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年(山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聊城250062)
論休閑體育對于社會生活的意義
□趙豐年(山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聊城250062)
本文從休閑體育相比于其他休閑方式,休閑體育又有什么樣的優(yōu)勢,以及休閑體育的發(fā)展目前存在的多種問題展開論述,對休閑體育的發(fā)展提出相應的建議,探索休閑體育的真正意義。
休閑體育休閑體育產業(yè)休閑
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閑暇時間越來越多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隨之提高。休閑體育,作為當代新興的娛樂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休閑體育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什么意義?
休閑是指在非勞動及非工作時間內以各種“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調節(jié)與放松,達到生命保健、體能恢復、身心愉悅的目的的一種業(yè)余生活??茖W文明的休閑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能量的儲蓄和釋放,它包括對智能、體能的調節(jié)和生理、心理機能的鍛煉,休閑是一種心靈的體驗。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競爭性也越來越強,給人們的日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很多人為了錢,權等等沒日沒夜的工作;人們的日常交流為了一些利益爾虞我詐等等事例,使在當代社會中積極奮斗的人們或多或少有一些抑郁或者說是焦慮,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曾經說過“閑暇是為了做出某種有益的事而有的時間。”如果沒有適當的休息,工作效率會越來越低,工作問題也就會越來越多,陷入一個不良的循環(huán)之中。所以休閑在當今時代的必要性也就體現(xiàn)了出來,休閑可以釋放和緩解人的壓力以及負面情緒。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說過:“真正的閑暇,是為所欲為的自由,可不是一事不傲,無聊偷懶?!边@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閑暇時間的如何利用是很重要的,如果利用不恰當不但不會得到充分的休息還會帶來很多負面的情緒如無聊,抑郁,無所事事,空虛等等。要想真正的使閑暇時間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就要從事一些有意義的休閑活動。讀書和學習其實從另一種角度也是一種提高文化需求的非常好的方式,但對于我國社會現(xiàn)狀來說,很多人都沒有讀好書的習慣,所以如何探索出來一個新的適合我國的休閑娛樂方式,迫在眉睫。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休閑才是一切事物環(huán)繞的中心”,并把休閑譽為“哲學、藝術和科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
儒家主張“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并體現(xiàn)在“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其中樂、射、御都包含體育的教育內容和形式。
道家強調“靜觀玄覽”,衍生出諸如導引、五禽戲、易筋經和太極拳等休閑養(yǎng)生術。
釋家厲行“清凈心性”,從而產生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瑜伽、氣功和拳法。
荷蘭文化學者胡伊青他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文明就是在游戲娛樂中并作為游戲娛樂而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p>
總結一下就是“休閑娛樂”這種自由活動是具有審美活動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性的核心。人們在休閑時間的游戲中實現(xiàn)了最初的自由與獨立的狀態(tài),搭建了彰顯人自由性質的舞臺,催生了對于人類文明具有重要價值的休閑體育的萌芽。
休閑體育是指人們在閑暇時開展的,項目形式不拘一格,對場地設施要求不高,強調娛樂休閑、運動樂趣、放松身心的體育活動。一般來說休閑體育指人們在閑暇時間以增進身心健康,豐富和創(chuàng)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為目的的身體鍛煉活動。特點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動性等。對增進健康、強健體魄,預防疾病與康復,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生活內容與加強人際關系,以及促進人的社會化與個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休閑體育,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重點在于其精神上的追求要大于強身健體。曾經本人有這么一個疑問,就是休閑方式有看電影,散步,旅游等等為什么我非要選擇體育來作為我的休閑運動呢?本人認為這是休閑體育未來的發(fā)展的所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所以必須重點研究。
4.1、休閑體育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娛樂活動
這里的價值是指對人的生活有實質性好處的活動,相比較其他休閑方式而言,休閑體育除了可以讓人在心理和精神上體會到滿足,而且休閑體育同樣具備其娛樂性的同時,他可以增強人們的體質,掌握體育技能還可以獲得滿足感,這是其他休閑方式不具備的。
4.2、休閑體育傳達的娛樂精神
休閑的意義之一是在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的休閑方式所帶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以看電影看書都是通過人自己的閱歷和想象來從其中尋找滿足自己的東西,其帶來的娛樂沖擊也只能是停留在精神方面,雖然二者也同樣是一種非常好的休閑方式,而且大多數中國人不愛讀書也是事實。但人們在休閑體育中不僅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還可以在運動的過程中滿足生理上的釋放和調整,最重要的是體育活動傳達的精神而純粹,是一種從實踐中體會到的,相比于前兩者都要真實很多,比如打籃球傳遞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團隊協(xié)作的結合,高爾夫的技巧和優(yōu)雅,游泳的舒緩和自由感,網球的在堅持不懈中尋找機會等等。這些都是當代社會最缺乏的精神。
4.3、休閑體育具有與其他休閑方式的融合性
辯證唯物主義食物的存在于一個普遍聯(lián)系的整體當中,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休閑體育當然也不會例外,而休閑體育的最大價值體現(xiàn)就在于與其他項目的融合,比如與旅游產業(yè)的融合,即休閑體育旅游,指旅游者利用閑暇時間,以旅游目的地的體育資源及體育設施為主要內容,離開其常住地前往異地的旅行和逗留從而達到休閑、鍛煉、健身、探險、消遣、娛樂等多種目的的一種旅游活動形式。體育休閑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結合而產生的一個新領域,既是帶有體育性的旅游事業(yè),也具備旅游性的體育事業(yè),它強調旅游活動的體育性,以觀賞、審美、健身、益智、休閑娛樂等為目的體育體驗旅游活動,是閑憩體育或假日體育的一種旅游方式。
