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晶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xué)體育學(xué)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8 min表演將中國深遠的歷史與悠久的文化通過故宮、長城、旗袍、京劇、武術(shù)、中國龍等中國元素[1]讓世界感受古老中國以及中國獨特、濃郁的地域文化。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北京將迎接世界再次走進中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8 min表演將成為北京在冬奧會舞臺上的首次亮相。平昌冬奧會閉幕式8 min表演的時間定在2018年2月[2],中國北京必將突破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8 min表演,更加全面生動表達一個城市、國家、民族的文化積淀與創(chuàng)新[3]??v觀近30年冬奧會閉幕式8 min表演,舉辦國家展示各具特色,總體呈現(xiàn)將體育、文化、地域、民族、冰雪進行多元化、完整化輸出。將第20屆、21屆、22屆三屆冬奧會閉幕式的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進行比較分析,為2018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8 min表演提供思路和借鑒。
在早期奧運會歷史上,奧運會會旗交接儀式在開幕式中進行,由上一屆奧運會舉辦國交接給本屆舉辦國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由于多種歷史、政治原因取消此環(huán)節(jié),隨即國際奧委會決定于1984年洛杉磯奧
運會最后一次完成開幕式會旗交接儀式,之后將奧運會會旗交接儀式改在閉幕式進行,并銜接進行下屆舉辦地形象展示表演[4],即8 min表演。8 min表演以呈現(xiàn)舉辦國的民族文化精髓、地域民俗風(fēng)情及奧林匹克精神等國家形象展示表演,其時長從早期6 min延至8 min左右,通常由下屆舉辦地的宣傳片、歌曲演唱與演奏、舞蹈表演或情景表演、最后展示下屆奧運會的會標或者會徽等視覺文化形象。8 min表演通過國家元素與視覺符號的詮釋向全世界傳遞本國文化特色,同時促進下屆奧運會舉辦國迅速進入承辦角色,為承辦出高水平的奧運盛會助力前行。8 min表演通常以下屆舉辦城市加以命名,具有較為直觀的代表性,都靈、溫哥華、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的8 min表演分別對應(yīng)的下屆承辦城市為溫哥華、索契和平昌,平昌奧會閉幕式上的8 min表演對應(yīng)的下屆承辦城市為北京。研究過程中以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是為北京平昌奧會閉幕式上的8 min表演能更好的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冰雪文化、社會文明、科技進步[5-14],彰顯中國美好的的魅力與美好的形象。
8 min表演對于下屆舉辦國國家形象傳播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能夠?qū)⒋肀緡褡宓赜蛭幕厣脑嘏c符號進行最有效的視覺傳播,從而給全世界留下深刻而明晰的國家形象。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影像資料較為完整(表1),將三個舉辦城市所表達的冬奧會主題與表現(xiàn)形式進行比較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表1 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整體情況Table 1 Vancouver,Sochi,Pyeongchang 8 m in show the overall situation
溫哥華8 min表演采用首尾宣傳片呼應(yīng),開始部分15 s然風(fēng)景場景切換與結(jié)尾30 s虛擬城市風(fēng)光、人文環(huán)境共同展示溫哥華作為舉辦城市的地利優(yōu)勢。當?shù)厮拇笸林〉诎踩松碇褡宸棥⑹殖謧鹘y(tǒng)樂器和祭祀的器具,緩緩步入走進舞臺中央,其中一位長者高舉溫哥華冬奧會紀念幣超過頭頂,行此儀式祝福并邀請全世界的友人2010歡聚溫哥華。隨舞臺追光變暗,激光畫面將場地映射出冰川,青年漁夫如現(xiàn)實生活一般選位置、鉆冰面進行冰川作業(yè)。隨即舞臺背景變身雪塊,以雜耍的形式展示冰雪項目,并有序搭建“伊拉納克”人物造型會徽。在項目展示、會徽搭建、雜耍表演全景活動的同時,加拿大著名女歌星艾薇兒傾情獻唱,場上活動雖會徽搭建完成而停止,激光再次投射在立體會徽腳下的地面之上,整幅構(gòu)圖完美呈現(xiàn),顯現(xiàn)出超強的藝術(shù)性與觀賞性。
