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東元
摘 要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要求來看,寬容仍具有現實意義。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是一種仁慈,是一種欣賞,是一種尊重,是一種期待,是一種理解,是一種關愛。不過,要用好寬容這一教育方式,必須注意思想上要寬容、時間上要寬容、態(tài)度上要寬容、條件上要寬容。“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教師們教育的核心理念。因此,愛學生就請寬容他們。
關鍵詞 教育 寬容 學生
俗話說:“仁者無敵”,其實質就是寬容善待別人??鬃釉疲骸斑^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币晃徽苋艘舱f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
哲人之言無疑是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是的,有時候,學生犯了錯誤,大多數都會后悔,希望得到寬容、諒解。
“諒解也是教育。”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說過。對別人的過錯能寬容原諒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優(yōu)秀的教師都善于以自己的寬容,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變成學生心目中可親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從而順利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靈。從今天提倡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要求來看,說一說寬容仍具有現實意義。總結班主任工作的點滴體會,老師得出以下幾點感受:
1寬容是一種理解
正值天真爛漫年齡的學生,他們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黑點”——不時會犯或輕或重的錯誤。而有些教師,又總是在苦苦地追求著學生的那種“白璧無瑕”的完美境界。學生一時成績不好,他們往往采用簡單粗暴甚至體罰的方法對付孩子;學生一時不聽話,他們就氣憤不已,吹胡子瞪眼;孩子一時做得不合己意,他們經常隨口而出:“怎么這么笨”……久而久之,學生不論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個框框內,如同驚弓之鳥,不敢越“雷池半步”。
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理解,能傾聽他們的心里話,為他們排憂解難。適時的傾聽,平等的交流,勝似長篇大論的勸說。教師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學生,理解學生,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實現心與心的溝通,只有寬容的教育氛圍也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個性發(fā)展。
2寬容是一種激勵
一個學生就是一個新鮮豐富的世界,老師懷有寬容心,該批評的善意批評,該規(guī)勸的好言相助,該諒解的誠心諒解。慈善的面孔、溫和的笑容、文雅的舉動、親切的話語……這是寬容的外在表觀,比之聲色俱歷的“嚴格”,它無疑更具親和力和說服力。事實證明,他往往更能取得教育的實效。當然,寬容的前提是那些可寬容的人或事,寬容不是去應付,而是教師人格素養(yǎng)的體現,寬容意味著是用心對心去包容,去化解。寬容,是一種積極有效的高層次的教育態(tài)度。他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虛懷若谷,淡泊名利,以博大的胸懷,給學生一個好心情,讓他們心中充滿陽光。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一種人格完善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本身人格力量的影響,教師的人格力量來取決于自己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美統(tǒng)一。
仔細琢磨,我發(fā)現能以平常心去包容、化解學生的過錯,用尊重、理解和信任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并衍生出新的走向成功的能量。
3寬容是一種尊重
學生年齡小,容易犯錯誤。當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不是抓住不放,而是給予更多的容忍和理解。一般情況下,教師是找學生個別談心,而不是讓他的錯誤“大白于天下”,讓他在同學面前沒面子。雖然他們告別了兒童時代,步入少年,自以為已經長大,但好多認識還處于朦朧狀態(tài)。隨著年齡的增長,快樂與煩惱也在增長。這時候日記成了教師和學生溝通的主要形式。到了青春萌動期,女孩的心思漸漸細膩起來,解不開的心結也多了,在老師們的日記交流中,有老師對她們的理解與尊重,有鼓勵與安慰,也有暗示與引導。老師們一起快樂著、煩惱著。
現在與時俱進的新課程標準已經應運而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雨果說,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教師不會因為寬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師也不會因為粗暴而平添尊嚴。寬容的教師深諳教育的藝術,"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對學生以誠懇為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如沐春風;寬容的教師潤物無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形成文明的舉止和高尚的人格;寬容的教師修養(yǎng)有素、魅力無窮,它對下一代的成長極為有益。因此,愛孩子就請寬容孩子!就像一首小詩所說的:
土地寬容了種子,擁有了收獲;
大海寬容了江河,擁有了浩瀚;
天空寬容了云霞,擁有了神采;
人生寬容了遺憾,擁有了未來。
有原則地寬容學生,完全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正在而且必將使老師們的教育在新的時期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美麗——一種跨越歷史的美麗、一種永恒的美麗!愿每一條春蠶都吐出亮麗的繭絲,愿每一支紅燭都閃耀出燦爛的光芒!
參考文獻
[1] 埃里?!じヂ迥?愛的教育[M].
[2] 讓·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原理[M].1970.
[3] 陳耀宇,徐立鳳.寬容的魅力[J].班主任之友,2001.
[4] 李玉萍.一份特別教案——教育藝術案例與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