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安徽新華學院 公共課教學部,安徽 合肥 230088)
跆拳道禮儀對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張燕
(安徽新華學院 公共課教學部,安徽 合肥 230088)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等方法,基于人文精神視角全面探究跆拳道在高校的開展情況,參考2011-2015年合肥市大學生跆拳道開展情況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大學生跆拳道禮儀培養(yǎng)對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并提出相應的研究對策,以期為教育主管機構(gòu)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跆拳道禮儀;人文素質(zhì);對策研究
大學對于大學生而言其實就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他們要承擔屬于他們自己的責任,在能成功完成學業(yè)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處理人際關(guān)系,學會如何為真正走上社會時打下堅定的基礎.
體育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載體,人們往往認為體育就是為強身健體,恰恰忽略了對品德的教育,而跆拳道恰恰是體育類項目中以禮儀為主的體育,在練習之前教練首先會對學生進行禮儀的引導,通過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百折不屈的精神.所以,本文選用跆拳道精神為主題進行研究.
選取合肥11所高校,并選取在校學生865人,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等方法,對大學跆拳道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過各項調(diào)研提出相應的改革策略.
2.1 2011-2015年合肥市各高校跆拳道開展情況
表2-1
由表2-1可見,在問卷所調(diào)查的11所大學中,有10所大學開設了公共體育課,由2所大學錄取體育特長生,由此可見,在大學體育運動項目中,雖然跆拳道開展時間不長,但是跆拳道運動在整個合肥高校中所開展的公共體育課是比較成熟的,得到了有效的普及和推廣,但是也可從圖表中看出,只有2所大學招生體育特長生,說明跆拳道教學還處在初級階段,它的專業(yè)性還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
2.2 學生學習跆拳道的目的
表2-2
從表2-2中可見,在11所大學抽取的865名學生中通過問卷調(diào)查得出,有58%的學生是因為時尚流行才選擇跆拳道,23%的學生是為了強身健體,10%的學生是因為真的對跆拳道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還存在8%的學生有不同的原因,但從數(shù)據(jù)的總體趨勢來看,跆拳道的項目推廣是成功的,是當下比較熱門的體育運動,但再往深處探究,除去一些跟風習性,跆拳道的專業(yè)性還缺少學習.
2.3 跆拳道課程男女學生比例
表2-3
從表2-3中可見,在11所大學抽取的865名學生中通過問卷調(diào)查得出,男生占總?cè)藬?shù)的52.37%,女生占總?cè)藬?shù)的47.63%,相對于其它運動對于男女生的局限性,跆拳道項目對所有學生都是適合的,同時,隨著社會越來越復雜,校園暴力的增多,女生也開始重視防身,最終打破了女生只能學習舞蹈的誤區(qū),這也促進了跆拳道運動往更好的層次發(fā)展.
2.4 跆拳道課程禮儀的實施
表2-4
從表2-4中可見,在所調(diào)查的11所大學中,有5所大學在跆拳道課程中嚴格履行了禮儀文化,有4所大學會在課程中偶爾提及和實施禮儀教學,而有2所大學還未將禮儀得以重視,所以通過調(diào)查也得知,跆拳道雖在傳播,但武德教育卻很容易被忽視,這也是跆拳道發(fā)展的一個弊端.
3.1 跆拳道精神
跆拳道精神是“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禮儀”是指不管任何時候都要有禮貌.“廉恥”是指人要有羞恥之心,知恥而后勇.“忍耐”是指要有毅力,會包容,要大度.“克己”是要學會克制自己.“百折不屈’是指無論面臨多少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不能屈服.
跆拳道練習包括品勢、實戰(zhàn)、擊破、跆拳操.無論是練習哪一種,練習者的初衷都是為了提高自己和磨練自己,大家在謙虛、團結(jié)中共同進步,這也是跆拳道所一直遵從的“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因此可以看出,"禮儀"是跆拳道運動中內(nèi)在的體現(xiàn).
3.2 鞠躬禮
鞠躬禮是跆拳道中最重要的一項禮節(jié),挺胸抬頭收腹立正站好后,身體下壓30度,頭下壓45度,兩手緊握拳頭兩大拳眼貼于兩大腿外側(cè).鞠躬禮代表的是恭敬,是禮貌,是情誼,是謙遜,是感恩,是道歉,是表達內(nèi)心思想的一種外在形式.鞠躬禮在跆拳道課程中比較廣泛:
1、向場館敬禮:進入道館后,身體轉(zhuǎn)向場館首先對著場館敬禮,代表著對自己訓練場館的一種尊重與愛惜,離開道館時也應先向道館敬禮后再離去.
