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華,吳雪艷,劉迪群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湖南衡陽 421001)
·經(jīng)驗交流·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比值聯(lián)合Hp抗體檢測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
鐘 華,吳雪艷,劉迪群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湖南衡陽 421001)
目的 分析胃功能三項[PGⅠ、PGⅡ、PGⅠ/PGⅡ(PGR)]聯(lián)合幽門螺桿菌(Hp)檢查對早期胃癌的預測意義,探討篩查早期胃癌的觀察指標。方法 回顧性分析符合要求的186例胃黏膜正常及相關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內(nèi)鏡及病理學檢查結果分組,健康對照組39例、萎縮性胃炎組44例、早期胃癌組44例、進展期胃癌組59例;對比不同組別患者血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R水平、Hp陽性率的差異性,并分析胃功能三項對早期胃癌的診斷效率、臨界值、靈敏度和特異度。結果 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GⅡ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展期胃癌組、早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的Hp陽性率均大于健康對照組(P<0.05),但進展期胃癌組、早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間Hp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血清 PG Ⅰ聯(lián)合PGR診斷早期胃癌中,并聯(lián)的靈敏度明顯比串聯(lián)高,而串聯(lián)的特異度卻明顯高于靈敏度;血清Hp-IgG抗體陽性者的PGⅠ、PGR水平均顯著低于血清Hp-IgG抗體陰性者(P<0.05)。結論 Hp感染可影響血清PG水平,血清PGⅠ、PGR水平明顯降低,提示早期胃癌發(fā)生風險明顯增大,根據(jù)PGⅠ、PGR界值預測早期胃癌,結合Hp檢查,可協(xié)同提高對早期胃癌的預測水平。
胃腫瘤;胃蛋白酶原A;胃蛋白酶原C;螺桿菌,幽門
胃癌作為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與飲食、遺傳、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因素密切相關,早期診斷、治療胃癌,對于改善預后極其重要。胃鏡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作為確診胃癌的“金標準”,但電子胃鏡檢查作為侵入性檢查,用于胃癌篩查成本高,不適合大規(guī)模人群的胃癌普查及隨訪工作。對此,尋找非侵襲性,且可靠的生物標志物,提高對早期胃癌的預測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作為近年來廣泛關注的胃黏膜病變標記物,可分為PGⅠ、PGⅡ兩個亞群,可反映胃黏膜的病變狀態(tài),且PGR作為PG Ⅰ/PG Ⅱ比值,可反映胃黏膜形態(tài)和功能[1-2];對此,PGⅠ、PG Ⅱ、PGR被認為是篩查早期胃癌的胃功能三項,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內(nèi)鏡技術的上述缺點。此外,Hp感染與消化道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被列為胃癌的致癌原,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為進一步提高對早期胃癌的預測水平,本研究旨在分析胃功能三項聯(lián)合Hp檢查對早期胃癌的預測意義,探討篩查早期胃癌的觀察指標。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接診的214例胃黏膜正常及相關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本研究中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無肝衰竭、腎衰竭史,無消化道手術史,無Hp根治史,且近4周,未服用抗癌藥或作用于消化道系統(tǒng)的藥物;排除標準:近期相關用藥史,包括非甾體抗炎藥、抗菌藥物、抑酸劑;胃癌手術史;根除Hp治療史;合并嚴重腎臟疾病者;按照研究對象的納入、排除標準,最終納入研究對象186例;根據(jù)內(nèi)鏡及病理學檢查結果分組,健康對照組39例,男18例、女21例;平均年齡(54.1±7.54)歲,胃黏膜表現(xiàn)為正?;蜉p度的非萎縮;萎縮性胃炎組44例,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齡(55.6±6.98)歲,胃黏膜呈萎縮樣病變;早期胃癌組44例,男19例、女25例;平均年齡(57.2±7.03)歲,癌組織局限于胃黏膜內(nèi)或下層;進展期胃癌組59例,男26例、女33例;平均年齡(58.3±7.14)歲,癌組織浸透黏膜下層。
1.2 方法
1.2.1 血樣標本采集和處理 在患者早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3 mL肘靜脈血,并放置于分離膠促凝管,3 5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分裝在凍存管中,并保存在-80 ℃環(huán)境中,備測。
1.2.2 血清胃功能三項(PGⅠ、PGⅡ、PGR)檢測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患者的血清胃功能三項(PGⅠ、PGⅡ、PGR),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試劑盒由北京美康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提供,批號1604751,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在取出實驗所需板條后,在板條的反應孔中加樣,分別加入空白液、標準品、質(zhì)控品、待測樣本,采用洗滌液進行洗板,加酶結合物,再次洗板,加入底物液顯色,加入終止液后測量;由酶標儀檢測各反應孔的光密度(OD)值,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血清PGⅠ、PGⅡ水平,并進一步計算PGR。
