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山
19世紀歐洲的工人運動中,拉薩爾是一個重要角色。他一度成為德國工人運動的領袖,有自己的綱領和主張,得到了工人的愛戴和擁護,并引起了流亡在外的馬克思的關注。他是唐璜和堂吉訶德的結合體,如同一道閃電,短暫地劃破歷史的天空,然后沉寂下來……
母親和情人
1825年4月11日,斐迪南·拉薩爾出生在波蘭布雷斯勞(現(xiàn)弗羅茨瓦夫)一個富有的猶太綢緞商人家庭里,他是家中獨子,極富才華,很受父親的寵愛。拉薩爾愛搞怪和惡作劇,在學校讀書的少年時代,一語不合,就要和人決斗。拉薩爾瞧不起家里的綢緞生意,立志要在學術上大有作為。
一開始,拉薩爾在萊比錫的商業(yè)學院就讀,但學??菰锍翋灥纳钆c他的個性極不相投,一位老師挖苦他說,他未來可以當演員,適合演《威尼斯商人》中的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夏洛克,他不能忍受這種侮辱,決定退學。后考入弗羅茨瓦夫大學,但一位教授在課堂上攻擊費爾巴哈和青年黑格爾學派,為表示不滿,他參加游行示威以示抗議,結果被蹲了十天禁閉。不久,他又轉學到柏林大學,在那里,他迷上了黑格爾。年輕的拉薩爾從黑格爾哲學中汲取力量,變得更加自信,覺得自己就是黑格爾“精神理念”的化身。他寫信給父親:“通過哲學,我已經變?yōu)樽晕野睦硇浴獡Q句話說,我是自己的上帝。”
“我是自己的上帝”,這是拉薩爾精神獨立的宣言,也是他后來人生中全力投入的奮斗目標。此后,他遇到了一個機會。
一位名叫蘇菲·馮·哈茨菲爾特的女伯爵,出身名門,17歲時嫁給一位同樣出身名門的男伯爵,在看重門閥地位的時代,這算得上是一樁美滿婚姻。然而,丈夫卻對妻子十分惡劣,不僅在外拈花惹草,而且不許她接近自己的孩子。他警告自己的兒子,如果不和母親斷絕關系,就取消他繼承財產的資格。女伯爵提出離婚,但在封建傳統(tǒng)頑固的德國,幾乎無實現(xiàn)的可能。此時,年輕的拉薩爾挺身而出,介入了這場與己無關的家庭糾紛。
他從父親那里弄來一筆錢,買通領地的農民為女伯爵作證人,同時買通報刊,大造對伯爵先生不利的輿論。同時他不依不饒,要求伯爵親自出面道歉,否則將訴諸武力——這下惹火了伯爵,談判因此破裂。這場離婚官司竟拖了8年之久,前后動用證人達358人,審案法官36人。這期間,拉薩爾聽聞伯爵有一首飾盒,內藏向情婦私授財產的文件,就買通了一人前去盜竊,結果盜竊者沒有得手,反倒被逮個正著。竊賊供出了幕后指使拉薩爾,拉薩爾隨即被關進監(jiān)牢。
這場官司磨礪了拉薩爾的斗志,成為他參加政治斗爭的預演,他在牢里讀到了法國人布朗基的《告人民宣言書》,深受鼓舞,將之貼在牢房的墻壁上。他出庭受審時,在法庭上發(fā)表了長達6小時的演講,將指使盜竊首飾盒案說成是“自己對維護人權的努力”。19世紀中葉的歐洲,革命運動風起云涌,任何對政府和權威的反抗都會招來喝彩。女伯爵此時也不斷地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抨擊保守勢力。最后,拉薩爾被無罪開釋,并以英雄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在城市大街上,拉薩爾和女伯爵并肩走過,引起了人們的歡呼致意。
在患難與共中,拉薩爾與女伯爵走到了一起。后者大前者整整20歲,但拉薩爾對她情意綿綿。英國作家勞倫斯曾寫過一部題為《母親和情人》的小說,對于拉薩爾,女伯爵真正承擔了母親和情人的雙重角色。在她的調教下,拉薩爾變得溫文爾雅。
32歲那年,拉薩爾跑到了柏林,此時,女伯爵除了提供錢財供他揮霍外,對他再無任何意義。憑借天分,拉薩爾很快就在社會上嶄露頭角。他炫耀自己在柏林有豪華大宅,上流人士輪番來拜訪他。他玩股票,出入社交場合,當然,他最喜歡的還是追逐異性。在意大利,為爭奪一位有夫之婦,他和一個軍官大打出手;他看中了一個俄國軍官的女兒,給她寫了40頁的情書,并要求女伯爵支持他的戀愛??蛇@時他的身體卻出現(xiàn)了狀況……他的一條腿殘廢了,不得不依靠輪椅出行。
柏林來客
1862年,拉薩爾打算從柏林去倫敦看望馬克思,這使馬克思內心很糾結。此前一年,拉薩爾曾在倫敦招待過馬克思,極盡地主之誼,如今拉薩爾要到倫敦來作客,馬克思理應回報,為何還會糾結?
