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鳳英
語文教學的魅力,在于充滿傳統(tǒng)、人文、思想的熏陶,更有五千年教育文化的積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學習過程過于刻板,導致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只能停留在課本表層知識的學習上。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信息化迅猛發(fā)展的當代,筆者常常想:怎樣才能讓莘莘學子愛上語文,做到如先賢教育的“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而又能使學生樂在其中?
快樂的源泉在于創(chuàng)新,如何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中活躍起來,是筆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互動教學,平等教育
新課程改革重新定位了教師的位置,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組織引導者又是思維的總結(jié)者和集中者。老師要從講臺走下來,融入學生之中,發(fā)掘教學的新思維和新角度。
互動教學不是過去的“我教你學”,也不能簡單理解為“我說、你說、大家說”,關鍵在于教師要圍繞課堂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既不呆板,又不混亂。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活躍有序、靈而不亂。
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七冊《新型玻璃》前,筆者先設計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借助各種資源,自己尋找答案:“①現(xiàn)在有些什么樣的新型玻璃?它們主要用在什么地方?②新型玻璃有哪些特點和作用?與一般玻璃相比,又有什么優(yōu)勢?③對照課本上介紹的五種新型玻璃,你們找到的新型玻璃與它們有哪些不同?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整合了學生收集的資料,描述了各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加強,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高漲。
二、保護自我,樂趣叢生
學生活潑的個性需要受到保護,他們只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認可,才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天性,才能感受到教與學的樂趣。每位學生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師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平等互動的教學氛圍,通過靈活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共同進步。
在教學生僻的字詞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能很早就已掌握了,但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不能馬上掌握。于是,筆者運用游戲教學法,幫助他們加強記憶。如開展成語大賽、漢字聽寫等競賽,組織小組比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興趣盎然,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也會印象深刻。在游戲中,學生都翹首以盼,樂趣叢生。
三、自主探究,挖掘個性
個性化教育是新時期教育最值得探究的領域之一。每位學生都是具有自我個性的主體,會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解釋問題。新課程改革推進后,筆者決定做一些嘗試,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
如在教學《完璧歸趙》時,筆者組織學生表演了一個課堂小品,讓學生分組表演,表演要體現(xiàn)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學生根據(jù)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自由發(fā)揮,表演可謂是精彩紛呈,學生不僅發(fā)揮了自己的個性,也表現(xiàn)出文章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樣的課堂妙趣橫生。在課堂結(jié)束前,全班學生一起評出了優(yōu)秀表演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
四、開拓思維,充滿童真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并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從具象思維向理性思維轉(zhuǎn)變的能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
如在教學《訪問環(huán)保專家方博士》時,筆者從環(huán)保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討論,除了水資源問題外,我們還有哪些環(huán)境問題,并引申到如果環(huán)境繼續(xù)惡劣,如何加強保護和改造環(huán)境。在回顧這些問題時,學生充分展現(xiàn)了想象力。有的學生說:“地球的臭氧層就有凈化空氣的功能?!庇械膶W生說:“現(xiàn)在的霧霾其實收集起來是可以做建筑材料的,甚至還可以提煉鉆石?!闭n堂上,學生們熱烈討論,不僅發(fā)現(xiàn)了身邊的污染現(xiàn)象,更引發(fā)了他們認真思索,一個個生動的想象既意義深刻,又充滿著童真童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讓學生明白了自己肩負的責任。
新課程改革給每位教師提供了新鮮活力,語文教師更是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江西省豐城市拖船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