1.2.3 血清Hp抗體定性檢測 采用膠體金法定性檢測血清Hp抗體,試劑盒由上?;萏┽t(yī)療科技公司提供,批號1514706,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將血清樣品解凍至室溫后,將試劑盒置于干凈的水平臺上,采用加樣吸管往加樣孔內(nèi)垂直滴入1滴血清樣品,垂直加入3~4滴樣品稀釋液;加樣5 min后判斷結果,質(zhì)控線和檢測線各有一條紅色線條出現(xiàn),表明血清Hp抗體陽性。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偏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 Wallis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計算胃功能三項對早期胃癌的診斷效率、臨界值、靈敏度和特異度;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對比 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的血清PGⅠ、PGR水平呈降低趨勢,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GⅡ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對比
a:P<0.05,與健康對照組比較。
2.2 各組血清Hp-IgG抗體陽性率對比 進展期胃癌組、早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的Hp陽性率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進展期胃癌組、早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間Hp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血清Hp-IgG抗體陽性率對比
2.3 胃功能三項對早期胃癌的診斷效率、臨界值、靈敏度和特異度 以早期胃癌組為病例組,健康對照組為對照組,繪制血清PGⅠ、PGⅡ、PGR的ROC曲線,使用曲線下面積評價ROC曲線,曲線下面積越接近1,說明診斷效率越高;血清PGⅠ、PGⅡ、PGR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08、0.261、0.874;因此,血清PGⅠ、PGR對早期胃癌的診斷效率較高,最佳臨界值分別為73.14 ng/mL、4.79;在血清 PG Ⅰ聯(lián)合PGR診斷早期胃癌中,并聯(lián)的靈敏度明顯比串聯(lián)高,而串聯(lián)的特異度卻明顯高于靈敏度;見表3。
表3 血清PG I聯(lián)合PGR診斷早期胃癌的 靈敏度和特異度
2.4 血清Hp-IgG抗體陽性與陰性的PGⅠ、PGR水平對比 血清Hp-IgG抗體陽性者的PGⅠ、PGR水平均顯著低于血清Hp-IgG抗體陰性者(P<0.05);見表4。
表4 血清Hp-IgG抗體陽性與陰性的PGⅠ、 PGR水平對比
胃癌的發(fā)病率、病死率均較高,提高對早期胃癌的診治水平,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作用。血清PG是一種天門冬氨酸蛋白酶前體,由PGⅠ、PGⅡ兩種亞型組成,可作為反映胃黏膜功能和狀態(tài)的特異性指標;PGⅠ主要由胃底主細胞、頸黏液細胞分泌,PGⅡ除由胃底主細胞、頸黏液細胞分泌外,還可由賁門腺、胃竇幽門腺等消化道分泌腺分泌,對此,PG的主要來源于胃,檢測血清PGⅠ、PGⅡ水平,可反映胃黏膜功能和狀態(tài)[3-4]。一些研究認為,在胃黏膜萎縮病變的情況下,胃底主細胞、頸黏液細胞減少,導致血清PGⅠ水平明顯降低,而血清PGⅡ水平無明顯影響,PGR隨之減小,進一步提示PGR可反映胃黏膜形態(tài)和功能[5-7]。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血清PGⅠ、PGⅡ、PGR作為胃功能三項指標,在早期胃癌篩查中,將早期胃癌診斷率提高至90%以上[8-9]。官娜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低于健康體檢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朱昱冰等[11]定量檢測早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明顯低于胃潰瘍組、健康對照組,PGⅡ明顯高于胃潰瘍組、健康對照組。上述研究均表明,異常血清PG水平對于篩查胃癌高危人群,預測早期胃部是有效的。
在本研究中,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PGⅡ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相關文獻報道相一致。胃黏膜萎縮作為癌前病變的重要表現(xiàn),顯著增大早期胃癌發(fā)病的風險。范凝芳等[12]研究指出,胃黏膜萎縮可直接減少腺體與主細胞數(shù)量,導致PGⅠ分泌量降低,而PGⅡ分泌量無明顯影響,PGR隨之減小。此外,程烽[13]在胃功能三項的檢測研究中認為,胃黏膜萎縮時對PGⅡ分泌量無明顯影響。在早期胃癌發(fā)病后,以胃黏膜癌變?yōu)橹鳎瑢е挛傅字骷毎?、頸黏液細胞喪失分泌PGⅠ能力,同時癌細胞更新胃黏膜的結構,導致PGⅠ分泌量持續(xù)下降,而PG Ⅱ由成熟腺細胞代償分泌;因此,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的血清PGⅠ、PGR水平呈降低趨勢,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p感染與消化道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被列為胃癌的致癌原,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Hp感染與慢性消化道潰瘍具有相關性,作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且Hp感染率與胃癌發(fā)病率呈正相關[14-15]。氨和磷脂酶作為Hp代謝產(chǎn)物,可持續(xù)破壞胃黏膜,導致致癌因子直接作用于胃黏膜上皮細胞。杜魯濤等[16]研究認為,Hp感染作為細胞分裂的啟動因素,導致胃黏膜細胞增生活躍,可增大DNA突變的概率。由于Hp感染后,可啟動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且治愈較為困難,導致炎癥因子持續(xù)損傷胃黏膜,降低胃黏膜對自由基的抵抗能力。此外,持續(xù)性Hp感染可改變胃液的酸堿度,導致胃黏膜細胞代謝障礙。在本研究中,進展期胃癌組、早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的Hp陽性率均大于健康對照組(P<0.05),但進展期胃癌組、早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間Hp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Hp感染可能與增大胃癌發(fā)生風險具有相關性。尹作花等[17]研究認為,Hp感染可影響血清PG水平,且與Hp感染部位、感染病程等因素有關。此外,Hp感染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呈降低趨勢,PGⅡ水平呈升高趨勢。上述研究均佐證Hp感染可影響血清PG水平。由本研究表4可知,血清Hp-IgG抗體陽性者的PGⅠ、PGR水平均顯著低于血清Hp-IgG抗體陰性者(P<0.05);提示Hp感染可影響血清PG水平。此外,在血清 PG Ⅰ聯(lián)合PGR診斷早期胃癌中,并聯(lián)的靈敏度明顯比串聯(lián)高,而串聯(lián)的特異度卻明顯高于靈敏度;進一步說明PG Ⅰ聯(lián)合PGR診斷早期胃癌的診斷效率高。
