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小藩
教書育人,責任神圣
文│龔小藩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書育人是教師神圣的使命和職責,并終身為完成這一使命而努力。教書和育人是一個整體,“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新時代里,教育成為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要地,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得以實施,培養(yǎng)目標得以實現(xiàn),使我國的科學技術(shù)水平處于世界先進之列,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作為新時期的人民教師,又該如何加強自身修養(yǎng),完成好這一神圣使命呢?
教師要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增強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自覺性,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落實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目標。教師應該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銳意改革,更新教育觀念。受到社會一些負面影響,人們的道德觀念及價值取向發(fā)生著深刻變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耐得住寂寞,要有獻身精神,要甘于清貧,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
教師的崗位就是課堂,要喜歡自己的行業(yè),喜歡施教的對象(學生)。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他們天生需要被愛護,渴望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師要有親和力,與學生平等相處,因材施教,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寬松的教育氣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動的發(fā)展。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zhì)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的深沉的愛,兼有父母的親昵溫存和與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那種愛?!苯處煵坏蔀閷W生學習上的良師,更要成為學生思想、生活中的益友。
寬以待人,嚴于律己,這是不可缺少的職業(yè)品質(zhì)。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義的人物,是學生可以視為榜樣并拿來同自己作比較的人物。”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講修養(yǎng),講師德,率先垂范,為人師表,把“言傳”和“身教”結(jié)合起來,德以修己,教以導人。
教書育人要突出時代性,適應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要通過多種渠道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采取適合于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加以引導,使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把學生吸引到正面來,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對于問題學生,要不放棄,不拋棄,要更加關(guān)心他們。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一名師德高尚、人格魅力無限的教師,一定有好的育人效果。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一要具有學高為師的業(yè)務素質(zhì),二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三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要千方百計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學生尊重并信服。 “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學生都不能自由發(fā)展?!睕]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要關(guān)心、熱愛學生,真心真意地愛他們。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有機整體,三方面缺一不可。
教育,是無私奉獻的事業(yè);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教師,是一個神圣的稱呼;師德,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nèi)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需要培養(yǎng)教育,更需要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只有具備了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才能更好地育人、教書,肩負起人民教師的神圣責任。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大學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