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莉 劉杰 王展 韓占棟
自體表皮移植聯(lián)合白芍總苷治療穩(wěn)定期白癜風的臨床研究
韓莉 劉杰 王展 韓占棟
目的 自體表皮移植聯(lián)合白芍總苷治療穩(wěn)定期白癜風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為白癜風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方法 210例穩(wěn)定期白癜風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10例自體表皮移植聯(lián)合白芍總苷治療,對照組100例單用表皮移植治療,8周后觀察療效并隨訪10個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4%,對照組為84.0%,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46,P=0.031)。結論 自體表皮移植聯(lián)合白芍總苷治療穩(wěn)定期白癜風,療效顯著,治愈率高。
白癜風,穩(wěn)定期;表皮移植;白芍總苷膠囊;治療結果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獲得性色素缺乏性皮膚病,是多基因多因素遺傳疾病,該病在全身各部位可發(fā)生,常見于手指、腕、前臂、顏面、頸項及生殖器周圍。一般膚色越深的人白癜風發(fā)病率越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據(jù)統(tǒng)計我國發(fā)病率為0.1%~2.7%[1],白癜風患者局部色素脫失引起皮膚顏色改變常受到社會歧視,精神緊張焦慮易出現(xiàn)心理疾病,特別是皮損發(fā)生在暴露部位的患者,直接影響他們的社交活動和日常生活。其皮膚癌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病幾率較正常人高。白癜風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發(fā)病機制有許多學說,其中包括自身免疫學說、遺傳學說、氧化應激學說、神經(jīng)化學因子學說等[2]。白癜風發(fā)生與身體免疫功能紊亂有關,這種疾病診斷較易,治療較難。我們采用BFY-11型白癜風治療儀(浙江紹興衛(wèi)星機械廠),配合白芍總苷膠囊(商品名:帕夫林,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0.3g/粒,36粒/盒),聯(lián)合治療穩(wěn)定期白癜風210例,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門診確診的白癜風穩(wěn)定期患者(穩(wěn)定期標準依據(jù)白癜風診療共識2014版[3])210例,男86例,女124例;年齡15~46歲,平均年齡(31.2±1.8)歲;病程3~48個月。皮疹主要發(fā)生于面部、軀干、四肢。21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10例,男48例,女62例;平均年齡(26.8±2.3)歲;對照組100例,男38例,女62例,平均年齡(30.2±1.9)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
1.2.1 入選標準:①符合白癜風的診斷;②年齡15~46歲;③病程3~48個月。
1.2.2 排除標準:①年齡<15歲;②有肝腎功能不全及嚴重心腦血管病史;③孕婦及哺乳期女性;④對白芍總苷過敏者;⑤近六個月皮損有明顯擴大且應用糖皮質激素者;⑥進展期白癜風及瘢痕體質患者;⑦未完成規(guī)定療程而自行退出者;(8)其他不適合納入等情況。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身體檢查,治療前查血、凝血功能、尿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且均正常。治療組白癜風病情處于相對穩(wěn)定后,供皮區(qū)用75%的乙醇進行皮膚消毒,用BFY-11型白癜風治療儀(浙江紹興衛(wèi)星機械廠),在負壓65~75kPa,溫度40℃~41℃對供皮區(qū)吸皰,使吸盤緊貼供皮區(qū)皮膚,時間 40~50min,表皮和真皮分離形成1.0~1.2cm透明的水皰。然后進行白斑皮膚磨削術,磨至表皮下真皮淺層出現(xiàn)篩狀出血,將供皮的皰壁用虹膜剪完整剪下,平鋪于凡士林紗布,刮除表面的纖維蛋白,均勻貼至白斑磨削創(chuàng)面處,用鑷子充分展平,使皮片間排列緊密,不留空隙,壓出滲液和氣泡,再以無菌凡士林紗布覆蓋,紗布包扎10d。術后囑患者減少活動,術前1個月及術后3個月配合白芍總苷膠囊0.6g/次,3次/d,治療8周后觀察療效并隨訪10個月。對照組單純應用白癜風治療儀治療。
1.4 療效判定 痊愈:受皮區(qū)出現(xiàn)較均勻色素斑,移植白斑8周左右全部消退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大于或等于50%;有效:8周后復查時,受皮區(qū)僅見點狀色素沉著斑;無效:治療后觀察8周,受皮區(qū)無色素沉著斑或范圍擴大??傆行?痊愈+顯效+有效。
2.1 2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0%(χ2=4.646,P=0.031)。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n=110,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2例在治療初期有輕度腹瀉,可忍受,堅持治療1周后腹瀉自行緩解。2組在自體表皮移植治療中均有輕微疼痛,均可忍受。供皮區(qū)有暫時性色素沉著,隨訪10個月均消失。
白癜風是一種原發(fā)的、局限性或泛發(fā)性療程長的難治性皮膚黏膜色素脫失性疾病,白癜風也可導致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有研究顯示其與惡性貧血、惡性腫瘤、重癥肌無力以及眼部疾病的發(fā)生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2]。所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將疾病對身體、工作以及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尤其重要。
綜上所述,自體表皮移植患者術中痛苦輕,愈合快,白芍總苷膠囊藥源充足、價格便宜、使用方法簡單,兩者配合治療白癜風能提高移植皮片的復色率和色斑的擴大,適于臨床推廣應用。自體表皮移植聯(lián)合白芍總苷治療穩(wěn)定期白癜風是聯(lián)合治療的一種合理選擇。
1 彭呂嬌,康曉靜.白癜風易感基因的研究進展.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40:393-396.
2SpfitzRA.Recentprogressinthegeneticsofgeneralizedvitiligo.JGenetGenomics,2011,38:271-278.
3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yè)委員會色素病學組.白癜風診療共識2014版.中華皮膚科雜志,2014,47:69-70.
4 李金輝,朱會.自體表皮移植治療白癜風.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2,28:225-226.
5 王小艷,陳星宇,張洪英.白芍總苷在皮膚科中的應用進展.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14:265-264.
6 張宇虹,郭在培倡,焦曉燕,等.白芍總苷作用機理及其在皮膚科的應用.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2,28:109-111.
7 王小霞,余春艷,張英起,等.銀屑病和白癜風患者外周IL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的檢測.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9,25:576-578.
8 自明輝,王競,涂彩霞,等.自癜風患者外周血CIM+CD+25調節(jié)T細胞的檢測.中華皮膚科雜志,2009,42:460-462.
9 葉蓉,聶李平,胡小平,等.白芍總苷聯(lián)合吡美莫司治療散發(fā)型白癜風的臨床療效及相關實驗研究.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12:155-157.
10 侯亮,劉千紅,姚樹青.白芍總苷治療lgA腎病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894-896.
11 宋秀祖,許愛娥,宋秀芬.白癜風患者調節(jié)性T細胞及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的檢測.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95-97.
12 洪為松,傅麗芳,尉曉東,等.自體黑素細胞移植治療243例面頸部白癜風療效及相關因素分析.中華皮膚科雜志,2011,44:277-281.
13 張敬東,董振邦,潘永正,等.自體表皮移植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穩(wěn)定期白癜風的療效觀察.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4,20:30-32.
10.3969/j.issn.1002-7386.2017.05.032 ·論著·
項目來源:衡水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項目(編號:15053)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R
A
1002-7386(2017)05-0749-02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