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謝晗,韓鵬昭,盧心愿,李公春
工程師園地
苯甲酸的綠色合成*
王楠,謝晗,韓鵬昭,盧心愿,李公春*
(許昌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化學生物傳感與檢測重點實驗室,河南許昌461000)
在鎢酸鈉、磺基水楊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催化下,以苯甲醇為原料,用30%H2O2作為氧化劑,合成了苯甲酸。研究了反應時間、H2O2用量和催化劑對反應產(chǎn)率的影響。實驗給出了綠色合成苯甲酸方法,適合學生開設有機化學實驗。
苯甲酸;過氧化氫;合成;綠色化學
苯甲酸俗名安息香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食品工業(yè)、合成樹脂、染料工業(yè)、醫(yī)藥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工業(yè)上苯甲酸是在鈷、錳等催化劑存在下用空氣氧化甲苯制得,或由鄰苯二甲酸酐水解脫羧制得[1]。苯甲酸的實驗室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高錳酸鉀氧化法[2-9]和雙氧水氧化法[10-17]。苯甲腈的水解、苯甲醛的歧化反應、苯甲酸酯的水解等也可以用于合成苯甲酸。
隨著人類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日趨嚴重,化學面臨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的巨大挑戰(zhàn),由此產(chǎn)生了“綠色化學”的理念和方向。綠色化學從概念上來講,就是指用化學技術和方法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對周圍環(huán)境有害的物質,有效利用原料,追求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chǎn)物。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實現(xiàn)實驗內(nèi)容的綠色化,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些都是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過氧化氫在生產(chǎn)和使用上都比較方便,是催化氧化合成反應中很理想的清潔氧化劑。H2O2可以代替高污染的強氧化劑,能夠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酸。本文采用Na2WO4、磺基水楊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催化下用30%過氧化氫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酸,方法簡便可行,可以作為綠色有機化學合成實驗的教學內(nèi)容。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FTIR-650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天津市港東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SZCL-2A型數(shù)顯智能控溫磁力攪拌器(鞏義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SHZ-D(Ⅲ)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鞏義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苯甲醇;30%H2O2;鎢酸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磺基水楊酸。
1.2 實驗步驟
在10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0.37gNa2WO4,0.17g磺基水楊酸,0.03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5.4 g苯甲醇和20 mL30%H2O2溶液,之后連接好球形冷凝管,先在磁力攪拌器上劇烈攪拌5 min,然后打開加熱開關,在攪拌下回流反應4 h。冷卻到室溫后,再用冰水冷卻,減壓抽濾,得到白色晶體,用少量冰水洗滌,干燥后得產(chǎn)物4.42g,產(chǎn)率71.3%。
2.1紅外光譜測定
苯甲酸在FTIR-65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上用KBr壓片法進行了紅外光譜測試,所得紅外光譜見圖1。
圖1苯甲酸的紅外光譜圖Fig.1FTIR spectra of benzoic acid
圖1 為苯甲酸的紅外光譜圖。1689.34 cm-1歸屬為羰基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602.23,1583.49,1453.68cm-1歸屬為苯環(huán)的振動吸收峰,1424.16cm-1歸屬為碳氧單鍵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938.82cm-1歸屬為碳氧單鍵C-O的彎曲振動吸收峰。這些紅外光譜圖的特征符合苯甲酸特點,與標準圖譜一致[18]。
2.2 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的影響
在5.4 g苯甲醇,20 mLH2O2,0.37gNa2NO4,0.17g磺基水楊酸,0.03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實驗條件下,改變回流反應時間,研究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的影響Tab.1Effect of reaction time for synthesis of benzoic acid
實驗結果表明,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有影響,2~4h時,產(chǎn)率變化不大,但產(chǎn)品形狀有明顯差別,反應4h得到無色鱗片狀固體,其它反應時間的產(chǎn)品有顏色,可能是純度不高引起的。而反應時間為1 h時,苯甲酸產(chǎn)率已大幅降低??赡芊磻獣r間短,苯甲醇沒有被充分氧化。
2.3 H2O2用量對產(chǎn)率的影響
在5.4g苯甲醇,0.37g Na2WO4,0.17g磺基水楊酸,0.03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回流反應3h的實驗條件下,改變30%H2O2的用量,研究H2O2的用量對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表2。
