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東
(鄒平縣明集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濱州 256200)
本次研究以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156例患者治療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癥狀均表現(xiàn)為Ⅱ型糖尿病,與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相符。排除:由于肝病、心力衰竭以及急性慢性腎炎導致的低蛋白血癥、浮腫。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對照組(n=78例)和觀察組(n=78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有男51例,女27例;平均年齡(50.5±4.8)歲;平均病程(9.2±1.68)年;對照組中,男53例,女25例;平均年齡(49.8±3.6)歲;平均病程(8.8±1.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類藥物纈沙坦聯(lián)合雷公藤多甙進行治療。使用方法:纈沙坦40 mg/次,1次/d;對患者血壓和腎功能進行觀察,依照結(jié)果緩慢增加使用劑量,最高劑量為80 mg,1次/d;雷公藤多甙,20 mg/次,3次/d。對照組僅采用纈沙坦治療,方法同觀察組。對所有患者觀察6個月,收縮壓控制為100~130 mmHg,舒張壓控制為70~80 mmHg。若患者治療后的血液并未達到控制標準,則給予CCB制劑,或者給予美托洛爾。對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合理控制飲食,依照病情使用口服降糖藥或者皮下注射胰島素等治療。
觀察所有研究對象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治療后6個月的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腎功能。
評價治療效果,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且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超過50%;BUN、SCr降低幅度超過30%;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但24 h尿蛋白定量和腎功能各項指標降低幅度未達到標準;無效:以上兩種標準均未達到,甚至出現(xiàn)疾病惡化趨勢[1]。
本次研究所選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9.0,對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來表示,用t來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則采用%來表示,用χ2來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相關(guān)治療,治療前觀察組的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白、SCr、伴高血壓比分別為(4.41±0.65)g/d、(22.4±3.56)g/L、(81.7±11.21)μmol/L、80%, 對照組各項指標分別為(4.2±0.55)g/d、(22.6±3.37)g/L、(79.3±12.26)μmol/L、76%。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治療后6個月尿蛋白定量分別為(4.41±0.65)、(2.65±0.46)、(1.58±0.72)g/d,與對照組(4.2±0.55)、(3.55±0.39)、(2.92±0.64)g/d 相比,均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各個時間段內(nèi)血漿白蛋白分別為(22.4±3.56)、(26.31±3.41)、(31.11±3.88)g/L,與 對 照 組(22.6±3.37)、(23.11±3.26)、(26.21±8.45)g/L相比均明顯較高(P<0.05);觀察組各個時間SCr分別 為(81.7±11.21)、(84.21±8.71)、(84.71±8.48)μmol/L,與對照組各個時間段(79.3±12.26)、(79.67±9.45)、(82.75±8.86)μmol/L相比同樣具有顯著差異(P<0.0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通過采取雷公藤多甙聯(lián)合ARB類制劑進行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3個月和6個月的白蛋白明顯增高,尿蛋白顯著降低,腎功能表現(xiàn)良好;且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15%,均證實了采取此方式治療的有效性,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一致,ARB聯(lián)合雷公藤多甙的治療方式在治療腎病中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1] 陳暉,曹昉,李雄,等.嗎替麥考酚酯聯(lián)合雷公藤多苷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療效及對腎功能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5,14(4):36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