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娟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患者7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圍術期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手術應激指標、術后并發(fā)癥情況、住院天數(shù)。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天數(shù)為(5.67±0.83)d,短于對照組的(8.18±1.04)d(P<0.05);觀察組建立氣腹后10 min心率、平均動脈壓、血糖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手術結束時心率、平均動脈壓、血糖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81%,低于對照組的35.14%(P<0.05)。結論 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中實施圍手術期整體護理能夠減少手術應激,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37.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a)-0168-03
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在保留子宮完整性及生理功能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已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1-3]。隨著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臨床應用的增多,腹腔鏡治療技術的特殊性需要相應的配套護理措施,對圍術期護理提出更高要求[4-5]。為改善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我院在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實施圍術期整體護理,取得理想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入院順序,按單雙號分為兩組,各37例,觀察組年齡26~48歲,平均(37.63±4.72)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2.42±0.46)年;其中肌壁間肌瘤11例,子宮頸部肌瘤9例,漿膜下肌瘤3例,闊韌帶肌瘤2例,多發(fā)肌瘤12例。對照組年齡25~51歲,平均(37.25±4.22)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2.57±0.38)年;其中肌壁間肌瘤9例,子宮頸部肌瘤10例,漿膜下肌瘤4例,闊韌帶肌瘤3例,多發(fā)肌瘤11例。納入標準:①術前影像學與細胞學檢查確診、術后病理學檢查證實為子宮肌瘤[6];②擬行腹腔鏡切除術;③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子宮內(nèi)膜惡性病變;②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圍術期整體護理,具體包括如下。
1.2.1術前護理 ①健康宣教:制作專門的健康宣教手冊,向患者說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優(yōu)勢,介紹本院成功治療的病例,消除患者的擔憂與顧慮,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提高患者依從性[7]。②心理護理:由通過專門培訓的護理人員對患者情緒狀況進行評估,針對患者存在的情緒問題,給予心理疏導,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指導患者掌握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放松方法,學會放松情緒,減輕心理壓力[8]。③強化術前準備:術前1 d手術室護士到病房進行訪視,告知患者麻醉方法、術中配合、術后注意事項等;做好常規(guī)的備皮等各項術前準備措施,尤其注意徹底清潔臍孔部,防止術后發(fā)生穿刺孔感染;術前3 d開始應用30%潔膚凈液沖洗陰道,沖洗2次/d,防止術后發(fā)生逆行感染。
1.2.2術中護理 患者入室后告知其術中配合要點,緩解患者緊張情緒;為患者雙眼涂眼膏保護,防止由于頭低腳高的手術體位而引起結膜水腫[9];術中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下肢按摩,防止由于長時間的膀胱截石位引起下肢靜脈回流不暢,防止出現(xiàn)下肢神經(jīng)損傷[10]。術中注意保暖,同時做好私密部位的保護,提高患者身體與心理的舒適感。
1.2.3術后護理 ①基礎護理:定時幫助患者變換體位,并給予肢體按摩,防止出現(xiàn)下肢靜脈血栓;對于無不良癥狀的患者,可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促進消化功能的恢復。②飲食護理:指導患者術后6 h開始進食流質食物,正常排便后開始進食半流質食物,1周后可恢復正常飲食;根據(jù)患者營養(yǎng)狀況為其制定合適的食譜。③并發(fā)癥護理:術后24 h內(nèi)加強對腹壁切口的觀察,發(fā)現(xiàn)傷口出血、滲液等,應視情況嚴重程度,采取更換敷料、壓迫止血、縫合止血等適當措施;由于術中建立人工氣腹,可能導致CO2殘留于體內(nèi),引起皮下氣腫、肩背部疼痛等,術后應關心、詢問患者是否出現(xiàn)相關癥狀,對于皮下氣腫明顯的患者,應指導其保持半臥位,并給予低流量吸氧,促進氣體吸收;對于出現(xiàn)肩背部疼痛的患者,應采取按摩、吸氧等措施,促進氣體排出體外。
1.3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手術應激指標、術后并發(fā)癥情況、住院天數(shù)。手術應激指標包括心率、平均動脈壓、血糖水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及住院天數(shù)的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天數(shù)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應激指標的比較
兩組術前1 d心率、平均動脈壓、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建立氣腹后10 min、手術結束時上述指標比術前略有升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建立氣腹后10 min、手術結束時上述指標明顯高于術前及同時間點的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發(fā)生肩背部疼痛3例(8.11%),皮下血腫1例(2.7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81%(4/37);對照組發(fā)生出血1例(2.70%),肩背部疼痛9例(24.32%),皮下血腫3例(8.11%),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5.14%(13/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廣泛應用于臨床,在保留子宮完整性、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等方面顯示出顯著優(yōu)勢。但是,由于腹腔鏡治療應用于臨床的時間較短,多數(shù)患者對該手術方式缺乏了解,心理負擔較重,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對治療產(chǎn)生不良影響[11];另外,腹腔鏡手術由于氣腹、麻醉等因素的影響,對患者的循環(huán)功能、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存在一定的影響[12],術后存在一定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臨床護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是影響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天數(shù)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建立氣腹后10 min心率、平均動脈壓、血糖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手術結束時心率、平均動脈壓、血糖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81%,低于對照組的35.14%,表明實施圍術期整體護理能夠減輕患者手術應激,促進術后康復。分析其原因:①通過術中進行健康宣教,并針對患者存在的情緒問題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擔憂與顧慮,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從而有效減輕患者面對手術產(chǎn)生的心理應激,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13]。②術前嚴密觀察病情,做好各項手術準備措施,術后加強監(jiān)護,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減少并發(fā)癥[6]。③改變以往單純的因病施護模式,從心理、生理、社會等方面滿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獲得最優(yōu)的護理,從而有利于促進術后康復[14]。④通過術前、術中、術后全程的優(yōu)質護理,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有效促進術后康復,縮短術后住院時間[15]。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中實施圍手術期整體護理能夠減少手術應激,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程德珍.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33):4571-4572.
[2]范春芳.臨床護理路徑對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效果與評價[J].中外醫(yī)療,2012,(36):160-161.
[3]姬霞.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36):17-19.
[4]李玉紅,李梅華,何娟華,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10):81-82.
[5]徐興國,許忠玲.鹽酸右美托咪定對CO2氣腹下腹腔鏡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江蘇醫(yī)藥,2011,37(2):225-226.
[6]劉美荊,黃媛彥,李海英.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8):1689-1692.
[7]王震秋,陳靜宜.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 (3):366-368.
[8]夏玲華.優(yōu)質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5):816-818.
[9]聶曉偉,談勇,錢云.中國婦女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患病率的薈萃分析[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4):48-50.
[10]孫先紅,王艷梅,莊翠芳.子宮肌瘤切除術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3(13):352-354.
[11]曾映瓊,張麗蓉,何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手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19-21.
[12]李小紅,楊求成,楊小玲.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17):143-144.
[13]林葉玲,馮彤玉,吳瓊嬌.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應用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6(15):185-186.
[14]曹文學,金曉紅,陸金美,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4(16):172-173.
[15]徐薔.護理干預對腹腔鏡手術后婦科腫瘤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2):247-248.
(收稿日期:2016-10-28 本文編輯:顧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