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薇
(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 呼和浩特 010010)
聞立鵬,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家。1931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縣。聞立鵬的父親是中國民主同盟的早期領導人聞一多先生。作為詩人之子,受家庭熏陶,聞立鵬從小便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1951年聞立鵬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干部訓練班,1958年從該院油畫系畢業(yè),后入油畫研究班,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油畫作品《紅燭頌》獲第五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三等獎、《大火》獲北京美術作品展覽二等獎,壁畫《紅燭序曲》獲首屆全國壁畫展大獎、中國聞一多研究學會榮譽獎。主要著作有《藝術求索錄》《追尋至美——聞一多的美術》等。
聞立鵬的畫風精煉而和諧,寧靜而崇高,追求一種英雄主義精神和崇高感、莊嚴感,充滿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聞立鵬的作品對色彩的要求很高,這和聞立鵬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背景有著很大的關系。聞立鵬從小就生活在艱苦的家庭環(huán)境中,由于受到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使得聞立鵬對藝術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聞立鵬的早期作品中充滿了革命氣息。他的大多數(shù)作品中,充斥著浪漫主義色彩,在色彩上具有象征性的特征。在作品《大火》中,作者將色彩的象征性表達得淋漓盡致。對《大火》進行分析,我們能夠看出聞立鵬的描繪并不只是拘泥于大火的自然形態(tài),而是強調色彩的跳躍,使用大面積的紅色將火苗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紅色,是生命的顏色,代表著光和熱,代表著革命英烈的鮮血,是一種充滿力量的顏色。所以在描繪的時候,僅用單純的色調將大火的熊熊燃燒、永恒不滅的生命特征描繪出來。作品中,占據(jù)最多的色彩就是紅色與黃色,聞立鵬生動地描繪了大火的生命力和象征性,這團烈火仿佛在訴說革命之火永遠不會熄滅,也象征著革命事業(yè)就如這團熊熊烈火一般形成燎原之勢。首次接觸聞立鵬的作品感受最深的就是純色對于視覺的沖擊。不論是觀賞作品還是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聞立鵬作品天生就帶有一股來自內心信仰的力量,這種信仰的力量直抵人心,令人心生敬畏。
聞立鵬的作品在色彩呈現(xiàn)方面具有鮮明的對比性,他善于運用大面積的對比色來表現(xiàn)主題。在《大火》《雪色山巖》《紅燭序曲》等眾多代表性作品中運用了大色塊的對比。這種大色塊的運用使作品看起來結實、厚重,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他將大塊的色彩與色彩之間產生出的明顯反差,充分運用色彩的特性展現(xiàn)作品的張力,使作品平添出幾分莊嚴雄偉之感??v觀整體,磅礴而大氣,大塊的純色和對比色使畫面結實飽滿,色彩與色彩之間大膽的搭配,粗獷的線條,好似作品中天生就蘊含著一份骨氣,這就充分展現(xiàn)了聞立鵬油畫作品大色塊對比的超人之處。大色塊的對比能夠展現(xiàn)作品的生命張力,濃重的色彩展現(xiàn)作品的生命力。合理運用對比色能夠襯托出作品的內涵,表現(xiàn)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還能夠在作品中將自己的志向通過色彩的組合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黑和白的反差是色彩當中對比最大的一組顏色。注重運用色彩以及色彩搭配的聞立鵬就是將目光放在作品中色彩的組合上,并且發(fā)現(xiàn)油畫作品中將大面積的黑色和白色組合搭配,會產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肅穆感,對于作品整體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在聞立鵬眾多的油畫作品中,《無字碑》和《秋之白樺》兩幅作品都運用了黑白色彩的對比。在《無字碑》中,黑色和白色的強烈反差莊重而嚴肅,革命烈士的高大形象便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對革命烈士的欽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使用兩種主色使畫面分割出不同的領域,不僅烘托主題,還讓人浮想聯(lián)翩。作品中聞立鵬將如碑的巨石使用了大量的純白色,旁邊還有幾片枯黃的落葉飄過,這種色彩的插入和巨石的間隔作用使人平添幾分凄涼。在《秋之白樺》中,聞立鵬運用了黑色對畫進行裝飾,以白色作為主打色,黑色作為裝飾色,將背景分割成幾大塊幾何圖形,近看是一幅風景畫,遠看則是一幅抽象畫,這種色彩的使用起到了美妙的藝術效果。
