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琴
安徽同盛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簡議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的處理技術
方春琴
安徽同盛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使得市政道路工程的日趨增多,出現(xiàn)處理軟土路基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對于軟土路基的處理非常重要,需要結合實際采取科學合理施工技術,從而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運行。基于此,本文闡述了軟土路基的特征以及軟土路基對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影響,對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處理技術進行了論述分析,旨在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質量。
軟土路基;特征;市政道路工程;影響;施工處理技術
城市化建設的推進,促進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發(fā)展,同時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的軟土路基處理也不斷增多。而軟土路基具有低強度、較高壓縮量的軟弱土層,絕大多數(shù)含有一定的有機物質,其具有高含水量、較大孔隙、強壓縮性、弱透水性、強靈敏性等特征,其對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具有重要影響。以下就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的處理技術進行探討。
1、軟土的涵義。軟土主要指壓縮性高、強度低的軟弱土層。軟土一般分為軟粘性土、淤泥質土、淤泥、泥炭質土及泥旋五種類型。通常把淤泥、淤泥質土、軟粘性土總稱軟土,把有機質含量很高的泥炭、泥炭質土總稱泥沼。軟土的成因類型有濱海相、湖沼相、谷地及河灘沖洪積相沉積幾種,以濱海、湖沼沉積為主,其沉積時代主要為第四系更新統(tǒng)和全新統(tǒng)(即)兩個時代。在工程施工實踐中,時常會遇到物理力學性質差且分布面積較大的第四系軟土類區(qū)域。而針對這些區(qū)域進行軟土工程地質勘察,提高地質勘察效率和質量非常重要。
2、軟土路基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低強度:軟土不排水抗剪強度一股小于20kPa。軟土路基的承載力很低,軟土邊坡的穩(wěn)定性極差。第二、高壓縮性:軟土屬于高壓縮性上,下縮系數(shù)大。故軟土路基上的建筑物沉降量大。第三、觸變性:當原狀上受到振動或擾動以后,由于上體結構遭破壞,強度會大幅度降低。軟土路基受振動荷載后,易產(chǎn)生側向滑動、沉降或基礎下土體擠出現(xiàn)象。第四、流變性:軟土存長期荷載作用下,除產(chǎn)生排水固結引起的變形外,還會發(fā)生緩慢而長期的剪切變形。第五、低透水性:軟土的含水量雖然很高,但透水性差。軟土路基上建筑物沉降延續(xù)時間長,一般達數(shù)年以上。加載初期,路基中常見現(xiàn)較高的孔隙水壓力,影響路基強度。第六、不均勻性:由于沉積環(huán)境的變化,上質均勻性差。作為建筑物路基易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
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基本處理方法主要有:第一、自然沉降的方法,即為達到穩(wěn)定的要求,采取堆載預壓的方式對路基進行自然沉降。第二、通過相應工程技術對軟土路基進行處理。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基于軟土物理性能及其工程特性的特殊性,常規(guī)的路基處理方法及加固原理很難對其工程性能產(chǎn)生本質性的改良,即便是目前最為適用的預壓固結法在處理效果上也有一定局限,而且單一、常規(guī)的處理方法也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同時受場地條件、地層分布、軟土成因、施工方法、工程的特點等諸多因素影響,軟土路基處理要結合工程實際,因地制宜,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合理適用的處理技術。
1、表層加固技術。對于軟土路基之上覆蓋有一定厚度的較好地層時,可通過各種常規(guī)路基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固上部土層,使其形成硬殼層;也可對表層的軟土進行在一定深度的換填、擠淤、灰土拌合等方法進行表層加固。表層加固通過大幅提高表層土體的整體強度和承載力,減小荷載影響的深度,以滿足使用要求,對沉降變形沒有嚴格要求的簡單建筑物比較適用。
2、擠密壓實技術。擠密壓實技術的原理是采取相應的手段,通過振動、擠壓等方式使地基土體孔隙比減小,進而提高地基強度。第一、土(灰土)擠密樁處理軟土路基。其原理是生石灰吸水消解經(jīng)過化學反應之后膨脹,樁間土脫水,樁周圍的土經(jīng)擠壓過后,土壤的密實度逐漸增強,從而提高了地基強度,進而達到滿足工程要求的地基承載力度。此類方法適用于處理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與雜填土以及含水量較高的軟土。這種方法能夠很好地縮短施工工期,同時又能就地取材。第二、強夯法處理軟土路基。強夯法又名動力壓實法,這種方法是將重錘反復提到高處并且使其自由下落夯機地基,從而達到提高地基強度和降低壓縮性的目的的一種方法。就目前而言,強夯法對于除不適用于厚層淤泥質以及淤泥之外,對于某些種類的軟土強夯法仍是不錯的方法。除此之外,軟土的土層性質也尤為關鍵,強夯法的加固效果取決于地基土的滲透程度,因此必須創(chuàng)建排水通道。
3、換填、置換技術。市政道路工程中軟土路基的換填及置換法,可以直接將軟土挖出,采用級配砂石、粉煤灰、二灰土、水泥拌合土等進行分層碾壓回填,也有強夯置換、動力擠淤等方法。本法適用于厚度不大、下部有較好路基持力層的淺層軟土路基處理,同時也可用于開挖后局部的軟弱路基處理,尤其是工程體量不大時,該法簡單方便、高效快捷。
4、預壓排水固結結束。預壓排水固結法主要有真空預壓、堆載預壓、真空-堆載聯(lián)合預壓等方法,通過在軟土路基上施加荷載,使軟土路基逐漸排水固結,預先完成變形沉降,并提高土體強度。本法適用于深厚的淤泥、淤泥質土等軟土路基,能對軟土路基工程特性進行整體性的改良,但承載力提升有限,在工后沉降變形控制方面比較有利。
5、置換加強--復合路基。當前市政道路工程中通常采用的路基處理方法有水泥攪拌樁、旋噴樁、夯擴碎石樁等,通過在軟弱路基中植入強度、承載力遠高于軟土的加強樁體,形成復合路基以達到改善路基強度的目的。該法適用于軟土厚度較大的淺層軟土路基處理,能大幅提高路基承載力,對于對變形沉降控制不太嚴格的簡單工程,比較適用。
綜上所述,為了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時,必須采取合理適用的路基處理方法與處理措施,提高路基承載力,減小不均勻沉降,保證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1]黃林.道路橋梁過渡段軟基路基路面的施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
[2]皮魏鑫.淺析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J].基層建設,2014
[3]鄭繼斌.公路施工中軟土路基處理技術探究[J].建筑建材裝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