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中共東平縣委黨校,山東 東平 271500)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堅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
王玉堂
(中共東平縣委黨校,山東 東平 271500)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須堅持不懈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用好?!迸u和自我批評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不可或缺的“利器”,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并一貫堅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團結(jié)統(tǒng)一的重要抓手。
早在1847年12月,恩格斯在《路易·勃朗在第戎宴會上的演說》一文中就說過:“團結(jié)并不排斥相互間的批評,沒有這種批評就不可能達到團結(jié)。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ji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版,第423頁。這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批評的最早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jié)大會上也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解決黨內(nèi)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黨的肌體健康的有力武器。‘觀于明鏡,則瑕疵不滯于軀;聽于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黨內(nèi)政治生活質(zhì)量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武器用得怎么樣。對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要大膽使用、經(jīng)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人民日報 》2014年10月09日02版?!半y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眹烂C、正常的黨內(nèi)政治生活,必須建立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基礎上;也只有建立在批評和自我批評基礎上的黨內(nèi)政治生活,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zhàn)斗性。一個團結(jié)的、有戰(zhàn)斗力的領導班子,班子成員之間應該成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膽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關心的摯友。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人民的福祉,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大家走到一起,合作共事,理應相互提醒、相互幫助,一旦發(fā)現(xiàn)彼此不嚴不實的問題,就要敢于嚴肅地指出來,敢于板著臉批評教育,敢于瞪著眼督促改正。如果連開展批評的勇氣都沒有、連句批評的話都不敢說,這樣的領導班子,只能算是個松松垮垮的“湊班子”;領導班子的團結(jié),只能是一團和氣掩蓋下的“假團結(jié)”。在這種政治生態(tài)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就不可能真正開展起來,其應有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更無從談起。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要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堅持“團結(jié)—批評—團結(jié)”,按“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嚴肅認真提意見,滿腔熱情幫同志,決不能把自我批評變成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相互吹捧。從團結(jié)的愿望出發(fā),才能端正思想動機;以團結(jié)為目的的批評,才能掌握正確的方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幫助黨內(nèi)同志統(tǒng)一思想,端正態(tài)度,啟發(fā)思考和感悟,觸動思想和靈魂,從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團結(jié)。
召開民主生活會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重要平臺。各級領導干部要以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勇于自責、勇于自省、勇于揭短亮丑,敢于把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利器亮出來,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高質(zhì)量保證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耙话咽帧币氏却狗叮瑤ь^從諫如流、敢于直言,當好“第一發(fā)言人”,敢于說向我看齊、對我開炮,打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第一槍”,以自身的示范行動引導黨員、干部打消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等思想顧慮。相互批評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不遮不掩、一針見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待別人的批評要心存感激,以聽得進刺耳之言的勇氣和境界,敞開胸懷、真誠接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決不能用批評抵制批評,用無原則的紛爭代替思想上的交鋒。
真正的團結(jié)需要真誠的批評。1962年1月,毛澤東同志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diào):“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種方法,是解決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8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應該追求一種掏心見膽的境界,以真誠的愿望、坦誠的態(tài)度,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團結(jié),而不是表面一團和氣、實則相互較勁、相互設防的假團結(jié)。批評要有“辣味”但不能“變味”,“出出汗”但不能借機出出氣,“紅紅臉”但不能借機鬧翻臉,要善意地、實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缺點和不足,才能真正幫助同志、增進團結(jié)。真團結(jié)離不開真批評,如果只是表面上的“和平”與“親熱”,不能達到深層次的統(tǒng)一,也就不會有真正的團結(jié)。坦坦蕩蕩真剖析,無私無畏聽意見,各級領導干部要敢于交鋒、敢于批評,以真批評求得真團結(jié),以真團結(jié)凝聚大智慧。
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墨子說過:“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議者延延,而支茍者詻詻,焉可以長生保國。”*《墨子·親士》,意思君王必須有敢于提反對意見的大臣,上級必須有直言進諫的屬下;不同政見的人可以長時間爭論,不便說的話也可以直言相辯,這樣才可使國家長治久安。國家治理如此,政黨建設亦然。我們黨需要的是真團結(jié)而不是假“和氣”,需要的是真和諧而不是和稀泥。敞開思想的溝通、坦誠相見的批評,是共產(chǎn)黨人襟懷坦白、成熟自信的表現(xiàn)。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把話擺到桌面上,打開窗戶說亮話,有助于消除誤解、解開疙瘩,實現(xiàn)心與心的溝通,也有助于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開展批評難,難在有私念;真批評,真在有公心。真,既是認真、較真、求真,更是真心、真誠、真情;有了真批評才會有真團結(jié),這也正是應了一句俗話,叫作“不打不相識”。
(作者系中共東平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責任編輯:蘇 華〕
D261.3
A
1006-8279(2017)01-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