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相槐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與源泉。對初中生而言,受到升學壓力的制約,很多學生對地理、生物等非中考學科重視程度不夠,學習興趣不高。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直接影響著教師日常的教學情緒。地理課堂上,往往是教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從而形成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這一普遍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學生地理學科知識的學習,而且對學生全面知識素養(yǎng)的形成,以及今后的發(fā)展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我們亟待改變這一現(xiàn)狀,從而使初中生對地理知識產生興趣,使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得盡興,學生學得用心,才能大幅度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吸引力這一話題談一談自己的認識與看法。
一、修煉個人魅力,影響帶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
常言道:打鐵要靠自身硬。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決定了教師在他們心目中往往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學生通常會對優(yōu)秀的教師產生心理崇拜,從而自然地愿意接受該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為此,要想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吸引力,地理教師首先要努力提升自我,不斷修煉自我,以便形成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學科知識的同時,逐步練就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要有追求卓越的教學理想,每一節(jié)課,都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深入了解學生,努力尋求適合班級學生,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要追求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傊幻麅?yōu)秀的教師就是一筆巨大的教學財富,他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無形的推動與催化作用。因此,地理課堂要想提升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理教師財富值的多與寡。
二、協(xié)調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形成
“親其師,信其道?!绷己玫膸熒P系是教育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與保障,能夠在無形中潤化學生的心靈,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實踐證明,教師不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一定會使學生產生厭惡感,學生也一定不可能對他所任教的學科產生興趣,甚至會產生厭學、抵觸情緒。很鮮活的一個例子,由于學生對地理學科不夠重視,一名剛剛走出校門,從事地理教學的年輕教師對此大為光火,常常對學生動輒嘲諷、呵斥,甚至大發(fā)雷霆。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對地理這個學科喪失了最基本的學習興趣,而且對這名教師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學生越是抵觸教師就越愿意暴怒,教師越是暴怒學生就越是抵觸,搞得教師和學生都是焦頭爛額、苦不堪言。試想,這種師生關系如何能夠促進教育教學工作良好發(fā)展?相反,如果教師能夠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會使自己各個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被學生理解接受,從而形成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喜人局面。
三、加強知識整合,提高地理課堂吸引力
初中地理知識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同時與政史、語文、數(shù)學、理化等多學科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特別是一些歷史事件、優(yōu)秀詩詞句、諺語俗語等都包含著地理學科知識。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能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加強地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理課堂的吸引力。例如,在講述“世界人種分布”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質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xiāng),而美洲又怎么會有黑人的分布呢?這一點教師完全可以結合歷史知識進一步引導學生加以理解——由于歐洲的奴隸販子從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貿易”,才導致了美洲黑人的出現(xiàn),因此,美洲黑人屬于外來人種。再如,對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牽涉初二物理中熱力差異這部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點到這一點,學生就不難理解這種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當然,做好地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也是對地理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
四、豐富課堂活動,提升地理課堂吸引力
傳統(tǒng)課堂通常采用“師問生答”單一式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形式很難提升課堂吸引力。為此,新課程提倡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形式,合理活化課堂教學,豐富教與學的過程。對于初中地理課教學,同樣需要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廣泛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提升課堂教學吸引力。如在學習“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這部分內容時,我把全班學生分為三組,即非洲組、歐洲組、亞洲組,讓學生分別圍繞本洲人種的體態(tài)特征、語言和宗教習慣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對哪個地方是什么人種、說哪種語言就一清二楚了。再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我國的降水”這部分知識時,我采用這樣一個故事引導學生們開展學習:一位外國朋友來我國旅游。七月中旬在北京一下飛機,就遇到了一場大雨,他便趕緊買了一把雨傘。一周后,他來到新疆,被新疆獨特的民俗風情所深深吸引,玩了整整一個月也沒有遇到一滴雨,雨傘自然也沒派到用場。后來,他離開新疆來到廣州,又是一場大雨,可憐的他氣憤地說:“我怎么這么倒霉?”故事講完后,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閱讀我國降水量分布圖,分析我國降水的分布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致一下子就被激發(fā),從而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小華.對初中地理課教學的探究[J].學周刊,2016(19).
[2]李婷.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低效的現(xiàn)狀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