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泵绹睦韺W家布魯納也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部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對數學的熱情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有了興趣,學生常常就會情愿走進數學課堂,愿意走進數學世界,并逐漸成為數學學習的愛好者、思考者、探索者。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呢?
一、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激趣
常言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引入時,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或者講一段有趣的故事,或者做一個有趣的數學游戲等形式導入新課,這樣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興趣。例如,在教學“認識年月日”時,有位老師是這樣引入的,他首先在投影上打出一首情景詩:“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最后剩下一張皮?!彪S后,師問:學生,大家猜猜看,今天我們將要探究的內容是什么呀?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預習過新課的學生信心滿滿,一眼就看出來了其中的端倪,舉起手迫不及待地爭搶著要求回答;沒預習過新課的學生雖滿臉疑惑,但也覺得這首詩挺有意思的,只悔自己課前沒有提前預習。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精心設計情境引入新課,常常能極大地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疑惑問題質疑激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導火索,問題能使人產生困惑,產生疑問,產生要求解問題的強烈愿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引入、小組討論、課堂提問、作業(yè)設置等環(huán)節(jié)精心設置一些帶有疑惑性的問題串,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或合作討論中逐一辨析,然后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分數比較大小時,法則是同分母的分數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就大;異分母分數比大小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法則進行比較。此時老師可追問:分子相同的分數能不用法則比較它們的大小嗎?學生立即躍躍欲試,其思維的漣漪一下子就被激發(fā)起來。又比如,在教學了“比的意義”后,有學生問:“三個數能相比嗎?三個數相比的寫法、讀法及其意義內容與兩個數相比一致嗎?三個數相比也表示三個數相除嗎?”學生能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是積極思索的結果,是興趣促使的必然。試想,若學生長此下去,相信學生一定能成為喜思考、會質疑、愛數學的人。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趣
在現代教學手段中,多媒體教學早已廣泛使用。目前,多媒體教學是教師首選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增大教學容量,加快教學節(jié)奏,演示動畫情景,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重新組織教材結構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最關鍵的是多媒體應用能大幅度地壓縮師生手寫板演、語言復述的時間,讓師生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交流互動活動中去,從而充分地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從多媒體教學中切身感受到直觀教學的良好效果,避免了枯燥無味的說教,解決了教師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尷尬”,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精選練習題,鞏固學生學習興趣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必要的練,才能夯實基礎,形成能力。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可根據教學需要設計一些鞏固概念的辨析性練習,或設計一些培養(yǎng)能力的拓展性練習,尤其是一題多解的練習和多題一解的練習,可以先練后講或先講后練,也可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同時要注意控制習題的難度與數量,不搞題海戰(zhàn)術,不以偏題、怪題為難學生,讓學生在有針對性的練習中體會求真的樂趣,在主動的練習中逐步積累知識,提高能力。例如,在教學“增加(減少)百分之幾應用題”時,我重點引用了下面這道經典習題:西藏藏羚羊的數量1999年是7萬只左右,到2003年9月增加到10萬只左右。2003年9月藏羚羊的數量比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幾?題旁還鏈接了藏羚羊的圖片和視頻。這種設計趣味性強,也符合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心理,既解決了教學數學增長率問題,還間接滲透了環(huán)保意識理念,有效鞏固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設計多樣化作業(yè),激發(fā)學生興趣
數學作業(yè)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我按照學生差異分層布置作業(y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盡其所能“摘桃子”。設計練習要注意多樣化形式,我的主要方式有:一是設計口頭作業(yè),讓學生說解題思路,說算理,說步驟,說格式等;二是布置實踐操作作業(yè),比如讓學生畫一畫、量一量、測一測,或者進行社會調查等;三是布置思維性作業(yè),設置要認真思考的習題、應用題等;四是布置綜合性作業(yè),有意將相關學科的知識交融匯合,讓學生獨立去解決處理;五是設置開放性作業(yè),比如設計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之類的開放作業(yè)。通過這樣一些設計,既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促進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之,數學教學要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形成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知識、能力、興趣相互關聯,需要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教會學生想學數學、會學數學、學會數學,體驗探索的樂趣,增強求知的興趣。當然,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用自己的熱情和耐心去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于學習數學。
作者簡介:張新玲(1965—),女,漢族,本科,新疆農業(yè)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教師,小教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