表2 H2O2用量對產(chǎn)率的影響Tab.2Effect of the amount of hydrogen peroxide for synthesis of benzoic acid
實驗結果表明,改變H2O2的用量對苯甲酸產(chǎn)率影響不大,適當增加氧化劑H2O2的量對產(chǎn)品的形狀有較好影響,可能是增加H2O2量對苯甲酸的生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4催化劑對產(chǎn)率的影響在5.4g苯甲醇,20mL H2O2,回流反應3h的實驗條件下,改變催化劑,以0.37g Na2WO4、0.17g磺基水楊酸和0.03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基準量,研究催化劑對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催化劑對產(chǎn)率的影響Tab.3Effect of catalysts for synthesis of benzoic acid
實驗結果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催化劑確實對反應的進行有催化作用,且以Na2WO4作為本反應催化劑的作用最大,磺基水楊酸的作用次之。相轉移催化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作用不大,這主要是因為苯甲醇在沸水中的溶解度比較大,苯甲醇在100℃的溶解度為5.9g。不加催化劑,反應不能夠發(fā)生,得不到產(chǎn)品苯甲酸。對于一定量的反應物來說,催化劑的量對其產(chǎn)率影響不大,因此,0.05mol苯甲醇搭配0.37g鎢酸鈉,0.17g磺基水楊酸,0.03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反應最佳配比及用量。
在Na2WO4、磺基水楊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催化下,以苯甲醇為原料,用30%H2O2作為氧化劑合成苯甲酸,可以得到較好的產(chǎn)率。這種綠色合成苯甲酸方法簡單方便,適合學生開設有機化學實驗。
[1]張明森,黃鳳興,梁澤生,等.精細有機化工中間體全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757-758.
[2]高占先.有機化學實驗(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8-110.
[3]朱紅軍,王錦堂.有機化學微型實驗[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68-69.
[4]農(nóng)蘭平,余梅,黃艷仙.相轉移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的研究[J].廣州化工,2013,41(18):98-99.
[5]馮喜蘭,祝勇.苯甲酸合成實驗教學的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29(4):78-81.
[6]王龍彪,楊盟輝,李孝瓊,等.微波輻射合成苯甲酸[J].廣東化工, 2009,36(11):34+51.
[7]顏蕓,羅志剛,劉有芹,等.苯甲酸合成實驗的探究[J].廣東化工, 2008,35(12):20-22.
[8]鐘書明,蔡成翔,張艷軍,等.苯甲酸合成教學實驗中投料方式的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4,29(8):34-36.
[9]朱鳳祥,張彥嶺,彭秋瑾,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催化合成苯甲酸[J].浙江化工,2009,41(4),8-9.
[10]王曉麗,姜恒,宮紅,等.四丁基溴化銨催化H2O2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J].化工科技,2004,12(5):28-30.
[11]孫輝,李亞紅,姜文清.過氧化氫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8):14-17,44.
[12]關昶,劉曉虎,丁斌,等.磷鉬酸哌啶鹽催化合成苯甲酸工藝研究[J].化工中間體,2011,11(12):23-26.
[13]李貴賢,張燁紅,毛志紅,等.磷鉬雜多酸季銨鹽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9,26(7):25-28.
[14]于麗穎,吉慧杰,王悅虹.過氧化氫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J].遼寧化工,2008,37(12):799-800.
[15]馮冬然,張光霞,殷利河,等.過氧化氫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8(6): 32-33.
[16]郭飛燕,紀明慧,舒火明,等.磷鎢酸季銨鹽催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酸[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3): 297-299.
[17]紀明慧,李華明,舒火明,等.雜多酸催化苯甲醛氧化合成苯甲酸[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8(4): 351-353.
[18]王清廉,李瀛,高坤,等.有機化學實驗(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3.
Green synthesis of benzoic acid*
WANG Nan,XIE Han,HAN Peng-zhao,LU Xin-yuan,LI Gong-chun*
(Key laboratory of Chemo/Biosensing and Detectio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 461000,China)
Benzoic acid was synthesized by sodium tungstic and sulfosalicylic acid catalyzed oxidation benzyl alcohol with 30%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as a phase transfer catalyst.The method of green synthesis of benzoic acid,it is suitable for students'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hydrogen peroxide;benzoic acid;synthesis;green chemistry
10.16247/j.cnki.23-1171/tq.20170269
2016-12-03
許昌學院轉型發(fā)展特色項目資助
王楠(1995-),男,在讀本科生。
李公春(1971-),男,副教授,主要從事有機合成和藥物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