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艷珍
一、活動背景
高二歷史課程學習內容為必修三《文化發(fā)展歷程》,政治課是學習《文化生活》。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普遍渴望了解家鄉(xiāng)文化遺產(chǎn)。
本課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去進行實地調查、訪問、收集資料,通過自己去看、去聽、去感受來了解營口的歷史文化,并希望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yǎng)更深厚的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營口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楞嚴寺、西大廟、遼河老街、西炮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提出改進建議;通過調查研究,培養(yǎng)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術能力、閱讀寫作能力、科學實踐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了解多方面對一個事物進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初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的方法和角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培養(yǎng)善于觀察、積極思考、樂于質疑、勇于解疑、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進一步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積極進取心、有所作為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參與到家鄉(xiāng)建設中去。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中生有機會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習,有能力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工具。在平時的學習中,我校的“人本課堂”中各科教師都比較注重通過一些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另外,學生普遍比較活躍,對進行實地調查、訪問等活動比較有興趣和有能力,但是,他們對于如何把材料進行條理化、歸類和提煉則需要進一步的指導。
四、資源設計
1.資源準備
城區(qū)重要景點要讓學生進行實地調查,準備照相機、錄像
機等。
2.學習活動模板
子課題選擇與研究模板、調查記錄表、訪談記錄表、活動過程記錄表、資料查閱記錄表。
3.學習活動評價量表
子課題成果評審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個人學習自評表。
五、活動設計
這次綜合實踐主要經(jīng)歷四個階段,即問題引入、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最后進行匯報總結,共歷時八周。第一周選一節(jié)課進行情境引入和分組,確定選題,然后學生在課余自由結組、制定研究計劃和小組成員分工。第二周選一節(jié)課進行“選題”匯報,明確思路。第三至第七周學生實施子課題,第八周進行成果匯報。
1.問題引入
教師提出問題:你對營口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了解有多少?
學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對一些問題進行及時回答。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簡單介紹營口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狀,再次提出問題:對現(xiàn)在營口歷史文化文化遺產(chǎn)的現(xiàn)狀了解又有多少?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析學生對營口歷史文化了解不多的現(xiàn)狀,引入研究性學習主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感興趣的子課題,協(xié)助學生分成小組:控制學生小組的人數(shù),協(xié)助各小組確定選題,解釋“子課題選擇與研究模板”的使用。
最后確定四個小組分別研究四個子課題:百年遼河老街、莊嚴的西炮臺、神秘的西大廟、東北古剎楞嚴寺。
【設計意圖】從學生自身出發(fā),引起思考,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提出和選擇課題。不僅要提供具體的選題,也要鼓勵學生自己突出想要研究的方面。主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在教師調控下組成課題組,方便研究活動的展開。
2.制訂計劃
學生共同設計小組實施方案,填寫“子課題選擇與研究模板”以小組為單位介紹本組的課題計劃。思考相關活動的開展方式。
教師對小組給予個別幫助。組織全班討論各小組的課題計劃,提出進一步的修改建議。介紹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問題,介紹“調查記錄表”“訪談記錄表”“活動過程記錄表”“資料查閱記錄表”的使用方法。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明確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
3.課題實施
學生按照分工,小組獨立實施研究活動,包括進行下面一些具體活動:上網(wǎng)查詢;查報刊和圖書;訪談親友、相關工作人員或學校相關的老師;填寫“調查記錄表”“訪談記錄表”“活動過程記錄表”“資料查閱記錄表”等模板。在有一定分工的情況下形成研究成果。小組內共享成果,修改優(yōu)化作品。
教師督促、指導,具體包括:材料的來源;訪談要注意的問題;提醒和幫助學生及時保存材料;適當提一些問題,啟發(fā)學生的下一步活動。幫助學生理順材料的邏輯關系,輔助學生提煉材料。在需要的情況下給予方法上的幫助。
【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實施階段,收集材料的目的是為了加工材料,學生的認知水平才能提升,成果具體化,學生表達學習成果使認知上升到另一個比較高的層次。
4.成果匯報
教師播放《營口遼河老街》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小組匯報;
各小組選一個代表進行課題匯報及作品展示,其他小組同學認真傾聽內容并且向匯報組提問;
完成“子課題成果評審表”,反思本次研究性學習,完成“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個人學習自評表”。
六、評價
本次綜合實踐的評價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小組評價、個人評價、小組課題成果。
七、后記
學生感悟摘錄:
趙同學:通過進行本次實踐活動,使我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在實踐中感悟人文的樂趣。
盧同學:我們應該對我們周圍的事物多加留心,多加思考,討論并探尋背后的歷史與傳奇。
白同學:我更加意識到文物保護與發(fā)展的重要性。
黃同學: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西炮臺。它作為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載了一段歷史,展示了一種文化。在今天,它不僅是一處文物保護遺產(chǎn),更是一種精神,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我們要以西炮臺為鑒,以歷史為鑒,在21世紀的今天,努力成為明日的國家建設者,為創(chuàng)建祖國更好的明天而奮斗!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