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大班幼兒對音樂是喜聞樂見的,一聽到美妙的音樂,他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扭動身體,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幼兒對音樂的欣賞是停留在表層的。他們沒有深入了解音樂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加強引導,使大班幼兒真正徜徉在音樂世界中。本文嘗試研究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學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幼兒園 大班音樂欣賞教學 對策
一、前言
有人認為,聽覺是引導兒童進入知識殿堂的第一道大門,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從出生起,就進入了聲音的世界。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我們應該將最美好的音樂呈現(xiàn)給孩子們,用充滿美感的音樂去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幼兒園大班幼兒對音樂是喜聞樂見的,一聽到美妙的音樂,他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扭動身體,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幼兒對音樂的欣賞是停留在表層的。他們沒有深入了解音樂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加強引導,使大班幼兒真正徜徉在音樂世界中。本文嘗試研究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學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二、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學的對策
幼兒園的大班幼兒思維更加活躍,情感更加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穩(wěn)定發(fā)展。這一切都為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認為,幼兒園開展音樂欣賞活動,必須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出發(f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結合自己積累的工作經驗,談談我自己在欣賞教學中的做法。
1.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幼兒的集中注意力時間比較短暫,要想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需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至關重要。這種欣賞教學法是將學生置身于與音樂有關的場景中,使學生仿佛處于音樂作品所塑造的環(huán)境中。比如在欣賞《過新年》時,為了提升欣賞趣味性,我在課前精心裝扮了教室。上課時,只見教室里飄揚著美麗的彩帶,圣誕樹上掛著紅彤彤的小燈籠,還掛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毛絨玩具,整個教室洋溢著濃濃的過新年的氣氛。此時,大班幼兒們聆聽著歡快的音樂,感受著教室的布置情景和音樂,完全沉浸在過新年的情境之中,也更能體會《過新年》這首歌曲所傳達的歡快氣氛。
2.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受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字、聲音、圖畫或幻燈片集合在一起,讓孩子通過視覺看到畫面上的情景,以了解欣賞樂曲的主題。如:欣賞《過端午》時,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幼兒們播放人們過端午節(jié)時的場景,出示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圖片,展現(xiàn)大家喜洋洋、熱熱鬧鬧慶端午的場景。看著栩栩如生的畫面,聽著喜氣洋洋的音樂,幼兒們的情緒直接高漲起來了。
3.為幼兒介紹音樂作品的背景
每個音樂作品都有其誕生的背景,尤其是那些經典作品,往往是作者在特殊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為了使幼兒能深入感受作品內涵,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幼兒介紹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升華幼兒對作品的感受。
比如我在引導幼兒欣賞《二泉映月》這首作品時,為幼兒介紹了作曲家的坎坷身世。我告訴幼兒,創(chuàng)作《二泉映月》的作者叫華彥鈞,他在35歲時就雙目失明,為了生活,他不得不以賣唱為生。雖然華彥鈞的身世相當坎坷,但是他沒有向厄運屈服,而是憑著頑強的意志力創(chuàng)作了《二泉映月》。幼兒的心是柔軟的,通過我的介紹,他們對華彥鈞表示了無盡的同情,這時我再引導幼兒欣賞《二泉映月》這首作品,他們對作品中傳達的憂傷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4.帶領幼兒將身體動起來
欣賞必須由感而動,動是為了讓學生參與創(chuàng)造,所以每次“聽”的時候都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動”的機會,這里的“動”包含了動口、動腦、動手、動腳,所有身體器官都可參與,而最重要的是動情,這是孩子從感知音樂到理解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的過程。不同的樂曲引導學生不同的動。如欣賞《騎兵進行曲》時,我讓幼兒們模仿騎馬的動作,用嘴模馬蹄聲;欣賞《四小天鵝》時,我讓幼兒模仿小天鵝跳一跳,自編節(jié)奏譜跟著樂曲拍一拍;欣賞《鴨子伴嘴》時,我讓幼兒用嘴巴、舞板即興模仿鴨子呱呱叫聲,逗一逗,玩一玩,我還讓幼兒用畫圖畫出自己在聽到這首歌曲時的內心感受,看看幼兒是否真正理解了音樂。事實證明,幼兒的智力、技能的形成最初依托于外部的動作,音樂教育是在動態(tài)中進行的,起伏的旋律,鮮明的節(jié)奏,強弱有序的力度,緩急交錯的速度,以及不同的情感交換都能激起兒童形體動作的反應,使兒童動起來。我們教師要多帶領幼兒動起來,切實感受到音樂的活力。
三、結束語
音樂欣賞對豐富兒童的想象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孩子從小就多聽、多看、多想,不僅能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而且更能促進他們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而音樂的想象對大腦來說是一種高級的思維,音樂能抒發(fā)人的感情,能調節(jié)人情感,使人痛而不哭,憂而不傷,喜而不狂,音樂對人有著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我們教師要重視音樂欣賞對大班幼兒的教育作用,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大班幼兒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為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操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岳愛環(huán).聞其聲如見其形——淺談音樂聽力訓練的有效途徑[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3).
[2]葉文菊.淺談音樂課[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3).
[3]胡洪.架起一座通往審美藝術的橋梁——淺談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4).
[4]陳飛.用心聆聽感悟鑒賞音樂以情演唱傳達個人共鳴——小學音樂教學淺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5).
[5]焦淑娟.淺談素質教育背景下發(fā)展音樂教育的作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3).
[6]劉曉峰.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趣味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3).
作者簡介:潘琴(1977.03-),女,漢族,大學本科學歷,現(xiàn)就職于貴州省貴陽市中心實驗幼兒園,幼教系列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