還有就是和學校的教育可以相互融合,比如在很多文化課培訓班旁邊開設體育課培訓班,相互促進學習,學生可以在周末的進行文化課課外培訓的同時增加一堂體育技能的輔導,這樣既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減輕了當前學校體育工作的很多壓力,也促進了休閑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
人們對參與休閑體育觀念的變化。在工業(yè)時代休閑體育被看作是一種手段,被視為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得到恢復的一種方法,個人參與休閑體育是從社會價值的角度來衡量,是為社會服務的。信息時代的個人參與休閑體育本身日益被看作是一種目的,是生活中的一項內容,強調個人實現(xiàn)、精神滿足和生活滿意度,這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休閑體育的主體是體育,強調的是體育,體育是一種休閑主要特征之一。休閑體育是人們在可自由支配時間內,自主選擇性地從事某些個人愛好的體育活動,并從中獲得身心愉悅、精神滿足和自我實現(xiàn)與發(fā)展。休閑體育主張回歸自然、身心放松和活動的樂趣,休閑體育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尤其是隨著體育和社會的發(fā)展,一些新的休閑體育活動形式不斷出現(xiàn),如棋牌類心智休閑體育活動形式正得到廣泛的傳播和開展。因此,有必要對休閑體育進行分類,這對休閑體育的發(fā)展有積極意義。本文依據休閑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參與形式,將休閑體育劃為身體活動主導類、心智活動主導類兩種類型。
這兩種正好和王登輝司長所提出的體育主要是促進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遙相呼應,身體活動活動主導類,心智活動主導類并不是單純地身體健康,或者心理健康,而是以什么為主。但我有一個觀點就是如果達不到一定身體負荷到底算不算從事體育活動,到底會不會對身體有好處。
我國休閑體育產業(yè)還處于很有潛力的階段,而任何一個產業(yè)如何僅僅說其有潛力的話,那說明它一定有它的發(fā)展困難。首先是政策扶持的措施不完善,其次是休閑體育從業(yè)人員的道德,相關知識的缺乏,最后是人們的普遍體育意識不高。這些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了,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需要一個長期的改變過程。但本人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了兩個相對新的問題。
6.1、休閑體育產業(yè)在我國的潛力評估不準確
本人認為我國休閑體育的潛力巨大是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潛在體育人口眾多。而閑暇時間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還不足以滿足休閑體育產業(yè)的要求,也就是說目前的健身房和俱樂部面向的還是高收入人群,也就是說休閑體育目前面臨的體育消費者并不是真正的多。如同所示,我國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說,以我國現(xiàn)在的居民體育消費意識來看,23000元的收入能投入多少在體育消費上?而且以我國目前的社會生活標準來看,年收入23000所能達到的生活水平多少錢可以拿出來用來休閑娛樂?對于23000的收入的家庭來說比如有100元錢,我們是用來休閑娛樂,還是做一些生活上的補貼,還是存起來?所以我國的休閑體育產業(yè)的潛力雖然巨大,但實際上能夠成為我們休閑體育產業(yè)的資源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發(fā)展和開發(fā)。
6.2、休閑體育的概念界定模糊
休閑體育的概念對于休閑體育的發(fā)展具有指導性意義,但我國的休閑體育的概念界定相對模糊,上述的休閑體育概念,只是大致的描述了以下什么是休閑體育,但并不精確。也就是說,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對于一些活動中無法區(qū)分什么是休閑,什么是休閑體育,而且對于一些具有休閑體育的相關特征,但還不完全屬于休閑體育的活動到底算不算休閑體育?比如散步,電競等,如果我們不清晰的界定其含義,不但不利于我們針對休閑體育產業(yè)的相關扶持政策的實施,而且還會使人們對于休閑體育存在偏見,比如把體育當成一種不學無術的表現(xiàn)等。
休閑體育產業(yè)是我國的一個朝陽產業(yè),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陌生的產業(yè),所以想要將休閑體育產業(yè)做好還需要各方的努力,以下是本人對于休閑體育的幾點建議:
(1)深入研究休閑體育的發(fā)展方式,為休閑體育的發(fā)展奠定新的方向;
(2)以“娛樂”為目的,以“增強體質”為輔助發(fā)展休閑體育;
(3)加強休閑體育從業(yè)人士的專業(yè)技能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
(4)鼓勵體育類大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方向的創(chuàng)業(yè),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保障措施。
體育是一門看似簡單而實際并不簡單的科學,對于一個人,對于一個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休閑體育作為體育的一個新的理念的提出,和新的組成部分,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進一步研究其發(fā)展方向和提出完善的對于“休閑體育”的社會和政府的保障體系,最大限度的培養(yǎng)體育人口的數量,使人們真正重視體育,尊重體育是其發(fā)展的關鍵。
[1]趙得龍.休閑體育旅游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2).
[2]楊靜.淺談我國體育休閑旅游的發(fā)展優(yōu)勢及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0(12).
[3]葉小瑜.休閑體育旅游市場開發(fā)組合策略研究——以廣西桂林市為例[J].賀州學院學報,2008,24(2).
[4]肖煥禹,翁志強,陳玉忠.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與體育人口結構的基本特征[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2).
[5]田慧,周虹.休閑、休閑體育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趨勢[J].體育科學,2004,26(4).
[6]盧鋒.休閑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7]周穎,徐亮.休閑體育概念研究之綜述[J].山東體育科技,2005, (4).
[8]鐘天朗.體育經濟學概論[N].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9]楊遠波,許佳寶.休閑體育在小康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J].體育文化導刊,2004,(10).
[10]肖煥禹.價值及其未來發(fā)展取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 (1)34.
G811
A
1006-8902-(2017)-05-ZQ
趙豐年(1993-)男,山東省聊城市,本科,學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