紅色,是革命烈士的鮮血,它代表著光和熱,也代表著革命精神的生命力?!秶H歌》作為聞立鵬的油畫處女作,是一幅非常成功表現(xiàn)英雄主義的作品?!秶H歌》的畫面布局呈現(xiàn)出一種崇高感,紀念碑式的畫面結構使英雄人物形象高大偉岸,且人物造型結實有力。人物塑造以黑色為主,背景采用鮮紅色,黑與紅形成強烈的對比。鮮紅的背景色,仿佛是無數(shù)革命先輩流下的鮮血,也是革命的烈火、紅旗的顏色。正是背景的鮮紅色,襯托了革命英烈們?yōu)榱酥袊伯a主義事業(yè)不怕犧牲的精神。雖然畫面上的人物即將犧牲,但是他們身后,紅色的世界即將到來。聞立鵬的另一件代表作《紅燭頌》和《國際歌》一脈相承,畫面更具有象征主義精神。在這幅作品中,主人公是作者的父親聞一多先生,畫面除了人物,全都布滿紅色,那是無數(shù)紅燭連成的燎原之火。聞立鵬就是要用這片紅燭表達聞一多先生如紅燭一般燃燒的精神。他用象征主義手法和浪漫主義的情懷,非常成功地塑造了聞一多的形象。
在聞立鵬的眾多油畫作品中,黃色可以稱為聞立鵬主要顏色之一。后期,他的創(chuàng)作絕大多數(shù)都是以風景為題材的油畫作品。黃色在我們的思維中,大多象征著太陽、大地、秋天、豐收等。擁有極強明度的黃色,是一種有溫度的顏色,可以帶給人理想、憧憬、未來,同時還帶有光明與希望。聞立鵬在作品《秋》中,運用黃色調的搭配,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氛圍和內心感受,將金秋時節(jié)盡收眼底。遠處的麥田與雪山將畫面的縱深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派秋高氣爽的景象。作品《金秋印象》與上幅作品不同,《金秋印象》帶給人更多的并不是溫馨,而是些許凄涼的情緒。遠處白雪皚皚的山峰與黑色的土地,讓這片金色失去了原有的溫度,原本明晃晃的秋葉平添了幾分凄涼的感覺。色彩的象征性,并不只是它自身的屬性,這還與色彩的搭配和場景的搭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在聞立鵬作品中運用較多的還有藍色。藍色作為冷色一般用于描繪天空、大海、湖泊等。說起藍色,我們一般會想到憂傷、平靜或寒冷等等。在聞立鵬的油畫作品中,藍色大都是象征著傷感和憂郁的。例如在《藍色林?!泛汀度粘鰱|方》等作品中,聞立鵬主要運用藍色進行創(chuàng)作和描繪。在《藍色林?!分?,夜晚的樹林使用藍色描繪,這使這片森林隱約透出一種陰森恐怖的未知的神秘感。而那天空的藍色就顯得更加沉郁一些,遠處黑色的山石一點都不覺得突兀,反而帶來了絲絲寒意,深入骨髓。《日出東方》作為聞立鵬的代表作,也是由藍色占據(jù)主要的部分。畫面藍色的山峰向上聳立,綿延不絕的藍色山脊更是加深了這種憂郁,而在山頂卻渲染出幾抹鮮紅朝陽的暖色,果斷卻不突兀。在聞立鵬的油畫作品中,藍色為作品奠定了濃郁的感情色彩,將情感定格在憂郁的范圍之內。晚年時期聞立鵬的作品中更是充斥著這一色彩。通過賞析聞立鵬晚年時期的油畫作品,我們能夠看出晚年的聞立鵬孤獨而又寂寞的精神世界,看出他內心充滿了沉郁之情。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通常都認為綠色代表著草原、田野、蔥郁的森林等一些象征著生命力旺盛的東西。但是,包含了青春、生機和生命,象征平靜、清爽、活力與成長的綠色,有的時候也用來描繪一些凄寒之景。在聞立鵬的作品《雪原》中,他使用了大量的綠色來描繪松樹林,松樹林和遠處的白雪皚皚形成鮮明的對比,烘托出這片大面積的綠色更加生機盎然,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絲絲涼意。在油畫《白樺林的協(xié)奏》中大面積綠色中透著些許藍色,令這片生機勃勃的白樺林透著一絲陰暗,純黑色的背景又令這份陰暗變得陰冷,有了些許孤寂悲傷的情緒。由于綠色具有的兩面性,所以在色彩搭配方面,可以說,綠色是一種神奇的色彩。
色彩是繪畫中最重要的藝術語言之一,是藝術作品與觀賞者情感交融的橋梁。色彩運用是聞立鵬最擅長的藝術手段,他將他全部的生命與心血傾注于色彩藝術,用色彩表達生命的崇高、內心的孤獨和精神的追求,創(chuàng)作出大量杰出的油畫作品。聞立鵬生活坎坷,磨難重重,但是對藝術的追求卻始終不懈。他在坎坷的生活之中用生命創(chuàng)造藝術,用精神錘煉語言。通過解讀聞立鵬的油畫作品,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聞立鵬作品中的色彩,不只是簡單的對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再現(xiàn),而是具有非常明顯的主觀性和象征性。他的色彩具有超越自然屬性的動人力量。縱觀藝術史,畫家們將現(xiàn)實生活通過藝術手段轉化為意向世界,在追求藝術的象征意義和色彩力量的道路上一直不懈努力,聞立鵬就是這條漫長征途上的一位藝術大家。賞析他的油畫,我們不但可以認識那炫彩斑斕的世界,還可以感受到打動人心的情歌力量,那是一種可歌可泣的精神信仰。
[1]博納富.凡·高:磨難中的熱情[M].吳冠中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46-77.
[2]李豐,黃苗苗.談聞立鵬繪畫作品中色彩的運用和表現(xiàn)[J].黑河學刊,2011年,第6期:12-16.
[3]鮑詩度.西方現(xiàn)代派美術[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
[4]約翰·雷華德.象征主義者奧里埃評論聞立鵬[J].馮湘一譯.世界美術,1979年,第3期:26-33.
[5]聞立鵬.追尋至美:一幅歷史畫和它的前前后后[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年:1-12.
[6]俄玉楠.形式的力度與色彩的純度――論表現(xiàn)主義先驅梵·高的藝術特質[J].社科縱橫,2008年,第5期:11-13.
[7](德)愛娃·海勒.色彩的性格[M].吳彤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年: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