綜上所述,Hp感染可影響血清PG水平,血清PGⅠ、PGR水平明顯降低,提示早期胃癌發(fā)生風險明顯增大,根據(jù)PGⅠ、PGR界值篩查早期胃癌,結合Hp檢查,可協(xié)同提高對早期胃癌的預測水平。
[1]丁娟,鄭桂喜,杜魯濤,等.外周血 sHLA-G 與 PGR、GPR 聯(lián)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效能評估[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7(11):59-63.
[2]江堤,蘇劍東,張莉,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對胃癌篩查價值的探討[J].廣州醫(yī)藥,2016,47(1):24-27.
[3]王平,陳曉霞.胃病患者檢測幽門螺桿菌及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意義[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11):1294-1297.
[4]武良,張德忠,江偉春,等.血清胃蛋白酶原、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測定在胃癌中的臨床意義探討[J].檢驗醫(yī)學,2015,12(9):911-915.
[5]丁慧,左雪梅,李吉,等.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MG7-Ag在胃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1,23(2):81-83.
[6]劉中娟,郭子建,趙召霞,等.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Hp-IgG抗體對胃癌、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狀況的血清學評價[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4,21(5):576-580.
[7]張志鎰,吳正奇,盧林芝,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幽門螺桿菌IgG抗體檢測在胃癌及其癌前病變篩查中的價值[J].中國腫瘤,2011,20(11):816-820.
[8]邱宏毅,顏秀娟,陳勝良.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在胃癌預警和胃黏膜功能評價中的價值[J].胃腸病學,2015,12(10):625-628.
[9]Vannella L,Lahner E,Osborn J,et al.Risk factors for progression to gastric neoplastic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atrophic gastr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0,31(9):1042-1050.
[10]官娜,李金花,劉冬,等.血清PG與抗HpAb聯(lián)合檢測在胃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5,14(3):23-25.
[11]朱昱冰,葛少華,張連海,等.腫瘤標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診斷及預后價值[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2):161-164.
[12]范凝芳,田學智,陳健,等.多腫瘤標志物對早期胃癌診斷及與進展期胃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9(16):63-64.
[13]程烽.抗Hp IgG抗體和胃蛋白酶原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胃癌篩查中的應用進展[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17):2109-2111.
[14]徐巧蓮,萬小勇,杜燕,等.血清胃蛋白藤原檢測在胃癌篩查中的價值陰[J].胃腸病學,2012,17(10):614-617.
[15]Mizuno ST.Prescreening of a high-risk group for gastric cancer by serologically determine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atrophic gastritis[J].Dig Dis Sci,2010,55(11):3132-3137.
[16]杜魯濤,王傳新,肖曉燕,等.血漿可溶性sHLA-G檢測對胃癌早期診斷的意義[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9(6):125-129.
[17]尹作花,王立水,張欣,等.抑酸藥對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診斷胃癌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50(2):70-73,77.
10.3969/j.issn.1671-8348.2017.06.032
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2011C1107)。
鐘華(1978-),副主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消化道疾病的診治。
R735.2
B
1671-8348(2017)06-0821-03
2016-10-05
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