眾所周知,馬克思在倫敦的生活并不如意,作為政治難民,一家人常常陷于經濟困境,盡管恩格斯不時給以接濟,但仍然不見大的起色。前幾年,馬克思的岳母去世,留給女兒120英鎊,他們用這筆錢買了一套新家具,搬進了梅特蘭公園附近的一套大房子。可一家人剛安頓好,美國的《紐約論壇報》便開始縮減馬克思的專欄文章。生活費上漲,收入卻減少了,馬克思雖向恩格斯求助,但恩格斯也拿不出太多的錢(每月固定5英鎊)。
拉薩爾來的那一年,馬克思的兩個女兒一個17歲,一個18歲,為了女兒們的幸福,馬克思送她們去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還花錢讓她們學音樂。他在給恩格斯的信中說:“可憐的孩子們,我真為她們感到難過,外頭正在舉辦博覽會,她們的朋友都玩樂去了,她們卻只能在家里枯坐,而且還要擔心朋友們上門來找她們,看到家里的悲慘狀況……”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房東、面包商、雜貨商等都帶著欠條相繼登門,醫(yī)生告訴馬克思,小女兒杜茜因營養(yǎng)不良,得了黃疸,需要治療……在困窘無助之時,拉薩爾翩然而至。
馬克思注意到,這位客人一天光抽煙和車馬費就得花一磅以上。他對恩格斯抱怨,拉薩爾似乎覺得他沒有固定職業(yè),只從事一些“理論性的工作”,就可以隨便糟蹋他的時間。更使馬克思惱火的是,拉薩爾竟提議讓馬克思的一個女兒去給女伯爵當侍女,這樣家里可以少一張嘴,還能掙錢貼補家用。馬克思雖然窮,但還不至于想讓女兒淪落成仆人。
一天,馬克思神色不佳,拉薩爾詢問他是否經濟上有困難,并答應無條件借他15英鎊,但如果還想多借,需要找一個人作擔保。離開倫敦后,拉薩爾給馬克思去信,求應由恩格斯出具一張親筆署名的借款擔保,并要求馬克思在借據(jù)到期前8天償還全部借款。馬克思的回信帶著戲謔和嘲弄的口吻,說自己的名字不想和他那種有資產階級身份的人有任何瓜葛,他也不想玩這種“資產階級游戲”。
其實,拉薩爾和馬克思的關系還可以追溯得更遠一些。早年,拉薩爾曾兩次申請加入“共產主義者同盟”,均遭否決。一是人們懷疑他別有用心,二是他和女伯爵扯不清的關系讓人側目。
馬克思討厭拉薩爾的矯揉造作,也厭惡他大言不慚的口氣,所以對他一直心存戒備。恩格斯一度擔心拉薩爾會取代他成為馬克思的合作者,就寬廣的胸懷和容人的雅量來說,拉薩爾與恩格斯相比,的確不可同日而語。1861年,拉薩爾邀請馬克思到柏林作客,兩人商定由女伯爵出資辦一份報紙,馬克思提議也請恩格斯參與其中,拉薩爾表示同意,認為“三個人也不算多”。但他隨后提出了附加條件——如果遇事需要表決,馬、恩二人只能算一票。拉薩爾知道,他們兩個同聲同氣,如果算兩票,他便永遠是少數(shù)派。只是后來形勢有變,辦報的事也付之東流。
人生巔峰
盡管在倫敦的馬克思處有過不愉快的記憶,但拉薩爾回到柏林后,很快就展開了人生新篇章。
拉薩爾之所以異峰突起,源于他從前在工人中積累的聲望。德國的民主進程一波三折,1848年通過全民投票的法案,翌年改為三級投票權,即按納稅多寡來決定投票權,工人階級和小布爾喬亞的投票權被剝奪。拉薩爾積極奔走,大聲疾呼,為爭取工人階級和底層人民的投票權不懈努力。他在柏林的工人組織面前發(fā)表演說,號召無產階級起來斗爭,這次演說,他稱之為“工人綱領”。
這本小冊子剛一出版,就遭到了當局的查禁,拉薩爾也以“公開煽動無產階級反對有產階級”的罪名遭到起訴。在法庭上,庭長是德國哲學家謝林的兒子,拉薩爾引用謝林的著作嘲諷并駁斥法庭的起訴,宣稱擁護無產階級的立場。從萊比錫趕來旁聽的勞工代表們要求成立德國工人階級的議事團體,1853年3月,拉薩爾呼吁:“勞工的黨現(xiàn)在要成立了,這個黨必須同時有理論上的認知基礎以及實際戰(zhàn)斗能力,我愿意為此赴湯蹈火!”他毫無懸念地被推舉為新成立的“全德工人聯(lián)合會”的主席。
