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芹
消化道疾病類型多樣,對機體造成的影響不同。胃潰瘍是消化道疾病中較常見的,不完全統(tǒng)計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00萬人次發(fā)生胃潰瘍[1],此病病程較長,并且治療后極易反復,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脅。中醫(yī)將此病化為“胃脘痛”、“痞癥”范疇[2-3],氣機痞結會誘發(fā)胃潰瘍,如果不給于患者及時有效治療。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導致幽門梗阻、消化道穿孔或者消化道出血,進一步加重病情。目前,臨床多采用抗生素、消炎鎮(zhèn)痛等藥物治療,但是效果不明顯。本文為分析加味半夏瀉心湯的治療效果,進行此研究,效果如下。
為研究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效果,本院商議擬定此研究時間2015年3月—2017年1月,規(guī)定研究時間內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60例胃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是否給予加味半夏瀉心湯隨機分兩組,各組30例。
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7:8,平均年齡(46.9±18.1)歲,平均病程(3.9±1.3)月;對照組2患者男女比例1:1,平均年齡(45.7±19.2)歲,平均病程(3.2±0.8)月。兩組一般情況無統(tǒng)計學意義。納入病理確診胃潰瘍患者,有惡心、胃疼、呃逆、反酸等癥狀。排除全身免疫綜合征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排除嚴重心肺肝腎等功能異常者[4]。
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每天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每天服用2次,每次分別為0.5 g、0.25 g、10 mg,連續(xù)服用4周。
觀察組中醫(yī)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用加味半夏瀉心湯,配方:稱取半夏、黨參各10 g,干姜、黃芩、灸甘草各9 g,大棗、白芨各15 g、黃連3 g,海螵鞘30 g,用水煎煮,每次服用150 mL,2次/d,連續(xù)服用4周。
觀察患者治療后的潰瘍情況,針對胃鏡檢查后的潰瘍面愈合程度評估有效率,另外,對比幽門螺桿菌清除情況。
評價標準[5]:(1)治愈:患者治療后的幽門螺桿菌全部呈現(xiàn)陰性,且經胃鏡檢查潰瘍面全部愈合,癥狀全部消失;(2)顯效:幽門螺桿菌呈陰性,潰瘍面恢復75%以上;(3)有效:幽門螺桿菌部分呈現(xiàn)陽性,潰瘍面恢復50%以上;(4)無效:潰瘍面恢復50%以下,且幽門螺桿菌檢查均呈現(xiàn)陽性。
數(shù)據(jù)分析用 SPSS18.0系統(tǒng);計量(x±s),t檢驗;計數(shù)(n,%),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28例患者的幽門螺桿菌顯示陰性,僅有2例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顯示陽性,根除率與對照組相比較高,兩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清除情況(例)
治療后共有25例患者治療后的幽門螺桿菌全部呈現(xiàn)陰性,且經胃鏡檢查潰瘍面全部愈合,癥狀全部消失,其中觀察組占16例,觀察組中僅有1例患者的潰瘍面恢復程度低于50%,并且幽門螺桿菌呈現(xiàn)陽性,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較高,兩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 2。
藥物因素、生活習慣以及免疫等因素是導致胃潰瘍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使患者表現(xiàn)為誒惡心、反酸等癥狀。有學者指出,此病與幽門螺桿菌關系密切[6]。因此,臨床對潰瘍病的主要治療原則是保護胃腸道黏膜,根除幽門螺桿菌,抑制胃酸分泌。
臨床上的胃潰瘍患者多是脾胃虧虛致使損傷,脾胃功能紊亂致使痞滿。王海波等[7]在研究中指出,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與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治療后相比幽門螺桿菌清除率高,并且患者的潰瘍面有90%的患者恢復一半以上。半夏瀉心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其對于治療脾胃虛弱、情志所傷、飲食不節(jié)等因素引起的胃潰瘍效果顯著,雖然起效時間不短,但是由于較少的副作用,得到醫(yī)生的青睞。其中的大棗、黨參等可調理脾胃,干姜半夏可將脾胃中的寒氣去除。海螵鞘與白芨在制酸方面效果顯著,諸藥聯(lián)合使用,可更好的調理脾胃,順氣意志。吳仁軍等[8]也在研究中指出,胃潰瘍患者服用半夏瀉心湯后,其自身的潰瘍癥狀明顯消失,并且幽門螺桿菌有90%的患者呈現(xiàn)陰性,部分患者由于潰瘍面較大,沒有完全恢復,但是效果較西醫(yī)治療好。筆者為進一步分析加味半夏瀉心湯的治療效果,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28例患者的幽門螺桿菌顯示陰性,僅有2例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顯示陽性,根除率93.33%,對照組73.33%;治療后共有25例患者治療后的幽門螺桿菌全部呈現(xiàn)陰性,且經胃鏡檢查潰瘍面全部愈合,癥狀全部消失,其中觀察組占16例,有效率96.67%,對照組80.00%,說明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效果好,這與吳仁軍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此研究可信度高。
綜上所述,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表2 治療有效情況[例(%)]
[1] 黃宇,麥梅飛,譚妙群,等.加味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19例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5,15(6):42-43.
[2] 尹述平.加味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奧美拉唑對胃潰瘍的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處方藥,2016,14(6):95-96.
[3] 常軍衛(wèi).加味半夏瀉心湯和奧美拉唑口服液治療胃潰瘍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4,(10):117.
[4] 王芳.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養(yǎng)生B,2014,30(2):253.
[5] 李金美.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68例胃潰瘍患者的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34(4):10.
[6] 張云操,楊世權.“中藥竹醫(yī)2號”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的臨床觀察 [J]. 中成藥,2016,38(11):2351-2354.
[7] 王海波,劉延軍,陳樹偉,等.蘭索拉唑治療內鏡粘膜下剝離術誘發(fā)胃潰瘍4周與8周療效的隨機對照比較[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9):54-57.
[8] 吳仁軍.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消化性潰瘍116例[J].醫(yī)學信息,2013,27(2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