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開縣實驗中學教科室教師鄒小千、王俊在《基礎教育課程》2016年第11期上撰文認為,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教材《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詩歌部分”共有5個單元,為了在詩歌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時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宏觀視角,即將一首詩歌納入詩歌歷史長河中審視其地位和特點,從單元目標乃至整部教材的角度去思考;二是微觀視角,即詩歌教學要從詩句、思路、情感到審美,均應有所涉及;三是審美視角;四是當代視角,即用當代眼光認識當代生活,用當代觀點思考當代責任,用當代思維培育當代智慧。
數(shù)學教育中的價值觀研究啟示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唐恒鈞、張維忠,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育學院佘偉忠在《小學教學》2016年第11期上撰文認為,在數(shù)學課程設計及教學中需要將價值觀作為一個重要變量加以關注與應用。第一,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尤其是推進一些新的數(shù)學教育項目時,需要考察參與者對此的價值判斷,并以此為基礎制訂推進該改革項目的行為策略。第二,關注課程、教師、學生潛在價值觀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教師要在教學中主動尋求各方價值觀的協(xié)調(diào)策略。第三,數(shù)學教學中的價值觀,都在顯性或隱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與學,教師要以價值觀的研究成果作為改進教與學的依據(jù)。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