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附屬包河欣星分園 吳秀梅
美術欣賞活動中如何發(fā)展幼兒的審美能力
◆合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附屬包河欣星分園 吳秀梅
美術欣賞活動可以提高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幼兒園美術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其中美術欣賞是美術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幼兒的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審美活動,對美的認識和理解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方法,對美的欣賞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幼兒提高審美能力,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所以,通過在幼兒園、家庭、社區(qū)中的美術欣賞來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素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美術欣賞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喜歡色彩鮮艷、形象鮮明的作品,因此所選擇的欣賞作品要符合幼兒的欣賞特點,容易被幼兒接受。例如小班美術欣賞活動“玩球的人”,這一作品是法國著名畫家盧梭的作品,畫面色調明快、主題鮮明、內容簡單,適合小班幼兒欣賞?;顒拥牡谝徊糠郑撼醪礁惺墚嬅?,教師請幼兒欣賞畫,“仔細看,在畫上都看到了什么?”幼兒的回答各不相同,“我看到球了”“我看到人了”“有好多樹啊”“樹葉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紅的”,而在這里老師并不直接提出“畫上的遠處或近處有什么”,而是以“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的問題引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認真討論,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視點對畫面進行觀察?;顒拥牡诙糠?,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畫面:“你感覺畫中的事情發(fā)生在白天還是晚上?”幼兒:“白天?!睅煟骸澳闶窃趺纯闯鰜淼??”幼兒:“我看到白云了?!薄坝腥嗽谔??!薄八氖质锹N起來的,腳是這樣的。”幼兒邊說邊模仿。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幼兒感知畫面的色彩美與形象美。同時可以讓幼兒從小接觸經典,這樣幼兒發(fā)展的起點高了,眼界開闊了,對美的知覺和選擇也更敏感了,同時也有益于發(fā)展幼兒的情感和語言。
(二)美術欣賞內容具有興趣性,貼近幼兒生活
美術欣賞內容要考慮幼兒的興趣與理解能力,選擇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和幼兒感興趣的美術欣賞內容。
生活即教育,藝術欣賞必須回歸幼兒的生活,幼兒喜歡熟悉的物體和簡潔的作品風格。作品的內容是否客觀,作品的色彩是否豐富、鮮艷,是幼兒判斷作品的重要標準。在中班的美術欣賞活動“奇妙的冷暖色”中,以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太陽為切入點,“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太陽照在我們身上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可以用紅、橙、黃等顏色來表現(xiàn)太陽;而在冷色調中由冬天為切入點,“畫面上的是什么季節(jié)”“畫上有什么顏色”“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可以用白、藍、綠等顏色來表現(xiàn)冬天,看了以后讓人覺得比較冷。試圖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感受、理解冷暖色,從而充分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將美術欣賞作品延伸到游戲區(qū)里,給幼兒充分創(chuàng)造欣賞的空間,幼兒可以自由欣賞,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游戲區(qū),我們布置的還有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欣賞。比如:泥塑的欣賞——以陜西鳳翔的虎頭掛片、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天津泥人張最有名;剪紙——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有窗花、墻花、頂柵花、喜花、燈花等;民間玩具——孩子們平時玩的陀螺、泥哨、布老虎等。
其中在剪紙游戲中,幼兒欣賞作品《年年有余》《龍鳳呈祥》的作品,“這幅作品上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這兩幅作品可以貼到哪里”,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思考、討論,給幼兒充分創(chuàng)造欣賞的空間,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游戲中,可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審美創(chuàng)作能力。審美創(chuàng)作能力是美術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幼兒的眼、手和腦,讓幼兒能夠自由地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并運用美術材料,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審美意象的改造和加工。大班幼兒在欣賞泥塑作品《泥娃娃》后,開始動手創(chuàng)作,捏出的娃娃身體分別有: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各不相同?!袄蠋?,我的娃娃吃胖了”“我的娃娃最近瘦了,變漂亮了”,幼兒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幼兒純真的心使得作品充滿了魅力。因此,幼兒教師要將美術活動還給幼兒,充分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和審美創(chuàng)作能力。
多數家長,都比較喜歡一些能反映孩子能力水平的活動,忽視了美術欣賞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在幼兒園中充分開展美術欣賞活動,首先要引導家長改變原先錯誤的觀念,讓他們明白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孩子的重要性。家庭中的美術欣賞活動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輔助部分,也是家園合作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在家長開放日美術欣賞“向日葵”活動的開展中,活動的第一部分,首先出示家長帶幼兒參觀向日葵的照片,并與凡高的《向日葵》作品相比較自己喜歡哪一幅?為什么?活動的第二部分,完整欣賞“十四朵向日葵”“畫面中什么顏色最多?”“你最喜歡畫面中的哪種顏色?”通過多種提問分別引導幼兒對向日葵的色彩、線條、構圖進行欣賞?;顒雍蠹议L們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說平時帶孩子出去欣賞花從沒有今天這樣有意義,以后會多帶孩子學習欣賞。
家庭中的美術欣賞可以結合幼兒園當前的美術教育活動進行一些延伸與擴展,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中所發(fā)生的、適合進行美術欣賞的活動。當幼兒感興趣時,家長應及時地啟發(fā)幼兒進行美術欣賞活動。幼兒在家中所欣賞的美術作品可以帶到幼兒園展出,供同伴欣賞。在美術欣賞“向日葵”活動結束后,我們分別將孩子欣賞的照片與凡高的作品放在園內進行了展示。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家長園地”刊登一些有關培養(yǎng)孩子審美能力的文章,或在“家長學?!敝v解一些開展欣賞活動的益處,讓家長配合幼兒園開展此方面的活動。每次節(jié)假日后,我喜歡請班內的小朋友將自己去過的地方用照片的形式展出,供大家一起欣賞,照片里的內容有很多,其中的“標志性建筑物”欣賞,讓幼兒認識到各種不同的建筑物,房屋等。
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合作活動,可以帶領幼兒參觀街道社區(qū)的畫展,建筑展覽以及一些工藝品的展覽等。使幼兒有更多欣賞的機會,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樂于進行欣賞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從而激起幼兒審美欣賞的興趣。
審美既有經驗性,又有超經驗性;審美的人生既是現(xiàn)實的人生,又是藝術的人生。因此,兒童的審美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性教育,更是一種目的性教育,即要使幼兒在審美活動中逐漸完善健全的人格,使他們在肉體與精神、感覺與意味的協(xié)調平衡中健康成長。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觀察美的存在價值,從而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1]孔起英.幼兒園藝術、健康和社會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