2、向國旗敬禮:進入道館后首先立正站好,左手握拳貼于左大腿外側(cè),右手四指并攏,大拇指扣起,小臂彎曲,手輕放于左胸處,眼睛注視于國旗.這是一種愛國的表現(xiàn),代表著對國家的一種尊重.當然,離開場館時理應再向國旗敬禮.
3、向老師敬禮:代表著對恩師的一種感恩,為你無私的奉獻,教會學生最專業(yè)的技術(shù),讓學生明白跆拳道的內(nèi)涵,理應對恩師給與最高的恭敬與感恩.對于像老師敬禮所涉及的方面有很多,第一,學生進入場館看到老師后應立刻跑到老師面前敬禮的同時向老師問好.第二,在上課過程中老師給與學生指導時,學生應向老師敬禮的同時表示感謝.第三、當向老師請教問題前先行敬禮,在得到解答后再次敬禮表示感謝.第四、在上課過程在做錯動作或違反上課秩序受到老師批評后應向老師敬禮同時要取得老師的原諒.第五、無論你在場館中在做任何事,只要老師進來都應停下所有事情向老師敬禮.第六、課程結(jié)束下課后應向老師敬禮的同時并表示老師辛苦了.
4、向同學敬禮:不管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先尊重別人,同學之間本就應相互尊重、互相關(guān)懷,互相幫助,同甘共苦.因此同學之間也有應有的禮節(jié).第一,開始上課,同學之間應相互敬禮,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第二,同學之間共同練習時相互敬禮.第三,課程結(jié)束后應相互敬禮后再離開.
5、向長輩敬禮: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并將最無私的愛和最真誠的關(guān)切都給了我們,父母其實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沒有他們的付出,我們哪來這么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去學習去享受,因此,即使在家中也要學會禮讓,比如長輩不上桌動筷,堅決不能先吃,應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多陪父母聊天談心,進出家門都要向長輩敬禮,在外也要尊老愛幼,主動幫助他人.
4.1 跆拳道禮儀與人文素質(zhì)的關(guān)系
90年代中期,跆拳道從韓國引入中國,并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隨著跆拳道熱潮的掀起,跆拳道也開始走入大學并得到大學生的推崇.而跆拳道的武德教育是影響人文素質(zhì)最直接的體現(xiàn),因此如何將跆拳道的禮儀文化滲入到高校教學中,如何讓其為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服務是跆拳道禮儀最大的任務與責任.作為當下最熱門的體育項目,跆拳道最注重的就是武德的教育,著重培養(yǎng)人格道德修養(yǎng),通過這種模式的教學進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練習者健康人文精神的目的.
4.2 從跆拳道專業(yè)角度看人文素質(zhì)
專業(yè)技術(shù)角度分析,跆拳道是等級式教學,它有詳細的段位劃分,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每升一級難度上升一級,這種明確的教學模式給了練習者更多的動力,敢于不斷進取、不斷探索、不斷進步、不斷拼搏,這正是人文素質(zhì)教育中不可缺乏的精神.因此,在高校跆拳道課程的教學中,跆拳道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文精神.綜上所述,人文素質(zhì)與跆拳道禮儀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他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4.3 跆拳道精神對人文精神的促進作用
跆拳道中的基本動作幾乎都是以防守動作為主,之后才將其變?yōu)橹饔^性,從起初的防守動作逐漸變成進攻動作,最后再將兩者結(jié)合,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最后形成一種自然形態(tài).因此,在跆拳道訓練中,練習者首先應該攻克和戰(zhàn)勝的不是對手,而是自己,因為人的性格都是各異的,有的膽大,有的懦弱,在性情上,有的堅持,有的懈怠,而無論你是哪一種,在跆拳道訓練中你都無法擺脫肉體所帶來的傷痛和疲累,你只有具備堅持不懈、百折不屈的精神,才能跨越重重阻礙達到新的境界.在于對手實戰(zhàn)的過程中,無論進攻與防守,無論虛假動作還是真實動作,無論你是處在被動還是主動狀態(tài),無時無刻你都處在矛盾階段,無論對立還是統(tǒng)一,在處理這一切狀況時,拋去一切聰慧的反應和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我們最應注重的是心態(tài).如果能夠?qū)Ⅴ倘赖倪@種精神融入到人文教育中,那么在人文教育這條教育道路上又為教育者們尋找了一條有效的捷徑.
