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書良
大連是北方的最具魄力的名城,空中看到的大連是伸進渤海里一塊陸地,有遼東半島之稱。大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北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大連建城的百年里,有殖民地的歷史,有解放初起對全國的影響,也有迷一樣令人向往的美侖美奐的秀麗風景。夏季是大連最為得意、最為風光的日子,大連城里相約好了似的來了許多人,東北三省、內蒙以及俄羅斯、日本、韓國都會有旅行團隊集中來大連趕海,擁擠的這個城市沒有一間旅舍是空閑的。這也是占居海濱所有城市的殊榮。大暑過后,趕海的人如潮涌來,幾乎占居城市每塊海灘,大連人形容“下餃子似”撲騰在咸苦海水中,暑期過后,又候鳥般地飛走了,只留下一個靜寂的城市,那些沿海濱而建的賓館、療養(yǎng)區(qū)也會早早關上大門。北戴河的朋友就告訴我,他們忙碌一個夏季是沒工夫休息的,接待南來北往的客人。國慶長假一過,大街上就沒了熱鬧、雜亂的景致。許多單位開始放假了,這個假期很長,經歷一秋一冬和整個春天,過了五月,才振精神,有了工作熱情。而大連則是個例外,大連盛夏,各地人等涌到海灘,而其它季節(jié)這里依舊繁榮,尤以春槐冬雪最為誘人。
海是大連靈魂,也是大連的命脈,如果沒有海,大連就沒有吸引人眼球的理由。一百多年前,大連開始告別小漁村建制,向今天大城市走來時,同樣得益于這一片變化的海水。在大連人口中,城市與海以及由此派生出來景象人文都是藏在大連人心里的驕傲,在他們的意識里,北方甚至再遠些的地方不會有第二個城市與之比美。
大連是我常來造訪的城市,也有些互捧夠友的熟人。你們會知道,關于大連的美已經讓我不承認美都不行。昨日從北京來,趕上了大連有雨,雨是很大的,我下火車時只演化成了纖纖細雨。大連地下排水設施堪彌完美,大雨過后地上并無水泡之類的地方。據說這是日人統(tǒng)治大連地方時打下的基礎,如是,我們也沒必要反日則否定人家的一切。至少和那些大城市雨來兩尺水,雨去水成災的無奈情景,我們要承認這樣的排水設施肯定要學習。南北持續(xù)的洪災緊繃了心弦,纖雨飄過也不想出門。躲在賓館里看窗外被車龍阻塞的馬路,這一段是著名海灘星海公園必經之路。接到琦妹電話,去溫兄的山莊喝茶。溫兄山莊久聞大名,在一個山凹里,八一路出來呈90度角拐上山坡,豎有書法家寫的金晃晃的大字石標。山莊自然在山里,不會在城央。這里山不大,雖有阻擋海潮起落時向城央漫延功能,更多的是構成美麗大連的重要風景線。大連是被稱為海濱城市,也是個建在山上的城市,如果你留意會發(fā)現錯落有序的樓房,高低起落的街道都是順山勢而建,卻沒有一處記載認定大連為山城。這大約是炸平了山底,蓋起了樓,山的個性就沒那么明顯了。溫兄的茶并不能留住我的心,映入眼境的疊疊山戀讓我心動。因為是雨后,茂密的山林是一片完美的圖畫,靜靜的,純純的,有鳥飛臨時也沒有破壞山林的和諧。站在柵欄旁,看眼前樹木多為松槐,樹片掛有雨霧,很鮮嫩,也沒有缺殘,自由主義地生長著。倏然對大連的山有些忿忿不平起來。應該說,山與海才構成了大連的完美結合。如果沒有山,大連還是令人向往的大連嗎?大連還是純美如畫的大連嗎?不能否定大連海岸獨有的優(yōu)越,卻是大連的山默默擔當了綠葉,成就了大連遠播的美名。
沒有山,大連同樣是沒有氣質的凹凸不平的海灘。我們的錯誤是夸獎大連海濱時,卻冷落了大連的山。著名文人女畫家潘夢禪告訴我,其實大連的山地是很著名,名在地質學家李四光上世紀五十年代來大連公干,某一天突發(fā)奇想登上了最高山頭,竟發(fā)現大連城奇特地貌,是個成蓮花瓣形勢的丘陵,大連城里的樓堂是散落在疊疊迭迭花瓣里。住在蓮花花瓣里的大連人自豪感強于任何地方,因為有綿長的海岸,這也是能夠理解的,這也有山的功勞,想想大連周邊的一些海濱城市,缺乏吸引力的理由一定是因為缺少大連一樣的疊疊迭迭蓮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