索契8 min表演實則超過9 min,宣傳片采用質(zhì)感銀色將冰雪科技力量與純潔唯美少女相結(jié)合,剛?cè)岵?,展現(xiàn)俄羅斯民族的獨特魅力。隨即俄羅斯國際名模、索契冬奧會申辦大使納塔利亞手持魔棒,點擊水晶球開始場內(nèi)演出。俄羅斯著名指揮家通過電視屏幕切換時空指揮遠在千里之外莫斯科紅場的樂團進行演奏,其場面壯觀、震撼?,F(xiàn)場芭蕾舞演員在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同時在共同音樂背景下起舞的還有遠在索契圓形劇院冰面上都靈冬奧會冰舞冠軍獲得者,鏡頭逐漸推進,將索契圓形劇院冰舞場面盡覽在場地中央屏幕上。舞蹈謝幕,歌劇演唱者身著華麗服飾繞場高歌,高亢、空靈的歌聲響徹會場高空。表演接近尾聲,納塔利亞再次出現(xiàn)揮動魔棒指向場地,俄羅斯著名運動員與兒童出現(xiàn)在場地中揮手致意,傳遞對冰雪運動的熱情,索契8 min表演在Sochi.ru文字造型會徽投射場地的一瞬間定格結(jié)束。
平昌8 min表演仍然采用宣傳片開始展示,將冰雪元素、代表性建筑、韓國民族與流行舞蹈、平昌地貌、群眾基礎(chǔ)與冬季項目進行綜合詮釋。之后一位高麗民族長者身著民族服飾緩步入場并伸手朝天祭拜,一部朝鮮箏從天而降,長者席地彈奏《阿里郎》,隨音樂伴奏韓國歌唱家、歌手分別采用美聲、爵士以及流行音樂等曲風(fēng)演唱《阿里郎》,白鶴舞也伴隨演唱貫穿表演之中。在鋼琴變奏版彈奏《阿里郎》時,場地開始出現(xiàn)滾雪球、堆雪人等冬季傳統(tǒng)體育游戲,展現(xiàn)冰雪元素。之后演唱者牽手平昌夢想資助的熱帶地區(qū)參賽運動員,他們將代表祖國從參加2018平昌冬奧會冬季項目的角逐,同時韓國運動員登場與演員在地面投影雪花與冰凌造型會徽的冰面上激情狂歡,最后結(jié)束在“See You in Pyeong Chang”的美好期待中。
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分別以“2010我們在一起”、“通向未來之門”、“平昌等待你”為各自展演主題,溫哥華與平昌圍繞主題表達向世界發(fā)出盛情邀請的熱情與友愛,索契的主題則更側(cè)重于強化大國復(fù)興的魅力展示(表1)。三部8 min表演在開始部分的宣傳片中不約而同展現(xiàn)冰雪地貌,溫哥華、平昌在宣傳片中以冰雪自然風(fēng)光為主,索契則以虛擬技術(shù)手段合成冰川與冰雪環(huán)境,同時,溫哥華與平昌在內(nèi)場表演中以雪塊、雪球具象實物表達冰雪主題,分別通過演員身背雪塊在場地中穿行、雜耍(圖1)、搭建雪塊會徽與舞者遍及整場從四面8方滾雪球(圖2)到堆雪人等場景傳遞冰雪文化與特色。
?溫哥華8 min表演全程未出現(xiàn)本國運動員的亮相,僅以場內(nèi)項目展示來詮釋奧運主題,索契與平昌8min表演到后半部分分別出現(xiàn)本國奧運成績突出的運動員登臺互動,彰顯本國奧運優(yōu)勢項目的同時,也旨在表達重在參與、充滿激情、勇于挑戰(zhàn)的奧運精神。
8 min表演體現(xiàn)各舉辦國的國別特征成為其屬性特征,存在較大差異性。溫哥華8 min表演中,當?shù)?大土著印第安人身著民族服飾、手持傳統(tǒng)樂器和祭祀的器具站在舞臺中央(圖3),飽含濃郁地域特色和風(fēng)土人情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特征,而且雪塊構(gòu)筑的充滿力量的擬人像“伊拉納克”同樣寓意溫哥華獨特的地貌特征與人文勝景[14]。索契8 min表演通過莫斯科紅場樂團演奏的全景展現(xiàn)(圖4)彰顯俄羅斯大國風(fēng)范,同時在共同音樂背景下都靈冬奧會冰舞冠軍獲得者在索契圓形劇院冰面上起舞的畫面,將喚起全世界對索契標志性冬奧會場館及俄羅斯冬奧運動員這些國別個性特征的廣泛認同[15]。平昌8 min表演將作為聯(lián)合國非物質(zhì)遺產(chǎn)的歌曲《阿里郎》貫穿始終,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曲目,此曲分別用朝鮮箏、美聲、爵士樂、鋼琴、流行樂的演奏(圖5),成為彰顯韓國特色的最具代表性的國別特征。
圖1 溫哥華8 min雪塊雜耍Figure 1.Vancouver 8min snow juggling
圖2 平昌8 min滾雪球Figure 2.Pingchang 8min snowball
三部8 min表演分別采用宣傳片這一表現(xiàn)形式作為場地表演的有力補充,其中溫哥華8 min表演采用宣傳片首尾呼應(yīng)播放獨具特色,同時舞蹈表演、情景演出、歌曲演唱與演奏、會徽展示也成為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的共同表現(xiàn)形式。除此之外,三部8 min表演在表現(xiàn)形式上又各具獨到之處,溫哥華8 min表演運用雜耍及舞臺布景進行立體會徽搭建形成獨特的視覺沖擊;索契8 min表演將場內(nèi)指揮家隔空指揮俄羅斯紅場樂團以及索契圓形劇院上演的冰舞表演都成就了別樣的時空轉(zhuǎn)換表現(xiàn)形式;平昌8 min表演則突出運動員參演來傳遞熱情歡呼與分享喜悅的互動式表現(xiàn)形式。
從色彩、圖形具有代表性的視覺符號入手,將三屆冬奧會閉幕式的8 min表演進行場景元素分析(表2),傳遞不同文化理念。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的燈光布景均以白色和藍色為主色調(diào),服裝也多呈現(xiàn)純潔的白色,其中有紅色、綠色、黃色等服飾的穿插,場地布景也多呈現(xiàn)白色、銀色冰雪元素,溫哥華、平昌8 min表演最后巨幅彩色會徽以光鮮的五環(huán)顏色出現(xiàn)在場地中央,視覺效果極為震撼。溫哥華、索契、平昌三座舉辦城市在8 min表演中其場景布局各具特點,分別以方形、圓形及不規(guī)則圖形符號各顯主張,其中索契8 min表演圖形符號極其統(tǒng)一,從水晶球、燈光球、雜耍金屬球、演唱者所站的球體,到圓形場地與立柱幕布合圍的圓柱體場景,以及外景的五環(huán)交響樂團和索契圓形劇場。
