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開發(fā)區(qū)國際學校 喬春花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開發(fā)區(qū)國際學校 喬春花
兒童文學在兒童教育中占據(jù)了很大的比重,其是小學語文的重要資源來源之一,本文就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具體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讀者以積極的作用。
兒童文學 小學語文 應用
自從新課標實施以來,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時就要求教師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兒童文學的教學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兒童文學的特點,然后制定與之對應的教學策略,以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首先,兒童文學美學特征掌握不夠。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學過程都輕人文性而重工具性,部分教師直接將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文輔助教學,從而忽略了兒童文學的審美性。同時還有一部分教師將兒童文學當做成人作品,在對其進行教學時,引用了成人的思維和觀念,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功利化、成人化。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逐字逐句分解的教學方式,而完全忽略了審美性,把兒童文學課堂演變成了枯燥無味的說教。最后,對文體特征掌握不足。部分教師對文體知識掌握不夠,導致他們直接把兒童文學當做其他文體進行教學,從而忽略了兒童文學的重要性。
1.保持閱讀的完整性
對于小學課文中的兒童文學,老師在課前應該讓學生整篇文章的閱讀,因為一篇課文,對于兒童文學而言,有一定的完整性。但是現(xiàn)在的好多教師,習慣讓學生在課堂上一段一段的進行朗讀,這樣會破環(huán)兒童文學的完整性,使得兒童文學最吸引人的部分蕩然無存。
例如,小學五年級的《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王冕少年的經(jīng)歷。老師為了保持閱讀的完整性,應該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自行朗讀,在朗讀結束以后,教師應該提出一些問題,比如本文主要寫了王冕小時候的幾件事情,都是什么等。然后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文章中尋找,把每一件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內(nèi)容都尋找到,這樣學生就可以保持了閱讀的完整性,使得兒童文學中最為迷人的部分得以保存。
2.將課文變成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
閱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可以在閱讀中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可以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可以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F(xiàn)在的教學方式,一直是將語文閱讀變成了閱讀理解,這就否定了閱讀對于我們的提升能力。我們應該將小學的閱讀變成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
例如,在五年級的語文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文章節(jié)選自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水滸傳》,是非常精彩的一個章節(jié),小學生應該有深層次的理解,林沖當時為什么會憤怒棒打,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又是如何,老師也應該適當?shù)牟贾靡恍┳鳂I(yè),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來了解《水滸傳》,讓學生能夠從一篇節(jié)選文章中了解到原著的內(nèi)容,這樣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是有利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的。
3.提供更多的閱讀文本
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文本不代表讓學生多買語文練習冊,要做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文本,我覺得教師應給學生或者家長留課外作業(yè),可以規(guī)定學生在一學期內(nèi)讀幾本課外兒童文學名著,可以在閱讀以后寫一些讀后感,這雖然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是這樣做可以帶來很多的好處,學生不僅了解課外的知識,還練習了寫作,也讓學生和家長的交流更加的頻繁,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和家長的交流,避免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代溝的產(chǎn)生。
寫作能力是應該從小進行培養(yǎng)的,這也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那么兒童文學在小學作文中又應該如何應用呢?我認為,教師應該讓小學生多多閱讀課內(nèi)外的兒童文學,讓其準備一個積累本,對于在課內(nèi)外遇到的好句子,應該在第一時間積累到積累本上,多鼓勵學生進行積累,多鼓勵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利用積累本上的內(nèi)容。這樣小學生可以從小養(yǎng)成一個喜歡積累的好習慣,這種方法見效雖然不是特別快,但是對于學生以后作文能力的提升有著巨大的好處,有著深遠的意義。
口語表達是當下社會主要要求的一點,一個人是否“能說會道”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成長高度,是未來發(fā)展的保障,這需要從小來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兒童文學無疑是一條捷徑,我認為老師可以進行范讀,然后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利用一些活動來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更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詩詞的時候,比如《去打開大自然的課本》這一課中,文章本身的內(nèi)容比較少,所以老師可以通過有感情的范讀,然后讓學生去進行模仿,再讓學生個人發(fā)言,進行朗讀。這種模仿的方法,會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不僅使得學生可以有口可開,鍛煉了學生敢于說話的能力,還會讓學生體會詩詞的魅力,要不然學生在學習詩詞的時候,總會覺得詩詞會無聊。
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舉辦一些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舉行一些朗誦比賽,或者講故事比賽。作為一個小學生,這些小活動可以深深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對于活動有著偏愛,教師應該善于抓住小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然后去善于利用好的方法。比如在講解《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這一課中,老師在講完課文以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復述課文,就是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把這篇課文講出來,同時對于講的好的,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睿瑥亩嵘龑πW生的吸引力。
【1】陳峭燕.兒童文學與小學閱讀教學關系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01)
【2】苗淑華.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探索【J】.世紀橋,2013(05)
【3】朱曉蓉.兒童文學走進小學語文課堂芻議【J】.教育導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