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月琴
不久前我重新拜讀了周弘的“賞識教育”,感觸頗深。周弘,一個普通的父親,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賞識教育,不僅把雙耳全聾的女兒周婷婷培養(yǎng)成留美博士生,而且改變了成千上萬孩子和家庭的命運。
周弘提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質(zh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然而在許多家庭教育中,家長往往只是看到孩子的缺點和不足,而忽略了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笨蛋!”“你什么時候才能像別人一樣不要父母操心?”幾次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就被摧垮了。事實上,孩子學習不好更多是心態(tài)出了問題。孩子在說話、學走路的時候個個是好孩子,家長對孩子的一切無條件地接納,而一上學,這種感覺就被破壞了,不是變成“人上人”就是變成“人下人”,要么就變成“人外人”。這種非正常狀態(tài),使得孩子不是膨脹,就是壓抑,心靈始終不得舒展。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已的加以賞識”。詹姆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過賞識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賞識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地賞識激勵。
聯(lián)想到學校教育現(xiàn)狀也不容樂觀,職業(yè)教育更為嚴重,職業(yè)學校的這些學生成績往往大都不理想,而且有的學生思想品質(zhì)也有問題,也疏于家庭教育,我們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往往批評多于鼓勵,甚至經(jīng)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以引起學生的重視。本來教師想通過揭學生的痛處,來喚醒學生,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這樣做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其反。因而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作為從事職業(yè)教育的我們更需要反思了。
如何做到賞識教育呢?以下幾條是我的賞識教育觀。
一、“賞識教育”要求老師熱愛學生,了解學生與尊重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修養(yǎng)。面對能力與性格有優(yōu)劣差異的學生。教師必須用愛心去對待他們的一切,哪怕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只有循循善誘地引導,才是讓他們走向成功的最佳方式。
說到教師應該了解尊重學生的問題。有一項調(diào)查表明,學生最喜歡的是朋友型的而不是事業(yè)型的老師。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和藹可親,能夠成為他們的“大朋友”。所以,教師應當放下架子,主動融入學生當中去,這是深入學生內(nèi)心的第一步。只有詳細觀察學生學習生活中喜怒哀樂的每一個細節(jié)和思想行為的動向的每一波起伏,才能做到多角度地全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好的教育強調(diào)的是以人為本,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不能因為學生還是孩子就無視他們自身的人格尊嚴,所以教師應當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來看待,學著尊重他們。
二、“賞識教育”要求老師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賞識”教育從肯定與夸獎開始。在這一點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有一天,一名男生正想用磚頭砸同學,陶行知制止了他,責令他到辦公室去。陶行知留在現(xiàn)場簡單地了解了一下情況后回到辦公室,發(fā)現(xiàn)那名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準時。”接著又掏出一塊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蹦猩鷮⑿艑⒁傻亟舆^糖果,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給他:“據(jù)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有正義感。”這時那位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碧招兄痔统龅谒膲K糖:“你已經(jīng)認錯,再獎勵你一塊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談話結束你可以走了。”陶行知先生對學生打架事件的處理,完全打破了常規(guī)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說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了事情的經(jīng)過后,采用“賞識”的策略,使學生自己認識到錯誤。四塊糖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可愛的一面,有時教師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句欣賞的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促進其進步的強大動力。
三、“賞識教育”要求老師要把握賞識的分寸
雖然對學生的“賞識”要充分,但不能因此走到另一個極端,教師不能因為自己說的好話沒有成本就大說特說,不能因為手中的高帽子不花錢就可以隨意賞給學生去戴,兵家用兵之道貴精不貴多,老師的“賞識”也應該遵循同樣的原則。既然一個學生在老師的“賞識”中發(fā)現(xiàn)自己優(yōu)點一大堆,已經(jīng)接近于完人和圣人,那他還有什么前進的必要和動力呢?任何時候,教師的“賞識”都不能成為學生滿足虛榮和臭美的資本,而應該化作他們要求進步的信心和追求完美的動力。
通過重讀周弘的“賞識教育”,我深刻體會到賞識教育的重要性,作為一名職業(yè)學校的老師,更需要賞識教育,在我們所教的每個班級中都有讓老師“頭疼”的學生,教育這樣的學生就是如此,要尊重他們,以誠相待,放下架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賞識,到那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既成為了吹向他們的第一股溫暖春風,又是照耀他們成長的第一縷燦爛陽光。我們離那碩果累累的金秋不遠了,也最終必定能夠迎來那個桃李滿天下的時刻!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經(jīng)貿(mào)旅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