圖3 土著印第安人Figure 3.Indigenous Indian
圖4 莫斯科紅場樂團演奏Figure 4.Moscow Red Square Orchestra
圖5 《阿里郎》朝鮮箏彈奏Figure 5.“Arirang”North Korea's zither
表2 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場景布局的元素符號與文化理念體現(xiàn)Tab le 2 Vancouver,Sochi,Pyeongchang 8 m in scene layout of the elem ents of symbols and cultural ideas embodied
通過對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的比較分析,為2018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 min表演的提供有益啟示。
首先,要重視利用文化創(chuàng)意凸顯承辦主題,基于曾在2004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首次上演北京8 min表演的實際情況,本次2018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再次上演北京8 min表演應(yīng)突出追求卓越、共享冬奧的主題,同時向世界展現(xiàn)中國如此變化、融合、進步的國家形象。
其次,注重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匯融合,立足中國文化被世界文化接收、接受角度,從傳遞民族文化向被世界文化融合轉(zhuǎn)變,共創(chuàng)世界文化繁榮。最后,在接納、吸收溫哥華、索契、平昌8 min表演的常規(guī)表現(xiàn)形式的同時,注重場景元素的擴充與延展,加強表演的內(nèi)外空間結(jié)合、探索視覺場景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近而呈現(xiàn)以表達承辦主題為主線的多點、多面、多元、多層的立體展現(xiàn),讓世界相信中國文化力量,共同期待2022北京冬奧會成為全球奧運文化盛宴。
[1]馬中華,朱慶華.兩個8分鐘與國家形象傳播[J].中國廣告,2008(12):25-27.
[2]搜狐體育.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由誰執(zhí)導(dǎo)?還是他?。跡B/OL].(2017-01-06).http://sports. sohu.com/20170106/n478012683.shtm l
[3]闞軍常,張宏宇,董宇,王艾莎.都靈、溫哥華、索契冬奧會文化創(chuàng)意的比較分析[J].首都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5,27(6):546-551.
[4]景晨.探析奧運會閉幕式中“下屆舉辦地形象展示表演”設(shè)[5]計的特點[J].中國校外教育,2015(7):27.
[5]石晶.奧運宣傳片的視覺文化訴求解析:以2022北京冬奧會申奧片為例[J].冰雪運動,2017,39(1):69-73.
[6]石建慧,劉巍.冬大冬會對哈爾濱城市發(fā)展的影響[J].冰雪運動,2008,30(4):61-64.
[7]張志哲.冰雪體育文化傳承與拓展研究[J].冰雪運動,2016,38(3):37-40.
[8]佟崗.強國夢背景下國家冰雪運動文化建設(shè)探索[J].冰雪運動,2015,37(4):64-67.
[9]佟崗.強國夢背景下國家冰雪運動文化建設(shè)探索[J].冰雪運動,2015,37(4):64-67.
[10]李佳寶.論“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理想、現(xiàn)實與實現(xiàn)[J].冰雪運動,2016,38(5):23-27.
[10]連洋,高明.構(gòu)建黑龍江省城市冰雪文化體系的思考[J].冰雪運動,2013,35(3):61-64.
[11]吳永芝.論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文化特征[J].體育文化導(dǎo)刊,2009(2):133-136.
[12]程曉多.奧運會申辦理念的發(fā)展趨勢及啟示[J].冰雪運動,2012,34(1):59-64.
[13]王鳳強,姜淼淼.中國北方冰雪文化藝術(shù)及其發(fā)展[J].冰雪運動,2017,39(2):85-87.
[14]石晶.冬奧會視覺文化的傳播價值研究:以都靈、溫哥華、索契三屆為例[J].冰雪運動,2015,37(3):22-26.
[15]董宇.奧運圣火點燃儀式的文化解析[J].冰雪運動,2013,35(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