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琴
【內(nèi)容摘要】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運用一定的教學形式、方法、手段,爭取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是教師投入的精力少而教學效果顯著的課堂;從發(fā)展學的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則是學生獲得整體性、全面性發(fā)展的課堂。高效課堂,不但讓全班學生整體都得到發(fā)展,而且使學生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協(xié)調性地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 高效課堂 探析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合作完成的一種復雜的雙邊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實現(xiàn)語文的課堂高效?這是值得每一個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和課題行動研究結果,下面我將談一談自己構建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精讀文本,備課全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那什么是文本呢?文本一般是指我們所說的教材,通俗點說就是課文。但在這里,我說的文本除了課文,還包括教學輔助性資料。在現(xiàn)代化手段日益先進的今天,有好多的教師,教學前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制作課件上。課件制作得很精美,可是縱觀整節(jié)課,感覺是教師領著學生在欣賞圖片。訓練目標不明確,教學過程沒有重心,如蜻蜓點水一樣所有的內(nèi)容都設計了,但只是走了個形式。究其原因,則是沒有精讀文本。
我們曾聽過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于永正等老師的課,發(fā)現(xiàn)他們在課堂上很少用精美的課件,課堂樸實不華麗,過程簡單而內(nèi)容厚重。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地引導,不僅點燃了學生的熱情,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也讓聽課的老師陶醉其中,置身于文本,覺得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主人公,感受主人公之悲喜,感悟作者之愛恨,體會編者之意圖。試想,如果教師沒有精讀文本,怎會有如此效果?所以,我們在精讀文本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細讀教學輔助性資料
每個學校都會給每個教師在學期初發(fā)放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或《教學參考》等輔助性資料,便于讓廣大教師更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這些書籍,詳細地分析了每篇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寫作特色,介紹了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并提出了教學實施建議和注意事項,尤其是教學中易錯的讀音、字詞,以及學生在理解重點句子時可能會出現(xiàn)的認知錯誤,為精讀文本作了鋪墊,為經(jīng)驗不足的教師指明了方向。
2.靜心研讀課文
課文是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的載體,需要教師去挖掘。我們在要求學生預習時,要通讀課文四遍。同樣備課時,教師也應該三讀課文。第一遍,以學生的身份去讀,讀通全文,理清課文脈絡,解決課后練習題;第三遍,以作者的身份去讀,了解闡述的是什么觀點,表達的是什么情感?第二遍,以編者的身份去讀,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訓練目標讓;第四遍,確定教學重難點,預設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教學方法。當然,將課文第四遍,不是機械式讀,而是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感悟,直到自己做到“心中有丘壑”,才能在課堂上面對預設之外的問題,做到游刃有余地解決,將學生及時從偏離的軌道領回來。
二、因材施教,分層預習
作為有經(jīng)驗的語文老師都知道,要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養(yǎng)成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語文學科中,訓練學生學習能力主要是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據(jù)年級、學習能力的不同,分年級梯級進行培養(yǎng)。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預習,訓練重點主要是字詞的預習;四年級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自學字詞的能力,除了預習字詞,可以設計有效提問的預習,比如針對課文提出“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的問題;五年級的學生,內(nèi)容囊括四年級的預習內(nèi)容,層次還要更高一點,不能還停留在提出問題這個層面,應該嘗試解決問題“讀了課文,我知道了……”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預習能力,所以要設計一些表達自己間接的問題,如“讀了課文,我由此想到了……”等。當然,這是針對大多數(shù)學生是這樣的,還有個別落伍的學生,我們則要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分層進行預習。
三、精心設計,合作探究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璞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彼^的簡單,不是簡略,不是草率,而是避免教師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時“肢解課文”、“滿堂問”。教師在課前,將教學目標進行整合,提煉出一個核心問題,直奔重點,然后在課堂上圍繞核心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文本,感知人物、感悟寫法,并使情感受到熏陶。
四、認真反思,善于總結
反思,指的是教師在完成一節(jié)課堂教學任務后,就自己在課堂上實施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所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可以記錄自己的成功的經(jīng)驗及做法,可以寫下自己的不足及補救措施,可以談一談自己課堂上的體會,也可以記下學生就某一活動中的出色表現(xiàn)等等。認真堅持寫教學反思,及時教學總結經(jīng)驗,不僅是每一位教師專業(yè)化迅速成長的手段,還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措施。
綜上所述,我們只要在課前精讀文本,認真?zhèn)湔n,實施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分層預習課文,課堂上按照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直奔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合作探究學習,課后認真及時進行教學總結,我們就會打造出適合自己的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
[2]《小學語文教學》.
[3]《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此文系課題“開展教學反思,讓小學語文課堂更高效的實踐與探索”階段性成果?!?/p>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南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