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高級中學附屬實驗學校 鄭飛香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苯處熣n堂中的一些看似簡單的話,一句對學生簡短評語,它能創(chuàng)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能激發(fā)出學生無限的學習樂趣,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思考與探究。那么,教師該如何運用教學用語,才能促進學生的“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講粗言,操國罵,潛移默化下,學生也難有什么禮貌語言,教師神圣的形象必然會隨著教師的粗言而蒙上一層污垢。
在課堂上,教師切忌片面的、過分的追求課堂氣憤熱鬧而大講特講俗言、俚語。這里所講的俗言,指的是那些粗俗的,不夠文雅的語言。誠然,有時候講俗言的確可使講課內(nèi)容通俗易懂。但物極必反,如果俗言講得過多過濫,則讓人覺得俗不可耐,不但收不到應(yīng)有的教育教學效果,反而會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
有些教師,對學生不是一視同仁,而是偏愛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歧視所謂的“雙差生”。他們對“雙差生”不但不熱情教導和耐心輔導,相反,極盡譏諷只能敗事。更有甚者,當著他們之面冷言冷語,嘲諷有加。有些“雙差生”便因受不了教師的冷言冷語而輟學。教師的這種行為,既有違師德,又不符合有教不類的原則,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易使其破罐破摔,甚至產(chǎn)生對立情緒,增加教育的阻力。
一些教師,由于性情暴躁,或是年輕氣盛,對自己的教學水平自視甚高,容不得他人(特別是學生)批評指責。當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時,不是冷靜下來反思,而是認為學生故意出自己的“洋相”,是頂撞自己。于是惱羞成怒,繼而惡言相向。殊不知這樣一來,不但于事無補,反而會降低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少數(shù)教師,心胸狹窄,往往對個別學生曾“有意”或“無意”頂撞自己或令自己“出丑”之舊事耿耿于懷。之后便對他們不理不睬,上課時不提問他們,甚至在課后也不批改他們的作業(yè),以此“懲罰”學生。其實,對學生一時的過激話語,教師大可不必放在心里。俗話說,宰相肚里可撐船。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教師怎能與他們斤斤計較呢!
所謂真,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學生要講真話,說實話,做到情不虛假,話不落空。教師的語言只有真,才能有說服力,才能有價值,才能使學生順利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教育教學。
優(yōu)雅的課堂語言能夠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拉近師生雙方的感情距離,清除師生之間的感情障礙。學生在融洽的氛圍中學習,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優(yōu)雅的課堂語言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作用也是明顯的。學生長期在這種語言環(huán)境中生活,就會用美的語言和周圍的人交際,使自己文明起來。
教師課堂用語的趣,來源于教師對學生的愛。教師只有具備了一片愛心,才能千方百計地選用清新活潑的語言去教育學生。教師的語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環(huán)境的改變而除舊布新。課堂上出現(xiàn)了新的情況,我們就不能機械地使用昨天的語言。學生聽老師講課,節(jié)節(jié)課的語言都是新的,就如觀賞巫峽奇觀,每一曲,每一折,都有一幅絕妙的風景畫。
因此,教師要不斷地訓練自己的課堂用語,用靈活多變?nèi)杖招碌恼Z言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從教師的課堂語言中學到無窮無盡的知識,學到適時適地的語言交際本領(lǐng)。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一個人的口語水平與其內(nèi)部修養(yǎng)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教學口語藝術(shù)水平,就必須切實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斷增強法紀觀念,豐富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理論。只有擁有了厚實的修養(yǎng)基礎(chǔ),才能給人以充實之感,才會擁有感人的魅力。
其次,要使教學口語做到規(guī)范、科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對象、場地、內(nèi)容、人數(shù)決定說話的響度、速度、清晰度。聲音宏亮但不過高;平直但要高低起伏,抑揚頓挫,不摻雜口頭禪。這些都可以理解為教學口語規(guī)范性的表現(xiàn)。另外,語音正確,用詞恰當,說話符合語法邏輯亦當劃歸口語規(guī)范的范疇。
口語的科學性表現(xiàn)在思想內(nèi)容的正確性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上,同時,規(guī)范性本身也就體現(xiàn)了科學性。
再次,要使教學口語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生動活潑,循循善誘。
教學口語在教學過程中常以語段的形式出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口語必須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學生才能在全面理解的基礎(chǔ)上抓住要領(lǐng),把握精神實質(zhì)。另外,教學口語要使學生愿聽、愛聽,就要注意掌握口語的表達技巧,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對象、場地等因素變換口語的表達方式,使其具有吸引力和誘發(fā)性,增強教學口語的表現(xiàn)力,俗語道:“話有三說,巧說為妙。”教師的口語要生動形象,富有情感,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情境,使他們愉快、動情、著迷,切忌故弄玄虛,矯揉造作,語調(diào)呆板。
最后,使用口語要符合普通話的要求。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漢語言又表現(xiàn)為多種方言。普通話是我國漢語言的標準口語,而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和榜樣,這就要求教師能熟練地說普通話,善于辨別同音字、音近字和多音字,注意掌握各種復(fù)雜的音變現(xiàn)象,說得通順,流暢,完整,清楚,切忌半土半洋或用方言土語授課。
語音、詞匯、語法等知識在口語的運用中固然重要,但怎樣使用語言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只有不斷地加強實踐,加強訓練,在訓練中加強知識的運用,熟練地掌握規(guī)律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教學的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用語會對學生起到暗示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正確使用教學用語也是教師的基本功和基本素養(yǎng)。教師的語言能導入情境、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拓展知識,是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關(guān)鍵。讓學生在教師語言的引導下學會求知、學會交流、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探索,這是課標的要求,也應(yīng)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吧,加強自身的文化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健全自己的人格,做到以德修己,以德育人,做一名優(yōu)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不斷積累、沉淀,相信那一句句課堂用語會在我們的課堂中迸發(fā)出更耀眼的火花,創(chuàng)造出更偉大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