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濤業(yè)
創(chuàng)設樂學課堂,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文│林濤業(yè)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xù)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從促進學習的角度來說,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動因;從由于學習產生新的興趣和提高原有興趣來看,新的興趣又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這是學習的結果。所以,創(chuàng)設孩子們樂學的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益的必然選擇。
課堂是教與學雙邊流動的主陣地,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語言要有感染力 教學語言,不僅是教學信息的載體,也是傳導情感的媒介。課堂用語是否清晰、簡練、生動,是否有感染力,直接關系課堂教學效果。含糊、拖沓、白開水似的教學語言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而無法調動他們的注意力。但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更應當體現(xiàn)在善于啟迪學生的心智,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完美表達。因此,在上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聽得懂,更要讓學生喜歡聽,用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語言去感染每一個學生。
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對學生在課上的不良行為要隨時察覺并予以糾正,對好的現(xiàn)象給予表揚,讓每一個學生感到教師隨時在關注著他們,從而使得他們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注意與學生的交流 這種交流可以是語言、眼神,或者是形體上的交流。通過這種交流,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在課堂上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等。
“課的第一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學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是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的經驗之談。課堂上,教師口焦舌燥,高談闊論,而學生呵欠連天,思維停滯,這肯定是低效的課堂。所以,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精心設置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接受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讓學生樂學善思,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課堂上,教師可以適時利用合作學習的形式,探究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問題。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在互助、合作的過程中提高自己,體會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使學習成為學生喜歡的事情。
要激發(fā)和保障學生樂學的持續(xù)發(fā)展,教師還可以嘗試開展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如“語文游樂園”,讓學生在游樂園里做各種有趣的語文游戲,如猜字謎,講成語故事、智力競賽等,讓學生享受快樂。還可以鼓勵學生寫“成長日記”,用語言表達自己學習中的思想、情感,或記下快樂、進步,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或記下困難、挫折,傾吐心中的不快,使心情變得舒暢。還可以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報”,鼓勵學生自己選文、編排、設計、繪圖,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創(chuàng)造美與欣賞美的快樂。
尊重學生人格,讓學生在寬松而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學習,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活躍,學習才不再是負擔,而是自我表現(xiàn)和獲取成功的舞臺。我想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樂學課堂。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