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區(qū)潼湖赤崗小學 李春玉
對于小學生來說,正是他們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紀,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因此,對于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用一種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關(guān)注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童心。我們班就有一名外地學生,家里有四姊妹,爸爸媽媽在本村租了兩畝地種菜,生活只靠她爸爸媽媽種菜掙點錢維持,生活過得非常拮據(jù)。孩子性格非常內(nèi)向。每次班級開展活動總是一個人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與同學交流。針對這這種現(xiàn)象,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班級開展活動時,我總會把她安排在與我一組或者與開朗的班長一組,并主動地親近她,關(guān)注她,并與她談家常事,把她當做自己的孩子,不但經(jīng)常找她談心,問寒問暖,還經(jīng)常給她買一些學習用品,特別是我把自己孩子的衣服和鞋送給她穿后,各方面表現(xiàn)也逐漸轉(zhuǎn)好。在我的細心呵護下,她不僅消除了自卑心理,后來還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愛”。對學生付出深沉的愛,我想會感化那顆“冰冷的心”。而愛也是構(gòu)筑師生情感的橋梁,是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尤其對待班上的學困生,不能冷待,更不能歧視,我知道,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學不好,也不是他所愿意的,所以我對他們一視同仁,不管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不好的,下課后我都一樣的接近,和他們談心,用心去了解他們,時間長了,他們也愿意和我接近,有什么不愉快的都找我說,有時候我笑著對他們說:“上課我是老師,下課我是你們的朋友?!庇械膶W生說:“像媽媽?!蔽倚Φ酶_心了,我覺得師生之間人與人平等的對話,正是心與心真誠的交流,只有和他們“交心”,才能和他們“知心”最后達到“育人”的目的。 記得在我擔任五年級的班主任時,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學生,他叫滿桃。母親在他小時離家出走渺無音訊,父親帶著他和一個有病的奶奶一起生活,性格非常孤僻,經(jīng)常遲到,還揚言不想讀書,誰要是逼他的話,他就自殺。當我了解到這些情況后,開始我并沒有特意找他談話,而是從生活上關(guān)心他,接近他。記得有一次,天氣比較冷,他沒有穿鞋就來到學校,我用慈愛的眼神親切地問他:“滿桃,天氣這么冷怎么沒穿鞋?”他用鄙視的眼神看著我,好像在說:“你批評我吧,我無所謂?!笨粗纳駪B(tài),我走近他身旁,用手搭著他的肩馬上補充道:“孩子,老師不是責怪你,我的意思是天氣這么冷,你不穿鞋會冷壞身體的,我能幫你打電話叫爸爸拿一雙鞋給你穿嗎?”他用一雙不敢相信的眼神看了看我,害羞地點了點頭。然后,我打電話給家長送一雙鞋來學校,并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原來他爸爸去市場買菜,忘記叫他起床,等爸爸回來叫他時,就發(fā)脾氣,鞋也不穿就匆匆跑來學校。當我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并沒有及時去教育他,而是在一次的活動課時,我有意接近他,與他一起做游戲,談生活上的事,讓他體會爸爸平時生活的艱辛,并用慈母般的語氣教育他:“孩子,我們自己的事自己做吧,爸爸也不容易,它既要照顧好奶奶和你,又要賺錢養(yǎng)活一家人,是多么的辛苦?!彼戳丝次遥瑳_我點了點頭,贊許了我的說法;在學習上,我更是注意他,早讀時,我會走近他的座位與他一起讀古詩和課文,漸漸地,一個重來不會背書的學生居然也能背古詩了,同學們都感到驚奇;課余時也有意無意和他聊聊天,漸漸地他把我當成朋友,有了自信,學習也有了進步。有時還會與我分享一些他認為快樂或是不愉快的事,每次,我都靜靜地聽,幫他解開一些心結(jié),鼓勵他勇敢面對生活,后來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有同事問我:“李老師,你是怎樣說服這孩子的?現(xiàn)在變得如此聽話?!蔽倚πφf:“也許是用我的愛感化了他吧!”一次家訪中,他爸爸告訴我,說孩子在家經(jīng)常說老師怎樣對他好,現(xiàn)在變得懂事、愛學習了,看到家長滿意的笑臉,我也會心的笑了。我想:原來愛的力量是這么強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利用它。
陶行知先生說過:“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碑斘覞M懷愛心地、賞識地去看待孩子們時,他們充滿了興奮和力量,我也在愛中收獲著被愛的幸福。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一位女同學文麗在家里不小心摔到左腳骨折了,媽媽天天都要背她來上學就要回家做家務(wù)。有一次,文麗的臉紅紅的,看上去很不舒服的,我走過去一問,原來她想上廁所,卻又去不了。了解到情況后,我主動背她去上廁所,完后,又把她背回來。同學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我乘機教育班上的孩子們:“同學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團結(jié)協(xié)助、互相幫助,那么困難就會迎刃而解,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幸福?!焙髞淼娜兆?,我們班的女同學積極主動當擔這個任務(wù),并做得非常好。從這件事中,讓我深深體會到“有了愛的智慧,教育才能走得更遠。賞識教育就是倡導教育者帶著愛心、懷著花苞心態(tài)去看待成長中的孩子,相信他們都是好孩子,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礎(chǔ)上,以“尊重、理解、信任、激勵、寬容、提醒”為基本原則的愛的藝術(shù)教育引導他們。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自然狀態(tài)下健康、快樂成長。
教師就是在日常生活實踐中,自己塑造著自己的形象,為了努力塑造一個完美的我,我一直把嚴于律己作為自己工作中的信條。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白己首先要做到,我要求學生守時,自己就是守時的模范;要求學生遵守校規(guī),自己帶頭做起。就在我女兒逝去的第二天我就照常工作了,心中的悲痛也沒有讓學生發(fā)覺,照常參加教研活動,照常和學生一起參加學校的文娛活動。因為我知道學生是無辜的,我們作為一個教育者不能把自己的悲傷去耽誤學生的學習,我們給予學生的應(yīng)該是快樂,并讓他們健康成長。正是因為我對孩子們那份執(zhí)著的愛與關(guān)懷,那份責任,我無怨無悔的工作。與此同時,我也得到了學生與家長的愛與關(guān)懷:記得一天放學時,有一個學生遞給我一張紙,我打開一看,上面寫道:“老師,我知道您失去了可愛的女兒,以后你就把我當做你的女兒吧,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還有那一條條家長的問候短信,學生的慰問的小紙條與笑臉,讓我感動、讓我堅強、讓我振作、讓我感受到了愛的回報,也感受到了做一名老師的光榮。