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必友
教師的生命力永遠在課堂
嚴必友
馬克思說:“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發(fā)展的空間?!比说耐辍⑸倌旰颓嗄瓿跗谙喈斠徊糠謺r間都是在課堂里度過的,學生是“積極存在”還是“消極存在”,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這決定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當課堂已經(jīng)精彩得大大超過了教室外面的風景,甚至超過了學校之外的一切誘惑的時候,還有擔心學生厭學的必要嗎?
課堂上,教師首先要關注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小啟發(fā)、挖掘、開拓學生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教師要打破教學的封閉性和模式化,真正關注每一個孩子,以設疑激趣為先導,以學生參與為途徑,以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為重點,不斷點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精心安排、組織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和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思維的啟迪、探究的快樂和精神的愉悅,從而 生發(fā)出對課堂的留戀與向往。
教師應順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時代要求,站在研究者的層面上來反思、改進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教師要聚焦課堂,認認真真地研究一些教學中的“真問題”,并帶著問題到課堂中去分析、查找原因,尋求改進和解決的方法。教學反思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教師有一種自我揚棄的心態(tài),對那些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做一點思考、推敲和改進。
教師應該對學生充滿真愛和真情。學生是一個個富有生命意義的人,課堂必須傳遞生命的氣息,從生命的高度關注學生心性的陶冶、靈魂的塑造、人格精神的提升、生命情感的化育。唯其如此,才會使課堂不斷豐富拓展,讓師生在廣闊的天地里自由馳騁,展翅翱翔。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會對學生有一種精神上的輻射,這就是教師的價值所在。
課堂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精神成長的舞臺,教師必須與課堂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課堂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課堂中汲取營養(yǎng),在課堂中提升能力,在課堂中增長智慧。教師只有專注于課堂,植根于課堂,沉迷于課堂,才能煥發(fā)出蓬勃的激情、生動的靈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課堂是教師成長的沃土,離開了課堂,我們的思維就會遲滯,我們的靈感就會枯竭,我們的生命力就會委頓。課堂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智慧的不竭源泉,滋潤著我們的教育情懷,觸發(fā)著我們的教育靈感。在這方舞臺上,教師可以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演繹出精彩的教育人生。無論社會如何發(fā)展,教育都將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和人生幸福的向往。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一種責任與信仰永遠都不會改變,那就是:在課堂的沃土中深深扎根,讓教育的百花園枝繁葉茂、花團錦簇。
(作者系南京市教學研究室主任,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