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要保護、呵護小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興趣。而課外探究教學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探究性,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同時能夠有效地彌補課內教學的時間、空間局限性的不足,讓學生的知識、思維得以更廣泛地延伸。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對小學科學課外探究的有效延伸進行探討。
科學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神秘色彩,對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課堂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只是依靠課堂教學,很難滿足學生對科學知識的需求。因此,教師需要將課題延展到課外,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探究活動。作為科學教師,在課內教學結束后,要更加注意將科學知識延伸,引導學生更深入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在課外探索中有更全面的發(fā)展。
一、基于學生興趣延伸探究內容,激發(fā)學生探究動力
如果以“興趣”作為學生的老師,將會收到不可思議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需要下意識地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角度,延伸課題內容,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依據(jù)具體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學情延伸探究內容,讓學生能夠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以其實踐性激發(fā)學生探究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指南針”后,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完指南針的相關知識內容后,發(fā)現(xiàn)學生對指南針的知識還有很大的興趣。但由于課堂時間的有限性,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于是教師就利用學生對指南針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后繼續(xù)探究,延伸探究內容。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對指南針的知識有了一些了解和認識,相信你們在生活中也經(jīng)??吹街改厢?,現(xiàn)在給你們布置一個小的實踐作業(yè),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小指南針,下節(jié)課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看看哪位同學制作最完美。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都很興奮地制作指南針,并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選擇了磁化鋼針作為指南針的制作材料,并確定鋼針的南極、北極。之后,學生開始安裝磁針,在安裝的過程中不斷地嘗試尋找讓磁針水平旋轉的方法。學生在課下探究中,表現(xiàn)得異常積極,很主動地進入到探索中,在探究中開動思維,成功地制做出一個真正的指南針。教師為學生延伸探究內容,引導學生探究,實際上讓學生自己完成下一節(jié)“制作一個指南針”課題,間接地加快了教學步伐,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
案例中,學生的探究過程就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很好地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體驗探究過程,感受知識的生成過程。此外,學生在操作中不僅鞏固課堂內容,還很好地進行了延伸學習,在無形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內容。
二、基于學生合作延伸課外探究,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相互合作,合作的意義重大,它有時能夠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學生的合作意識需要從小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的機會,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基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引導學生延伸課外探究,在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合作交流。
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更快更好地得到了探究結果,完成了探究任務。同時在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進行更多的探索,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直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基于學生生活延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小學科學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而且也被應用于生活。生活中大量的學習資源,教師應該善于開發(fā)、利用,以激活學生探究動力,提高學生探究能力。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可以基于學生生活實際開展延伸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科學內容在課外探究活動中得以延伸,深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一天的垃圾”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和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了簡單的學習后,并沒有就此結束對這些知識的教學,而是選擇讓學生在課下更進一步研究。通過延伸探究,讓學生能夠將這些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將課堂中所學的科學知識內容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同時,從生活實際中了解到更多。師:我們對生活中一天的垃圾狀況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請同學們在課下,繼續(xù)尋找我們在課堂中沒有說到的一些垃圾,并進行延伸探究,面對這些垃圾我們有什么好的方法對其進行處理。學生在接收到教師的任務后,在課下自己的生活中變得更加細心,更加地留意自己生活中的垃圾問題,并且努力去尋找好的方法來處理這些垃圾,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在探究的過程中,有的學生選擇觀察平時大家的處理方法;有的學生與父母進行溝通;還有的學生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自己搜尋資料;還有的學生通過真正的實踐操作進行探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時會無形中了解到更多的科學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直接地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學生會在探究中了解到垃圾對我們造成的許多危害,無形中激發(fā)了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總之,作為小學科學教師,要充分利用科學這一學科的精彩魅力,激起學生的探索的熱情,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探究平臺,讓學生在探究中將科學知識延伸,促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永聯(lián)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