5.1 在課堂教學中嚴格實施禮儀教育
從上述所調(diào)查的11所大學中可以看出,跆拳道項目雖然在大學中受到大學生的追捧,但真正的武德教育卻很少滲入課堂教學中,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跆拳道禮儀文化教育,將禮儀儀式帶入每一節(jié)課中,如最基本的鞠躬禮,向國旗敬禮,代表對國家的尊重,向教練敬禮,代表對恩師的尊重,向隊友敬禮,代表對對手的尊重,還有訓練時的氣流和實戰(zhàn)的發(fā)聲,有助于提升自信心,這些都必須要求學生去遵循,讓他們在遵守比賽規(guī)則的同時又要將自己獨特的特點和優(yōu)勢展現(xiàn)出來,要讓學生學會尊重,讓他們懂得感恩.從而全面培養(yǎng)他們?nèi)宋木窠逃?
5.2 校園中要形成跆拳道氛圍
校園環(huán)境對大學生具有強大促進作用.在高校宣傳跆拳道最有利的途徑就是大學生社團,首先要有獨立的跆拳道協(xié)會,同時要定期進行集訓和培訓,讓廣大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對跆拳道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在各高校間多組織跆拳道活動,如交流賽和表演等等.
5.3 考核內(nèi)容中加入人文精神
考試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可以說,每一科考試都關(guān)乎他們今后的命運,所以足夠引起他們的重視,適當?shù)牟扇∫恍娪泊胧W生也起到推動作用.首先,學生在上課期間必須要儀表端莊,精氣神十足.其次,在上課期間,學生的禮儀規(guī)范有沒有完全去實行也納入考核中.再次,課程中跆拳道精神的表現(xiàn)狀況,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要堅持到底不能放棄.和同學之間有沒有相互團結(jié)、相互幫助、相互鼓勵都應列入考核項目中.最后,平時積極參加比賽和活動做得到的榮譽和證書也會作為考核項目.
5.4 教師要言傳身教
西漢學者戴圣在《禮記》這樣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所以,老師永遠是學生道德實踐的一面鏡子,我們自己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往往決定學生的品行.這種言傳身教,首先是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shù),要有標準的示范動作,以及能夠吸引學生的講解能力,其次教師自身要對跆拳道有極大的熱愛,讓這種熱愛程度去感染你的每一個學生.最后教師應該在儀表、精氣神、姿勢等儀表細節(jié)方面都起到模范作用.因為教師一切的品行都影響著學生所有的品行.
5.5 積極參加比賽
在調(diào)查與分析合肥各高校時也有尋訪一些專業(yè)教師與專家,各位前輩對跆拳道比賽似乎都有相似的見解和經(jīng)驗,他們都認為,帶領(lǐng)學生參加比賽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溝通,這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將學生的潛力挖掘出來.通過比賽可以提高其競爭意識、磨煉其意志、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混在眾多比賽選手中,可以促進孩子們之間相互交流進而提高社會適應性.因此,為促進發(fā)展,應多參加各種賽事,通過這種渠道來促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
5.6 師資力量配置的提升
高校跆拳道教練應該具備專業(yè)的技能和專業(yè)的理論知識,但據(jù)11所大學的調(diào)查,大部分跆拳道教師的專項都不是跆拳道,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半路轉(zhuǎn)行,所以很多跆拳道的精髓其本身都無法去滲透,自然無法傳授于學生.因此,各高校應重新整合師資配置力量,要引進專業(yè)人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把最好的帶給學生.同時,針對現(xiàn)有的教師應不斷去完善他們自身條件,多讓他們參加培訓,加強交流,師資力量的強大對跆拳道的推廣具有重要的作用.
〔1〕徐博.跆拳道的審美元素分析[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12).
〔2〕陳勤,周惠新.跆拳道教育對高校校園精神文化的促進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9).
〔3〕唐曉芬.武術(shù)與跆拳道之禮儀對比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5).
〔4〕周怡.合肥市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現(xiàn)狀調(diào)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0).
〔5〕李平.合肥市普通高等學校幵設跆拳道課程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5).
〔6〕徐輝,汪光勝.合肥市普通高職高?!叭灾鳌斌w育課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3(2).
〔7〕周瑞英.合肥學院體育俱樂部教學實踐與發(fā)展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2(3).
〔8〕張玉強,姜喜平,劉同眾.普通高校跆拳道社團發(fā)展現(xiàn)狀實證研究——以合肥市高校跆拳道社團為例[J].通化師范院學報,2012(8).
〔9〕吳建明.跆拳道選項課與校內(nèi)俱樂部教學實踐比較研究——基于海南省普通高校的調(diào)查[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2(10).
G886.9
A
1673-260X(2017)02-0156-03
2016-10-13
安徽新華學院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中心課題,名稱:《人文精神視角下跆拳道對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影響》(IFQE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