此時的德國,是“鐵血首相”俾斯麥掌權,他注意到這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隨即邀請拉薩爾會面商談,討論勞工階級的處境以及改善的辦法,以使政局和諧穩(wěn)定。拉薩爾自此介入高層政治,成為勞工階級與政府溝通談判的首腦人物。拉薩爾認為俾斯麥是一個龐大權力(國家)的首腦,自己同樣是一個龐大權力(勞工階級)的首腦,他把“全德工人聯(lián)合會”的章程寄給俾斯麥,并附言:“在此為閣下獻上敝王國的憲法,您可能會為此而羨慕我。”
盡管拉薩爾以工人王國“國王”的身份和俾斯麥打交道,但作為一個保守的政治人物,俾斯麥手握大權,對拉薩爾這種“黑馬”自然不放在心上。不久,俾斯麥開始取消政治集會,拉薩爾自以為黨羽眾多,可以和俾斯麥分庭抗禮。
1864年1月,俾斯麥準備和丹麥開戰(zhàn)。戰(zhàn)前,拉薩爾在一篇工人宣言中攻擊俾斯麥:“想當歐洲霸主,癡人說夢!”可事情的進展出乎意料,俾斯麥對丹麥的戰(zhàn)爭大獲全勝,為普魯士奪得了土地和很多權益。勝利讓俾斯麥底氣大增,他決定拋棄拉薩爾,便給拉薩爾去了一張條子,告訴他自己太忙,今后恐怕不能再和他會面。拉薩爾豈能善罷甘休,他覺得自己已然是高層政治中的一員,應和首相一同治國理政,但俾斯麥仍未加理會。
拉薩爾繼續(xù)組織反政府的暴動,當局也開始抵制他。警察不斷登門搜查,弄得他精疲力盡。他的身體亦每況愈下,聲音變得不聽使喚,每次演講前,必須在喉嚨處擦硝酸銀,方可發(fā)聲。但是工人們依然奉他為領袖,忠心耿耿。一個夏季的最后一天,拉薩爾離開杜塞爾多夫,工人們一路把信賴的領袖送到車站?;疖嚻养Q響,拉薩爾揮手和工人們告別——自此,他走下無限風光的人生巔峰,進入人生的最后里程。
為愛情而戰(zhàn)
拉薩爾在逃亡路上遇到了一個年輕女孩,這次邂逅再次點燃了他的生命,但也讓他走上了毀滅之路。
女孩名叫海倫。在柏林時他們就相識,并且有過一段曖昧關系。海倫有著一頭金紅色頭發(fā),身上帶有猶太血統(tǒng),熱烈、性感,具有反叛精神。她對拉薩爾說,如果父母不同意他們在一起,就一起私奔到埃及去。此時拉薩爾已近40歲,他已不再想玩情愛游戲,還是決定與女孩一同趕往日內瓦家中征求她父母的意見。
女孩的父親多寧格斯先生是一位歷史學家,見女兒領回這樣一位滿面病容的政治流亡者,而且要做他的女婿,怒不可遏。他立刻將女兒帶離了日內瓦,拉薩爾見不到他的情人,著急萬分。他四處托人說情,給海倫的父親施壓,讓他和女友見面,種種手段皆不奏效后,最終他尋求法律途徑,說海倫已成年,要狀告多寧格斯先生干涉女兒的自由。
多寧格斯先生被他糾纏得沒有辦法,最后同意讓女兒和他見面??纱藭r的海倫已經變卦,她說,她從沒想過要和拉薩爾結婚,她要嫁給羅馬尼亞一位年輕貴族,兩人已有婚約。拉薩爾沒料到,一番努力竟換來如此結局,不僅輸?shù)袅嗣廊?,而且輸?shù)袅俗饑?。于是,他提出和多寧格斯先生,還有那位不知從哪里鉆出來的羅馬尼亞情敵決斗。
年輕的羅馬尼亞貴族馮·拉科維茲先生欣然同意。1864年8月28日,決斗場上,對方開出的一槍打中了拉薩爾的下腹,三天后,他告別人世。
拉薩爾死后,馬克思致信恩格斯:“拉薩爾的不幸事件整天纏繞在我的腦海里頭,不管怎樣,他畢竟也是一位系出名門的老戰(zhàn)將,是我們敵人的敵人。而且,事出突然,我們無法相信一位曾經那么活潑有力的人現(xiàn)在竟然死了……這實在是他一向不謹慎的行為所導致的。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我和他之間過去幾年的關系一直蒙著一片烏云,這固然是他的錯,卻令我于心不安。不過,值得安慰的是,在他最得意的時候,我從未接受任何人的挑撥去攻擊過他?!?/p>
拉薩爾已長眠于地下,對馬克思的話,他會怎么想,我們已無從得知了。
作者系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