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超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相關指標檢測的意義。方法 4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冠心病組, 同期進行體檢的2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血小板相關參數、心肌標志物水平進行比較。結果 冠心病組中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RDW)(13.78±0.73)%、(14.10±1.41)%均高于對照組(13.08±0.5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DW高于心絞痛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對照組的血小板計數(PLT)、血小板壓積(PCT)、血小板平均體積(MPV)、血小板分布寬度(PDW)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中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鈣蛋白I(cTnI)、心肌肌鈣蛋白T(cTnT)、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cTnT、hs-cTnT、CK-MB水平高于心絞痛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相關指標中RDW增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預后, cTnI水平提升標志著患者心肌損傷。
【關鍵詞】 冠心??;血液檢驗相關指標;檢測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15
Detection analysis of blood tests related index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YANG Hong-chao.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Fushun Mining Bureau General Hospital, Fushun 113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significance of blood tests related index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Methods There were 40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and concurrent 20 healthy people for body examination as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lood platelet indicators, cardiac markers level in two study subjects. Results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had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13.78±0.73)% and (14.10±1.41)%,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13.08±0.51)%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DW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Al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latelet count (PLT), platelet hematocrit (PCT),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and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in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had higher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cardiac troponin T (cTnT), 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 (hs-cTnT) and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CK-MB)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TnI, cTnT, hs-cTnT and CK-MB level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Al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creasing RDW will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o a certain extent in blood tests related indexes, and increasing cTnI level is a sign of myocardial damage in patients.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lood tests related indexes; Detection analysis
近年來, 人們的生活習慣發(fā)生了巨大改變, 通常情況下有較多的脂肪及糖存在于攝入的食物中, 該類食物通常為高熱量食物, 人食用后一方面會身體發(fā)胖, 另一方面還會長期提升血液中脂肪及糖含量, 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發(fā)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近年來, 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日益提升, 發(fā)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為飲食習慣改變, 另一方面為生活壓力增大。中年婦女是其中一個高發(fā)人群。臨床診斷發(fā)現[1-4], 和健康人員相比, 冠心病患者具有不同的血液檢測相關數據, 因此在判斷患者病情的過程中可以將血液檢測數據充分利用起來。本研究探討了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相關指標檢測意義,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作為冠心病組, 所有患者均經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及國際冠心病分類標準, 均知情同意;將有肝腎功能不全、甲狀腺病變及其他心臟病等患者排除在外。其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齡42~84歲, 平均年齡(66.6± 10.3)歲;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4.2±2.0)年。在疾病類型方面, 20例患者為心絞痛, 20例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另選取同期來本院進行體檢的2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11例, 女9例, 年齡43~84歲, 平均年齡(67.2±10.1)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應用XE-21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Sysmex公司)、E170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全自動分析儀、P800生化全自動分析儀(Roche公司)、VITROS ECIQ生化分析儀(強生公司)及原裝配套試劑、質控物, 廠家對分析系統(tǒng)進行校準后每天進行質控, 在此過程中將配套質控物充分利用起來, 質控裝填下檢測實驗標本, 在此過程中將檢測系統(tǒng)充分利用起來, 記錄下實驗數據。體檢時督促對照組人員清晨空腹, 抽取其2 ml血標本, 2 h內完成測定, 將其PLT、PCT、MPV、PDW、RDW、cTnI、cTnT、hs-cTnT、CK-MB值詳細記錄下來。急診時將冠心病組患者的血標本抽取出來, 1 h內完成檢測。PLT、PCT、MPV、PDW、RDW、cTnI、cTnT、hs-cTnT、
CK-MB的正常參考值[2]分別為:(100~300)×109/L、0.108%~ 0.272%、7.8~11.0 fl、11.6%~13.7%、15.5%~18.1%、0.000~0.034 μg/L、
0.000~0.010 μg/L、0.000~0.014 μg/L、0~24 IU/L。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研究對象的血小板相關參數比較 冠心病組中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DW均高于對照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DW高于心絞痛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對照組的PLT、PCT、MPV、PDW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研究對象的心肌標志物水平比較 冠心病組中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cTnT、hs-cTnT、CK-M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cTnT、hs-cTnT、
CK-MB水平高于心絞痛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屬于一種心臟病, 誘發(fā)因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發(fā)生機制為心臟供血及營養(yǎng)在動脈血流不通暢的情況下不足, 進而造成心肌細胞壞死, 對患者的心臟正常運作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5-8]。臨床在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應該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將準確的預后方案選取出來, 只有這樣才能使患者治療后康復階段良好的恢復效果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檢測患者的血液指標能夠將患者的病情推斷出來, 進而為對預后方法的合理選擇提供有效依據。相關醫(yī)學研究表明[9-11], 患者的血壓檢測數據受到其病情直接而深刻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表明, 冠心病組中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DW均高于對照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DW高于心絞痛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對照組的PLT、PCT、MPV、PDW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中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cTnT、hs-cTnT、CK-M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cTnT、hs-cTnT、CK-MB水平高于心絞痛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和相關醫(yī)學研究[12-15]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相關指標中RDW增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預后, cTnI水平提升標志著患者心肌損傷, 值得臨床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1] 王蓓麗, 孫林, 潘柏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檢驗醫(yī)學, 2013, 28(11):975-980.
[2] 王琦.紅細胞分布寬度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研究進展.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3, 34(6):791-794.
[3] 李龍強.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分析.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4, 12(5):65-66.
[4] 張志紅.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相關指標檢測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11):164.
[5] 丁弘.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的相關指標檢測.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4, 20(5):710-711.
[6] 李少蘭.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測指標結果分析. 當代醫(yī)學, 2014(25):87-88.
[7] 李國杰.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的相關指標檢測. 醫(yī)學信息, 2015(23):206.
[8] 邸滿喜. 108例冠心病患者血脂檢測結果分析.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7(24):3274-3275.
[9] 姬延平.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指標臨床價值160例分析. 藥物與人, 2014(4):202.
[10] 汪倩影.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相關指標檢測研究. 現代婦女(醫(yī)學前沿), 2015(2):350-351.
[11] 歐陽連國.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的相關指標檢測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4(17):165.
[12] 陽華鵬.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的相關指標研究. 大家健康旬刊, 2014(2):6.
[13] 韋勇.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驗的相關指標研究.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8):127.
[14] 王奇, 王煥成, 劉靜. 329例冠心病患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1, 19(2):162-163.
[15] 袁舟亮, 徐元宏, 胡安群, 等. 幾種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2, 47(6):684-687.
[收稿日期: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