的朋友抱怨,說最辛苦的是加班加點填表,一個村上百戶脫貧戶的表格,加起來數百張、上千個填寫項。不僅要填的表格數量多,每家每戶還都有好幾張,時常忙到深夜也填不完,而且,每張表格填多個不同項目,向農民費盡口舌都解釋不清,這樣下去,年末的精準扶貧驗收大有向“精準填表”演變之勢。
精準扶貧,好就好在“精準”二字。精準了解情況、精準提出對策、精準推動工作,使得貧困地區(qū)找準了工作著力點,采取了很多頗具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貧困地區(qū)的干部群眾打心眼里稱贊“精準”好。在實踐中,表格化地認識貧困戶的情況,弄清楚每家每戶的狀態(tài),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扶貧推進的前期摸底階段,很多基層干部都用這種方式來了解情況。但是,要真正推動脫貧,僅有表格項目“精準”顯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黨員干部要把貧困戶的情況精準地記在心上,把具體的政策措施精準地運用好、落實好。精準扶貧,從一開始就不是“精準填表”。
貧困地區(qū)和貧困戶的情況千差萬別,精準脫貧必須在了解清楚每一個貧困戶的基礎上精準發(fā)力。因此,靠一劑藥方治多家貧困戶的病癥是不現實的。真正有效的扶貧舉措,都是針對貧困戶實際采取的靈活多樣的措施。精準脫貧政策給貧困地區(qū)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既表現為收入的提高,也表現為貧困地區(qū)基礎設施的改善,更體現在人們精神面貌的改觀。檢驗脫貧成效,回顧一年工作,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要用幾張表格整齊劃一地表現出來確實有些困難。
說到底,相關統(tǒng)計數據能直觀地說明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但回顧扶貧成效絕不能局限于數據。如果僅僅盯著表格上的數據,就難免出現簡單化傾向。從操作層面看,扶貧統(tǒng)計表格最好少而精,且要符合農村實際。填表統(tǒng)計的目的是為了看得失、找差距,更有針對性地提出來年的工作計劃和政策措施。如果靠下發(fā)各種表格來總結工作,讓基層干部加班加點忙于填表應付,他們就難以有更多精力來認真回顧這一年的脫貧實踐,難以精準地看到不足,也就達不到總結工作的目的了。
因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在農村,很多表格需要農民親自填報,所以,表格項目還是要盡可能通俗一些,至少應該讓農民看得懂,讓他們知道填什么。一位駐村干部說,現在有些表格中的填報項目,單是收入就分出“工資收入”“勞務收入”“財產收入”等不同項目,大都是經濟學名詞,工作人員都得費很大勁才能弄懂,怎么再向農民輕松說明白?那些“高大上”的表格是難以真實衡量脫貧攻堅成效的,因此,精準脫貧不能被簡單化為“精準填表”。
[文章來源為《經濟日報》,2016年12月26日微信發(fā)送。]
微友說
@農經人:什么是第一書記?就是讓一個個無聲行動勝過千言萬語!扶貧,第一書記很重要!
@kaku君:前陣子的非法雇傭“童工”事件。道德譴責與法律處罰遠遠不夠,要解決孩子回家后誰給飯吃、給學上的問題。精準扶貧是根本!《人民日報》也有評論:精準扶貧是一條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出路。通過系統(tǒng)性協(xié)同,實施基礎性救濟、制度性保障、結構性安排,才是對這個群體的有力救助。
@辛平:精準扶貧絕非精準填表,但精準扶貧需要精準考核!要改變對扶貧開發(fā)工作唯GDP論,轉為考核扶貧工作成效,把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提高貧困人口收入、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及完成扶貧開發(fā)重點工作成效作為主要考核指標。考核下派到村的第一書記的業(yè)績,不要只看其下農村多少天,而要看為農民辦了多少實事,包括對提高農民收入產生了多少幫助。要完善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機制,要筑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加強扶貧資金的嚴格審計,杜絕扶貧資金“跑冒滴漏”。
@亮仔:江蘇的精準扶貧做得不錯,身在蘇北貧困村,深有體會,生活在一天天變好。我為江蘇的“五方掛鉤”幫扶機制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