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汽車制動失效與制動不良是汽車液壓制動系統的常見故障,熟悉該故障的現象及其原因,并掌握其排除方法,對預防和減少車輛事故非常必要。本文將闡述汽車液壓制動系制動失效與制動不良的故障檢修。
【關鍵詞】汽車 制動系 失效 制動不良
一、制動失效
1.故障現象
汽車行駛中,迅速將制動踏板踩到底卻不能減速,連續(xù)多次踩下制動踏板,無制動作用。
2.故障原因
(1)制動液不足或沒有制動液。
(2)制動主缸或輪缸密封圈磨損嚴重或破損。
(3)制動管路破裂或接頭松脫漏油。
(4)制動系統中有大量空氣。
(5)制動踏板與制動主缸的連接松脫。
3.故障診斷與排除
(1)檢查儲液罐液面。制動液液面應位于標記“Min”與“Max”之間,無制動液或制動液過少應及時添加補充。
(2)檢查制動管路有無漏油現象,管路破裂漏油應予以更換;各油管接頭松動漏油,需重新緊固密封。
(3)檢查制動踏板與制動主缸的連接情況,若松脫應重新連接緊固。
(4)上述檢查正常時,可踩動制動踏板,檢查放氣螺釘的出油情況。出油時有氣泡,應進行放氣;出油無力或不出油,表明主缸工作不良,應予更換;出油急促有力,表明故障在制動輪缸,應更換輪缸密封圈。圖1所示液壓制動系制動拖滯常見故障原因的診斷流程。
二、制動效能不良
1.故障現象
汽車行駛中踩下制動踏板時,不能產生足夠的制動力,制動減速度小,制動距離過長。
2.故障原因
(1)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大。
(2)制動系統中有堵塞或漏油現象。
(3)制動系統中有空氣,制動液質量差。
(4)制動蹄摩擦片磨損嚴重、表面沾有油污、破損、鉚釘外露等。
(5)制動間隙過大,間隙自調裝置失效。
(6)制動鼓或制動盤磨損、變形、出現溝槽等。
(7)真空助力器膜片破裂,閥門密封不良,真空管漏氣,真空單向閥失效等。
(8)制動主缸活塞磨損,.皮碗老化、破裂等。
(9)制動輪缸密封圈損壞,活塞磨損,回位彈簧過軟等。
3.故障診斷與排除
(1)檢查儲液罐液面高度,不足應及時添加補充。
(2)檢查踏板自由行程,過大應予調整。
(3)制動器低溫工作正常,高溫工作不良,說明制動液質量不符合要求,引起制動液高溫汽化現象,應更換制動液。
(4)連續(xù)踩動制動踏板,觀察踏板的變化情況
①踩下制動踏板時有彈性感,說明制動系統中混有空氣,應進行放氣。
②踩下制動踏板時,感覺較硬,制動仍然無力,可檢查放氣螺釘出油情況。若出油無力,表明制動管路有堵塞現象或主缸活塞有卡滯現象,應檢查管路或更換主缸;若出油急促有力,表明輪缸活塞卡滯或制動器有故障,應檢修輪缸,拆檢制動器,視情更換制動蹄和制動塊,修復制動鼓和制動盤。
③連續(xù)踩動幾次制動踏板,使踏板高度升高后,用力將其踩住。制動踏板若有緩慢或迅速下降現象,說明制動管路有滲漏部位或輪缸密封圈損壞,應檢修管路,更換輪缸密封圈。
④連續(xù)踩動幾次制動踏板,仍感覺踏板低而軟,應檢查并疏通主缸進油孔及儲液罐空氣孔。
⑤踩動制動踏板時出現金屬撞擊聲,則為主缸密封圈損壞或主缸活塞回位彈簧過軟及折斷等,應更換制動主缸。
⑥踩下制動踏板時,踏板沉重發(fā)硬,阻力明顯加大,表明真空助力器失效,應檢修真空助力器總成及真空管路。
圖2所示的液壓制動系制動效能不良常見故障原因的診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