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燕
(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中醫(yī)科,四川 成都 610000)
高血壓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此病的發(fā)病率較高。高血壓病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1]。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若長時間存在負性情緒,可影響到其交感神經系統(tǒng),從而影響其血壓水平的控制效果。黃灝梓[2]的研究表明,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護理人員需重點關注其個人的情感體驗,并根據其內心的想法對其進行個性化的引導,這樣可以避免其產生負性情緒。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對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中醫(yī)科收治的45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中醫(yī)情志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間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中醫(yī)科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將這90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參照組和中醫(yī)組。在參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3:22;其年齡的取值范圍在62歲至76歲之間,其年齡的中位為(68.11±2.24)歲;其病程在2年至18年之間,病程的均數(shù)為(12.06±2.15)年。在中醫(yī)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4:21;其年齡的取值范圍在61歲至76歲之間,其年齡的中位為(68.02±2.35)歲;其病程在2年至19年之間,病程的均數(shù)為(12.03±2.0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患者自愿參與本次實踐研究活動,且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2)患者的病情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有關于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
1)患有繼發(fā)性高血壓的患者。2)合并有心、肝、腎等臟器功能性疾病的患者。3)合并有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及腦卒中的患者。4)老年癡呆患者。5)存在智力障礙的患者。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是:1)為患者介紹高血壓發(fā)生的原因、用藥知識及飲食知識等。2)遵醫(yī)囑為患者使用降壓藥進行治療。3)為患者詳細講解降壓藥的用量和服用方法。4)定時為患者測量血壓。在此基礎上,對中醫(yī)組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具體的方法是:中醫(yī)情志護理包括語言開導法、移情易性法、析疑解惑法和情志相勝法。1)使用語言開導法對患者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耐心地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其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及產生負性情緒的原因,然后用正面語言引導其消除負性情緒。告知患者要保持內心平靜。2)使用移情易性法對患者進行護理。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興趣愛好及醫(yī)院的條件等,通過讓其參加各種文體活動、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方式調節(jié)其情緒。3)使用析疑解惑法對患者進行護理。使用溫和的語言為患者介紹對高血壓控制較好患者的治療經驗,并對其進行鼓勵與安慰,以消除其負性情緒。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使其建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4)使用情志相勝法對患者進行護理。情志相勝法是指用一種情志代替另一種情志,從而淡化其原有的情志和情緒,恢復其正常的精神狀態(tài)的一種情志調節(jié)方法。⑴采用五行相克的方法調節(jié)患者的各種負性情緒,并指導其使用正確的方式合理地宣泄其負性情緒。⑵根據患者高血壓的辨證類型,為其選擇合適的音樂來調節(jié)情緒,如為肝腎陰虛型高血壓患者選擇羽調水性音樂,為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選擇微調音樂。讓患者每天聽1次音樂,每次聽30分鐘左右。
觀察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血壓的水平及其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分。1)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進行評分。2)測量并記錄患者血壓的水平。3)在患者出院前,使用調查問卷對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多表示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將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與參照組患者相比,中醫(yī)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 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中醫(yī)組(n=45)62.35±4.33 30.23±4.12 60.12±4.54 39.12±2.76參照組(n=45)62.45±4.66 45.52±4.65 60.44±4.15 45.25±2.34 t值 7.31 7.15 P值 0.000 0.000
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與參照組患者相比,中醫(yī)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的比較(±s)
組別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 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中醫(yī)組(n=45) 97.69±4.12 82.12±1.11 141.55±11.76 120.56±3.26參照組(n=45) 98.01±4.23 93.22±1.32 141.97±12.35 137.02±4.51 t值 1.04 6.12 0.91 6.28 P值 >0.05 0.000 >0.05 0.000
接受護理后,與參照組患者相比,中醫(yī)組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分更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患者(n)整體護理質量評分 健康教育評分 病室管理質量評分中醫(yī)組 45 92.22±2.55 91.23±2.42 93.14±2.34參照組 45 60.21±2.17 61.43±2.53 72.11±2.66 t值 8.54 8.28 7.33 P值 0.000 0.000 0.000
藥物療法是臨床上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治療的常用方法。由于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接受治療的周期較長,且在治療期間其會出現(xiàn)嗜睡、惡心等藥物不良反應,故易使其發(fā)生各種負性情緒,從而影響其血壓水平的控制效果[5]。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只是針對其疾病進行護理,對其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程度不足,從而影響其血壓水平的控制效果。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情緒是影響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的高危因素之一。情緒緊張會導致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上升。情志護理是一種個性化的中醫(yī)特色護理方法。此護理方法是指通過情志疏導和音樂療法等方式讓患者合理地發(fā)泄情緒、舒展身心,從而調和其氣血,消除其負性情緒。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調節(jié)其心理狀態(tài),使其正確地面對疾病,減少其負性情緒的產生。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1)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接受護理后,中醫(yī)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低于參照組患者。這說明,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有效地轉變其負性情緒。2)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接受護理后,中醫(yī)組患者的血壓水平低于參照組患者。這說明,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3)接受護理后,中醫(yī)組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分高于參照組患者。這說明,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可明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筆者認為,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有助于改善其負性情緒,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配合度。另外,中醫(yī)情志護理還彰顯出了人文主義關懷,是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實施中醫(yī)情志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其負性情緒,有效地控制其血壓的水平,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1]荊淑紅,李平,牟善芳,等.高血壓病的中醫(yī)情志護理干預及個體量化健康宣教[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10):1958-1960.
[2]黃灝梓.情志護理配合開天門對高血壓病人康復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7(12):97-98.
[4]王國飛,徐瑩鈞.探討中醫(yī)情志護理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42(5):1102-1104.
[5]高蕓茹,趙志華.中醫(yī)辨證分型情志護理對高血壓病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3,27(10):3419-3420.
[6]穆瑞.中醫(yī)情志護理對高血壓抑郁狀態(tài)的護理效果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